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引言:這篇文章想從最初級問題出發,談談自己對數學建模的認識,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是我們在教數學過程要中不斷滲透的東西,直到我們養成用數學思維來思考現實問題,並尋找科學的解決辦法的習慣。

問題 有5位同學春節見面,每2人之間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分析 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直接用組合計數公式,不是因材施教。我們用5個點來表示這5位同學,2人之間握一次手,就連一條弧線(或線段)表示,那麼第1位同學與後面4位同學就要握4次手,連4條弧線(或線段),如圖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第2位同學已與第1位握過了,因此只需要與後面3位同學就要握3次手,連3條弧線(或線段),如圖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類似的,第3位同學與後面2位同學連2條弧線(或線段),第4位同學與後面1位同學連1條弧線(或線段),由此總的握手次數為4+3+2+1=10(次),如圖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1.1外在形式的拓展

上述分析過程其實就是將現實問題進行數學建模。將人抽象為數學上的點,將握手這種關係抽象為弧線(或線段)。它的抽象數學模型如下圖所示,問這5個點之間可組合成多少條線段?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用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關鍵就是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也是深入觀察分析現象,發現事物本質規律的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一旦模型建立起來,那麼外在形式炯異的同本質問題都被解決。

看看此模型的同類數學問題。

5人春節電話拜年,每兩個之間通一次電話,一共要通幾次電話?

5位同學照相,每兩人之間合一張影,這樣的合影一共要照幾張?

5支隊參加比賽,每兩個隊之間比一場,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

5座城市之間開通航班,每兩個城市之間開通一條航線,一共要開多少條航線?

……

從數學模型回到具體問題,就是將模型中的點與線重新替換成具體的對象。因此,問題的形式還可以進行一步演變。例如,下圖中5條射線一共組成多少個角(銳角)?將上述數學模型中的點看作射線,弧線(或線段)看成兩條射線組成的角。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如果將點看作垂線段,連線看作垂線段是與上下平行線組成長方形,問題就是兩條平行線上畫5條垂線段一共組成多少個長方形?如圖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如果點就是一條直線上的點,連線看作是固定點O與直線任取兩點(線段)構成三角形,問題就是下圖中一共多少個三角形?如圖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這些問題似乎大不一樣,從數線段到數角數長方形數三角形……但本質上仍然是一致的,都可以歸結為上述數線段的數學模型。

此外,注意到,建模時沒有理由要將這些點畫在一條直線上,即這些點是可以不共線的。因此,初始模型也可以是下圖。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也可以從集合論的角度建模,將5個人建模成一個含有5個元素集合,每2個人之間的有某種關聯相當於將2個人捆綁成一組,建模為含有2個元素的子集。實際問題就建模成“含有5個元素的集合一共有多少個含有2個元素的子集?”

1.2數量規模的拓展

這些問題都是5個點中考慮2個點的關係問題,當然不能侷限於5個點,而且有些關係只能發生在2個對象之間,但有些關係可以發生在3個甚至更多的對象之間。 比如,10位同學每3位同學合一張影,一共要照多少這樣的合影?

n個點中每2個點分組時,由前面的類似的分析建模可知,第1個點與後面n-1個點就要連n-1條弧線(或線段),第2個點與後面n-2個點連n-2條弧線(或線段),…,第n-1個點與最後1個點就要連1條弧線(或線段)。如下圖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因此,總數為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n個點中每m(m>2)個點分組時,由於m(m>2)個點之間的關係不能由弧線(或線段)表示,用一條直線上的點線建立的數學模型失效。但是當m>2時,m個不共線的點是可以構成m邊形的。用上述不共線的點線模型和集合論建立的模型仍然有效,問題分別變為“含有n個不共線的頂點(即n邊形)中一共有多少個m邊形?(當m=3時通常說是三角形而不說三邊形)”以及“含有n個元素的集合一共有多少個含有m個元素的子集?”

這需要用到分步與分類(排列與組合)的知識來解決了。

1.3空間維度的拓展

問題1 下圖中有多少個長方形?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問題2 下圖中有多少個三角形?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數學建模--從握手說開去

這兩個問題已經不再一維直線的思維,而是二維平面的思維,還可以拓展到三維上去,比如,魔方中有多少個長(正)方形?甚至抽象的多維上去,那就沒有止境了。上述兩道題的解答要用到分步思想(乘法法則),我在後面的主題中詳細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