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作用是什么?

沐小木益生


益生菌对我们身体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河蚌相争,渔翁得利!

通过《医疗膳食学》介绍,益生菌的作用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激活宿主内源性微生物群或者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实现。简而言之,通过直接或间接增加益生菌的益生作用,增加益生菌与机体的良性“互动”和排挤掉致病菌的有害作用使身体获得健康。具体体现如下:

1.保护作用

体现为对肠道内部有益菌进行补充,黏附在肠黏膜之上形成一定“膜菌群”来有效增强人体内屏障功能。

益生菌对致病菌说:此地已有人占领,不宜久留。

2.抑菌作用

调节肠道内微生物,抑制潜在致病菌在肠壁上定植、易位,产生具有抗菌作用的代谢产物,对肠道内部有害菌的生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也就是生物体之间“相生相杀”的作用。

3.营养作用

发酵糖类,形成一定乙酸以及乳酸来促进肠道蠕动,合成生物酶以及维生素,包括氨基酸、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等,对骨骼生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4.免疫作用

益生菌合成的生物酶和维生素激活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刺激肠道黏膜上Toll样受体产生信号,促进机体内抗细胞质移动和干扰素感染的物质作用,推进白细胞的产生,实现免疫能力的增强。

5.平衡作用

益生菌产生合成酶、分解生物异源物质并减少人体内毒素的来源,防止有害物产生,延缓衰老。

通过以上的作用,益生菌使肠道功能更完善,使身体更健康。目前使用益生菌的这些有益作用进行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疾病主要有功能性肠病、炎症性肠病,腹泻、便秘、幽门螺杆菌治疗、癌症、糖尿病、过敏性疾病等等。

最后,介绍一下目前常用于益生菌制品的菌株。

作者简介:贺力,四川省民政康复医院主管护师,临床营养师,高级技能公共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四川省营养学会会员,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五期学员。


营养百事通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其作用可以概括为:

①预防或改善腹泻:饮食习惯不良或服用抗生素均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
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乳杆菌可帮助人体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可与牛奶同食。
③预防生殖系统感染:酸牛奶、瑞卡福抑菌喷剂中的嗜酸乳杆菌可抑制阴道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欧洲所做的双盲对照试验证实了这一点。患者每天给体内补充10ml活性益生菌,结果显示生殖系统感染病发率大大降低,长期给体内补充活性益生菌能够帮助修复生殖系统微循环。
④增强人体免疫力:在肠道内存在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益生菌这种免疫调节的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抗癌与抑制过敏性疾病。
⑤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
⑥降低血清胆固醇:欧洲的高加索山区、地中海沿岸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当地人常饮自制的酸牛奶,极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肥胖症,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这与酸牛奶中富含益生菌有关。这些益生菌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此外,长期补充益生菌的还有助于防止骨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
⑦帮助吸收营养成分:如果每天摄入益生菌,不仅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

病人经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可预防与治疗腹泻症。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

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

8.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益生菌还可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嗜酸乳杆菌是这方面的代表菌株,可分泌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从而缓解乳糖不耐症。
9.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10.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通过三大步骤,益生菌可清除有害菌对身体的伤害:
1.)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益生菌通过产生杀灭有害菌的化学物质,及与有害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它们的生长。
2.)抑制有害菌产生毒素。
3.)清除有害菌产生的毒素。
11.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肠道综合症、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过敏、口臭、胃溃疡等。
人体许多健康问题都是由体内菌群失衡引起,决定因素是微生态的平衡,可通过使体内菌群重新达到生态平衡来实现缓解与治疗的目的。比如腹泻、便秘、阴道感染等综合症状。


由于益生菌近年来才成为科研热点,所以直至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将其正式定义为: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目前,常用的菌株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

肠道内有许多种细菌,正常状况下,这些细菌“相爱相杀”,保持平衡状态。但当人体受到刺激,自身调节能力变弱时,肠道菌群平衡就可能被打破。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还与一些肠道以外的疾病有关。于是,代表肠道“正能量”的益生菌随之成为科研宠儿,探讨它和疾病、健康关系的研究一时间可谓“百花齐放”,总结来看,主要集中在5大方面。

胃肠道疾病。有研究发现,急慢性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服用益生菌可纠正菌群失调,缓解患者症状。在这方面临床应用较多。

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而补充益生菌利于减重、降脂和降糖。

抑郁症。有研究在分析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后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微生物改变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微生物影响肠—脑轴,从而影响大脑情绪。这一关联性提示,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治疗抑郁症。

肾结石。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肾结石类型。有研究发现,某些肠道菌群可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形成。由此,一些学者致力于利用益生菌溶解结石颗粒,但这一设想还没实现。

癌症。有研究显示,某些益生菌可调节结肠内生理、代谢和免疫状态,通过影响致病菌生长,增强肠道黏膜屏障作用,实现抗炎、抗癌等功效。除了预防肠内癌变,还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对肝癌、乳腺癌、肺癌也有抑制作用,但这些研究只得到动物实验支持,缺乏应用于患者并改善病情的直接证据。

去年,《基因医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论文,研究人员分析认为,目前,科学界并没找到直接证实“益生菌对人类肠道菌群有积极影响”的有力证据

我国专家也不推荐公众盲目服用益生菌产品。▲(答者:健康行者,欢迎关注)


健康行者


益生菌一词最初是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对生命有益,此后关于益生菌的定义一直在变化,直到2002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它定义为当摄入足够量时对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这里面比较关键的是两个点:首先它是要对健康有益,第二要求是活的才能被定义为益生菌。

益生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我们的肠道内的细菌就包括有益生菌,除此之外,还有有害菌和中性菌。当人体自身的益生菌充足的时候,会对人体会起到一个很好的益生的效果,如促进消化,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近些年,随着益生菌相关产品的推出尤其是令人应接不暇的各色广告,益生菌被大家捧的很高,很多人在腹泻、过敏、湿疹、肠绞痛等很多时候都会选择服用益生菌。益生菌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它是万能的吗?


目前的益生菌大体上有三类:乳杆菌类、双歧杆菌类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有科学研究表明,益生菌确实有几个方面的作用,包括提高免疫,促进消化,甚至还可以改善人的吸收和消化功能,此外还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繁殖等。

除了这些大家熟知的功能外,答主前几天参加一个科学沙龙时还被告知,最新的科学研究还表明,益生菌还可以降血脂,这对广大“三高”人士而言可谓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益生菌好处多多,但它绝对不是万能的,补充益生菌要因人而异,更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进食,并非多多益善。而对于肠道失衡的人而言,益生菌的补充也要遵循循序渐进,不可求之过急。当然,益生菌不是药品,仅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如果真的有病,还是应该及时就医。


以上。


留白说


益生菌功能性总览

许多民众问微笑,我该选择哪一种益生菌比较好,微笑通常会先反问:「你补充益生菌的目的是?」目前市售市售益生菌功能大不相同,民众在挑选益生菌时,千万要搞懂不同益生菌菌种功能的差别!

常见益生菌的功能分类

调整肠道功能

谈到益生菌,大家第一想到的必定是调整肠道功能,改善便秘、腹泻或水土不服的状况。常见菌种例如驻扎于小肠的嗜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俗称A菌)、定殖于大肠的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species,俗称B菌)、肠内定殖力最强的乳酸菌-凯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俗称C菌)、体积小冲刷力高的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宫入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B菌由于结构为Y字型结构,能卡在大肠表面形成防护膜,所以特别适用于腹泻及乳糖不耐症(配方若额外含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um)、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效果更佳)。其中不怕抗生素的益生菌为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及宫入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但由于肠球菌潜在抗药性基因的风险,故不建议当作保养使用,详情见「调整过敏体质肠球S菌的隐忧-潜在抗药性的增加」。

肠道益生菌,微笑建议可以优先选择A+B或A+B+C为主的配方,菌数>100亿为佳,切记不要选择含有氧化镁、硫酸镁、蕃泻叶或刺激剂的益生菌产品,因为此类并不建议长期保养使用,肠道调整益生菌约连续服用1-2周即可发挥保健效益。

调整免疫功能

常见提升免疫功能的益生菌如FK-23、EC-12,FK-23是Enterococcus faecalis经由瞬间加热形成的「死」菌体,一方面大大降低活菌的致病率,另外更提高促进免疫力的能力(FK-23为活菌的3倍)。主要藉由FK-23的细胞壁来刺激人体肠道免疫接受体,间接提升免疫系统,活化嗜中性白血球的功能,不过由于是死菌,所以免疫刺激效果是短暂的,所以服用FK-23死菌,要持续服用免疫才能激起。

由于是死菌的细胞壁且又是体积小的肠球菌,且希望利用大量细胞壁片段活化人体免疫受体,所以常会看到产品的菌株数动辄上千亿,建议连续服用1个月以上达到最佳免疫提升的效用。

调整过敏体质

目前常见过敏益生菌株如L. paracasei33、L. rhamnosus GG、L. johnsonii,但考虑益生菌发挥作用前,须考虑菌株定殖的问题,所以在选用「过敏配方」的益生菌时,建议挑选「 LP33」、「LGG」+「A、B」菌,增加抗过敏菌株的定殖力,而非单一菌株的产品。而在单次服用的菌株量方面,抗过敏菌株,建议至少含20亿菌以上,若为复合菌种,总菌株量最好有100亿菌以上,但微笑要在此厘清,并非菌数愈高就愈好,倘若协同菌株过高,反而有可能影响抗过敏菌株的作用。

请至少连续使用过敏性益生菌8周以上,达到其最大的抗敏作用,可能降低过敏发作频率或严重度。但倘若连续服用8-16以上,过敏状况毫无改善,微笑建议停止继续服用。

辅助情绪管理

研究显示肠道菌可能藉由内分泌系统(GABA、血清素)、神经系统方式、免疫方式与大脑沟通,甚至在肠躁症、忧郁症、自闭症、甚至是巴金森氏症的研究中,都可以观察到菌脑肠轴线的影响。

目前PS128的研究均属于动物实验,但从目前的研究趋势及PS128可能带来的整体效益(促进肠道好菌生长、平衡发炎反应、增加脑内多巴胺及血清素、调节精神活性),以及PS128服用安全性高等因素考量,PS128用于忧郁/焦虑/自闭等精神疾病的辅助效益,将有极大的潜力。反观于现行体制下,忧郁症/焦虑/自闭症的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往往降低病患服药的顺从性,PS128的高度安全性及综合调整效益,势必在辅助治疗扮演一重要角色。

微笑建议若想透过服用PS128益生菌达到调节情绪作用,请至少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的时间唷。

调整血糖稳定

市售最常听到调整血糖的益生菌非「Lactobacillus reuteri ADR-1」莫属,目前我们仍不清楚为什么该菌种在实验中具有辅助控制血糖的作用。但推测这与益生菌协调过敏机转类似,透过降低身体发炎因子、细胞氧化压力等等,而达到调整体质的作用。微笑药师建议,在血糖控制上,仍首重于饮食控制与定期有氧运动,辅以药物治疗与定期血糖监测/记录,再以上条件都落实后,可以考虑长期服用Lactobacillus reuteri来辅助,但千万别什么都不做,只期待这益菌能发挥多大降血糖的作用。

微笑建议若服用Lactobacillus reuteri ADR-1益生菌辅助调整血糖,请至少连续服用三个月以上,并且多运动,尽量避免抽烟、喝酒或吃油炸类食物等会增加身体发炎因子的习惯。

调整身体脂肪

目前听到能调整血脂或体脂的益生菌,大多指是Lactobacillus reuteri GMNL-263。目前针对该菌株用于调降血脂/体脂的文献大多仅限于小型动物研究,从相关研究资料看来,Lr263的确具有降低体脂、体重、血脂的潜力,并且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调控身体发炎的能力。尤其是现代人饮食高度精致化的状况,又普遍缺乏运动,与其服用抑制营养吸收或减低食欲的减重/脂产品,不妨可以选用较健康的益生菌。但中肯的话不中听,想瘦,当然还是要多运动!!!

若将该研究菌数换算成60公斤成人剂量,约是每天补充2.1 × 10 9 cells,并且建议至少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比较有意义。

预防私处感染

益生菌用于女性私性处保养或预防泌尿道感染行之已久,主要是因为益生菌能竞争坏菌生存空间、分泌抑菌素抑制坏菌生存。由于泌尿生殖器黏膜表皮主要优势菌丛为Lactobacilli,所以各研究纷纷探讨Lactobacilli菌属对于女性阴道炎或尿道炎的预防效果,尤其是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及L. reuteri RC-14,但有趣的是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在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效果不佳。

除了选对上述菌种外,文献建议各菌株数量需达1× 10 9 个以上,且连续服用2-4周以上,才能有效预防私密处感染唷。


影评宝宝


首先,益生菌不是药

在我们人体的肠道内有1000多种细菌,它们是有益菌(好菌)、有害菌(坏菌)和中性菌,这些细菌在肠道内相生相克,只有维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才会保证我们的肠胃不出现问题,才能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而我们经常听说的“益生菌”就是指“有益菌”,它只是一种我们身体必需的活菌,并不是药。

其次,益生菌和消化道症状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自身体内已经存在的益生菌外,平时只要多吃些水果、蔬菜、粗粮等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膳食纤维到达肠道后,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就可以帮助增长大量的有益菌了。但是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平时大鱼大肉,喝酒喝咖啡等不良饮食习惯,人们从外界获取的益生菌严重不足,导致胃肠道菌群紊乱,于是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如果感染细菌、病毒等有害细菌,有害菌多于益生菌时,也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于是出现过敏、感冒等常见疾病的症状。

最后,益生菌如何在身体里发挥作用

1.益生菌帮助消化吸收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以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以把摄入的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更好地帮助消化吸收,让人体更好的新陈代谢。

2.益生菌可以产生营养物质

益生菌能够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及维生素K等重要营养物质。

3.抑制有害菌

A.抑制有害菌生长

肠壁上的空间有限,坏菌多了好菌就没地方呆,反之一样。所以最终还是要看谁的数量多,谁就有优势,好菌多了,就能抑制住有害菌生长繁殖。

B.抑制/清除有害菌产生毒素

益生菌可以在有害菌吐出毒素之前,堵住有害菌的嘴不让它把毒素吐出;已经产生毒素的,益生菌则会直接把它清除掉,从而降低有害菌对人体的伤害。

4.提升免疫力

人体70%的免疫细胞是定殖在肠道内的,肠道有问题,免疫力下降,有害菌吐出的毒素就会进入血液。而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不让有害菌、病原菌定殖,减少生病几率。

5.调节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菌群紊乱,坏菌多于好菌,人容易生病。补充益生菌,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辅助治疗及预防作用。

以上就是益生菌是如何在人体胃肠道内发挥作用的。不过虽然益生菌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消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等,对肠道确实有一定的养护作用,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把它当做药物来治疗疾病。如果只是常见的肠胃问题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可以用来辅助改善症状,调理肠胃;但如果是肠胃疾病如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大肠癌等,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并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


乐观健康


①防治腹泻;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③预防阴道感染;④增强人体免疫力;⑤缓解过敏作用;⑥降低血清胆固醇;⑦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①预防或改善腹泻:饮食习惯不良或服用抗生素均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泻。补充

益生菌

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

乳杆菌

可帮助人体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可与牛奶同食。③预防阴道感染:酸牛奶中的嗜酸

乳杆菌

可抑制阴道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欧洲所做的双盲对照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

益生菌

的酸牛奶,结果阴道感染发生率大大低于安慰剂组妇女。④增强人体免疫力:在肠道内存在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

益生菌

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益生菌这种免疫调节的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抗癌与抑制过敏性疾病。⑤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⑥降低血清胆固醇:欧洲的高加索山区、地中海沿岸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当地人常饮自制的酸牛奶,极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肥胖症,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这与酸牛奶中富含益生菌有关。这些益生菌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此外,长期补充益生菌的还有助于防止骨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病人经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可预防与治疗腹泻症。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

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

乳杆菌

、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益生菌的另一作用是,可预防阴道感染症。欧洲所做的双盲对照试验(46名有阴道霉菌感染史的妇女参加了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益生菌的酸牛奶,结果阴道感染发生率大大低于安慰剂组妇女。这是因为酸牛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可抑制阴道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科学家认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衍可促进并提高人体的全身免疫能力。在欧洲一些著名长寿之乡(如高加索山区、地中海沿岸国家),当地人常饮自制的酸牛奶,极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症,研究认为这与酸牛奶中含大量益生菌有关从70年代到90年代,国外所做的大量试验证实:喝益生菌饮料确实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最近国外又有学者发表论文指出:每天喝200毫升加入嗜酸乳杆菌以及菊糖后发酵的酸牛奶,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平均下降4.4%左右。因为嗜酸乳杆菌与菊糖两者均有降脂作用。


牧牧育儿


益生菌对于人体健康的主要作用及应用领域

肠道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体进行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守护人体健康,为我们提供一道重要的免疫屏障,而真正行使这些具体的功能不只是肠道本身,更多的是靠肠道内寄居的数量众多的微生物来完成的,这些微生物与肠道一起打造出一套肠道微生态系统,来共同完成,诸如免疫,营养供给等作用。

在我们们肠道内众多的微生物群体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益生菌,中性菌以及致病菌,而足够量的益生菌是才是真正帮助我们维护健康的菌落,这个菌落成员众多,其中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和酵母菌属等。

益生菌在我们体内起到的主要作用包括一下几点:

1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物拮抗。益生菌就其种类而言,一般为肠道的优势菌群。在进入肠道以后,会迅速繁殖并且与其他有害生物竞争营养和所粘附的黏膜空间,同时也会主动分泌抗菌物质,如抗生素、过氧化氢等,造成其他有害生物生长受阻。

②改变肠道pH值。益生菌在其生长过程中,大部分种类都会发酵产生乳酸,而这些乳酸能有效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部分无法耐受酸性环境的有害微生物。

③修复肠黏膜。益生菌具有保护肠黏膜,减轻肠黏膜炎症以及辅助修复肠黏膜的功能。

2提高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较为复杂,但其核心在于可以刺激宿主的免疫应答,增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从而增加机体免疫力。

益生菌在肠道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 其中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点:

腹泻根据其病因通常可分为肠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消化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射性肠炎、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等。但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均不可避免地造成肠道菌群的严重紊乱。因此,临床上对于腹泻的治疗,益生菌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2改善肠道微环境,调理便秘:

便秘对于人体的伤害很大,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同时便秘患者由于粪便长时间在肠道里积累,还易诱发肠道腐败菌的繁殖而造成毒素的沉淀。现在治疗便秘的方法有很多,通常常用的做法包括服用泻药、促肠动力药、灌肠等,而根据最新研究发现便秘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群同样有着很大差别。这种菌群的差别也极有可能是造成人体便秘的一种原因。所以不管怎样,便秘患者在其他手段以外都要对于肠道菌群调节和恢复重视起来,而益生菌也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改善肠道微环境、维护肠道菌落平衡以及促进肠道蠕动。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和肠道不适。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因此,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时可以从调理肠道菌群、消除肠道炎症入手。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将益生菌作为辅助治疗进行应用。

随着各界对于益生菌的功用的不断研究和开发,益生菌可应用领域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包括目前我们认为比较棘手的肠道肿瘤,都与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有着相应的关系,未来益生菌被应用于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是有着极大的可能,让我们共同期待益生菌的应用为我们开启新的健康之门。


益生君有话说


都说多吃益生菌对身体好,这些知识你要知道,不然吃了也是白吃

益生菌对身体好这个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孩子拉肚子的时候,妈妈肯定要给孩子吃益生菌的。都说多吃益生菌对身体好,这些知识你要知道,不然吃了也是白吃。

现在益生菌宣传的也好,酸奶都是益生菌的。广告上面总说,益生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调节肠胃,好处多的不得了。

益生菌对身体是很好,但是也要对症下药,盲目的吃,并不能对身体有什么改善,吃多了身体也不吸收,一点用处都没有。


【对于益生菌的错误认识】

01、益生菌增强免疫力

益生菌是只能用于肠道方面的疾病,当肠道出现问题的时候,益生菌可以起到作用。但是益生菌只能改善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和免疫力并没有多大关系。

02、益生菌可以改善过敏性体质

总有人说益生菌可以预防过敏、哮喘、鼻炎、异位性皮炎,但是临床试验表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定论益生菌是否有效,结果待定。


【要看情况补充】

吃益生菌是要分情况的,有的情况需要吃益生菌,有些时候,吃了一点用都没有。

腹泻的时候,大量益生菌丢失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这个时候吃些益生菌,可以保证肠道的菌群平衡,从而控制住腹泻。

还有就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抗生素不只杀死病菌也会杀死抗生素,这个时候就需要后期补充抗衡度来保持平衡。

【哪些食物益生菌含量高】

酪乳、奶酪、味增三个食物富含益生菌

酪乳适合直接食用或者扮成沙拉食用。

奶酪和味噌都是在消化过程中,形成了益生菌。家长在孩子需要补充益生菌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吃这两样东西做的食物。


【益生菌的吃法】

【水温】

益生菌不应该用过热的水冲泡,这样会把益生菌“烫死”。

【进食后食用】

一般来说,应该在吃完饭后20分钟内饮用。

【益生菌要尽快饮用】

益生菌在冲好30分钟以后就会失效,到时候就没用处了,所以要尽快饮用。

食补这个东西,绝对不可以什么好就只吃什么,吃多了并没有用处,无论吃什么都要适量,适时,好的东西用不到对的地方,也是毫无用处。


孕育岛


益生菌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消化吸收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代谢乳糖的酶,在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全球有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在一些亚洲国家则超过90%。研究发现,乳杆菌等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定殖,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刺激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通过增强B、T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代谢产物,如多糖、细菌素及乳酸等,通过抑制转化致癌物质的酶的产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抑制细胞突变等方式,以及降低肠道内的PH值,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质排除体外,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5、缓解过敏反应

研究发现,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就越小。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 E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过敏发生。

6、降低血清胆固醇

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外。

7、益生菌对肥胖的作用

肠道菌群紊乱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大量实验证实,通过摄入益生菌,可以有效的防治肥胖。

①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CCK,GLP-1等饱腹因子的释放,以及减少胃促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和脂肪的蓄积。②降低胆固醇:益生菌可以通过同化作用以及共沉淀作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③调节肠道菌相:益生菌进入肠道内后,使失衡的肠道菌相正常化(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增加),降低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减少循环中LPS的含量,减少炎症因子,进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8、益生菌对糖尿病的作用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相,有益菌等附着在肠道上皮细胞上。益生菌通过吸收葡萄糖进入菌体内,减少宿主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另外,如上所述,益生菌可以降低循环中LPS的浓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防止糖尿病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