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中国的顶尖大学,为外国培养尖端人才这件事?

天漄40059999


依据一些毕业生统计,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的毕业生的统计,如据一些数据的统计结果,北大清华87%的毕业生都有海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般来说排在第三位的大学,科大少年班也是非常有名的。据统计,科大已经毕业的2700名学生中,90%以上的都去国外读研究生,至少有200多人都在国外著名大学做教授,获得美国的青年科学家总统奖、麦克阿瑟奖等超过100人。我想,有人说,中国的顶尖大学是为国外培养尖端人才也是基于上述数据的考虑了。因为我国顶尖人才都去国外读研究生,并且大部分都留在国外了。这些人都是中国的顶尖的学生,考上了中国顶尖的大学,成长为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的尖端人才。

但是,不得不说,随着国内的科研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著名学者都回到国内来生活,工作了。最初80年代,出国10个回来1个,现在出国10个回来7-8个。所以,慢慢的我们会说,国外的大学再为我们培养尖端人才了。


桔子下午茶


这个说法很不靠谱,误导了公众认知,有必要正本清源地讨论一下。



我国的留学制度,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国家急需发展科学技术,出国留学,学成报国,既是国家鼓励的政策,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就出国这事,送出去一万人,不求全部回国,哪怕回来一百人,咱们也赚了。也就是说,出国留学的初衷,不是为西方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支援,而是要发展我们自己。

从实际成效来看,这些年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学术界的各路精英,绝大多数都有海外留学背景。而且,近些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研人员待遇提升,回国的尖端人才也越来越多,不存在顶尖高校为外国培养尖端人才的说法。



再者,即使少部分人最终没有回国,留在海外工作,他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形象,传递了中国文化,表达了中国理念。正是有像杨培东,庄小威等华人科学家在世界舞台的卓越表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才不是晚清拖着长辫的遗老遗少,或矿场苦兮兮的黑矿工。

总之,其他领域姑且不论,如果想在学术界发展,去高校和研究所谋职位,出国留学是必须的。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在较长期的阶段还是得老老实实当学生,切不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对于出国留学,还是应当鼓励之!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主要还是大环境的原因……

看看中国这七十年……竟然一个大师都出不来……凭什么要阻止别人出国发展呢?

比较来说……这些人一出国,相当一部分比例,很快就成为大师级人物了……

反差为什么这么大?原因大家都知道……不改变大环境,就永远会是这样


手机用户60669424220


开放才能进步。从才相对自由地流动才更能吸引人才,任何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必有中国心,即使他因种种原因为外国服务。印度人才在硅谷任高管CEO的多,害怕中国人才外流的人,你说印度那样好不好呢?恐怕要患得患失了,小家子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