怎样才能把一本书读透?

活动中心17653708


我是个阅读推广人,之前主要签约各读书平台,给他们提供图书类稿件(书评、讲书稿、拆书稿、书单、读书笔记等)。

我个人觉得,如果说“读透一本书”这种话题,就要先明确阅读目的,阅读的目的“消遣、获得知识、收集信息。”而读透明显是功利性阅读,功利性阅读就要先会功利性阅读的方法。

因为图书类稿件价格的上涨,很多人想从事阅读推广人的这个工作,就有不少人跟我请教如何功利性阅读即读透一本书。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几百字的答案能解决的,因为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大家可以通过几本书来学习。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的笔记读书法》


读书专家奥野宣之的书,主要会提高读书效率。

《高效能阅读》

全是读书技巧的一本书,改善读书体验的,提高读书速度,读书效率的书。

《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适用于没有阅读体系的人,会对阅读习惯、阅读体系养成,有决定性作用。


如果想读透一本书,把书里的知识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然后再把知识转化成能力。通过学习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建立自己阅读体系,养成自己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如果能认真学习并掌握技巧,就不是读透一本书,而是能够读懂每一本书。


鼹鼠的土豆


1.思维导图

2.图书馆目录

我将从两方面讲。


1.思维导图

你列出目录,用思维导图。


推荐比较好用的思维导图软件:


1.亿图

功能模板全,颜色多样,使用方便。


2.Xmind

与印象笔记连接,自动同步。



2.图书馆目录

1)理清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我们看书,不单单看这一本书,你还要看到这本书,在整个学科、或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仅凭借“图书馆目录”,就知道这本书,在整个图书馆的位置。


看书也是一样,你先找到这本书在整个学科的位置,整个学科的来龙去脉,都要摸清楚。这样你就不会迷路。就像你去寻宝,总要有一张“藏宝图”。


理清一切“学科与这本书”“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你读透这本书。


如果你这样做,你把这套方法运用熟练,光靠猜,你就能猜出整本书的内容,而不用通读全书。

2)要从书的源头读

书也是分等级的:

·书的源头

·核心话术体系

·次级话术体系


朱光潜:“整个学科,不可不读的书,不会超过10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不会超过2部”


每个学科,有一本“核心书籍”,核心书籍有“核心话语体系”,“衍生学科”会有次级话语体系。把这些术语体系弄懂,这些书自然就懂了。


建议:从源头读,把“源头基础”书读透,其他书就更好懂了,理解更透了。


中国&外国的源头:周易&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一般,如果你想学透一个学科,先读导论。这样对整个学科脉络,有个整体俯瞰。

再去读其他书,会更轻松。


推荐书籍

《不用读完整本书》(法)


总结:

1.思维导图

2.图书馆目录

1)理清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2)要从书的源头读


王泽鉴


会看书是一项技能。

这个世界真的在默默奖励那些会看书的人。比如樊登、罗振宇、高晓松他们,看完一本书,可以把书里的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做成一个节目。这就是读书高手,学会的标准是能够融会贯通,会教别人。

那么如何才能把一本书读透读懂呢?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进行主题阅读——学习阅读的方法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进行了一次关于“读书”的主题阅读。把市面上比较好的关于阅读的书都买了回来:

  1. 《高效能阅读》
  2. 《如何阅读一本书》
  3. 《这样读书就够了》
  4.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5.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6. 《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7. 《高倍速阅读法》
  8. 《快速阅读》
  9. 《越读者》

通过主题阅读,我发现想要读透一本书,主要从训练视觉宽度、读书笔记、阅读方法三方面做提升。每一本书里讲的方法不尽相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使用思维导图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完一个章节,就会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站在迷宫之上看迷宫,一目了然。让你清楚每一个章节的重点内容,乃至整本书。


第三:边看边做笔记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个好观点,好句子,当时没有及时记录做笔记。等书全部看完了,发现当时有共情的地方,已经找不到了。

其实看书的时候,第一印象特别重要,这个灵感应该立马记录下来。可以利用便利贴、索引贴、笔记本把这些一闪而过的东西及时保存下来。


写书评

书评,不是对一本书内容的概括,而是你读完一本书,想到了什么,这本书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重点是你的观点,有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既要学会看书,更要学会输出自己的观点。知识不是最重要的,你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萌薇,艺术设计硕士,分享读书 | 手帐 | 职场,最崇拜的人是木心,希望成为一个能写能画的人。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我会为你一一解答!


萌薇


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而读了书,却没有吸收到知识,和一个人吃了饭没有消化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今天的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读书经验。

1.选对书,读好书

想把一本书读透,首先要看这本书是否值得你读,如果你选的书本身就没什么营养,岂不是白白浪费你宝贵的时间。一般选择豆瓣评分7分以上,多次出版的书较好。

2.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不知道你平常是怎么读书的?拿到一本书是不看目录不看序,一章一章读下去,还是会认认真真查看目录,按照自己需求选择想看的章节读呢?

读同一本书,不会阅读的人只能吸收其中10%的知识,而会阅读的能吸收80%,日积月累,你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一定要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共提了89个读书技巧,小到读书辅助工具的选择,大到个人云端数据库的建立,非常详尽。读完这本书,你会激发起对阅读的乐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果你想读有所获,一定要做产出者。

“产出者是能够洞悉潜藏在表层的表达之下的'规则'和'事物的道理和本质',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的人。”—《高效能阅读》

也就是要成为主动阅读者,在读书时做好笔记,把积累的知识分门别类,构建自己的知识宝库,再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分享给更多人,碰撞出知识的花朵。

我是兔曹酱,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欢迎您多多指教!


兔曹酱




1.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

读透一本书,首先这本书是自己喜欢的的类型,比如:文学,心理,科学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才能够有兴趣继续看下去,才能让自己去反复读一本书,去研究其中的深意,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

2.坚持,反复看;读

一本好的书,读一遍是不能够明白其中所传达的意义,坚持反复看一本有意义的书,仔细体会其中之意,必要的时候做标记,做笔记,作为辅助也是很有必要的对自己。

3.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时间点,没有任何事情打扰

读一本书,看透一本书,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需要时间的积累,内心的参透。

书以致用,以实践的方式读书。


绿茶的叶子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要想把书读透,就要读出作者想要表达但却没有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又如何读呢?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赵普半步论语治天下,想要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就要多读几遍。

除了多读之外,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环境、了解作者的生平与事迹等都有助于读透一本书。比较简洁的办法是参考别人写的一些读书笔记、心得等来帮助自己加强对书的理解。


愚公移屾


我觉得读书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重复,不停的重复。一般情况下,我第一次读一本书的话,不会深入的阅读,但当我们多次读一本书,我们会发现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每次阅读都恍然大悟。所以重复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的和其他人交流,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见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相互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会更深层次的读懂一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