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和西安同为古代都城,为什么洛阳的旅游业不如西安?

我的傻豆豆


1、从旅游资源上看。西安市拥有5A景区三家,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洛阳市四家,包括龙门石窟,龙潭大峡谷,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其他3A、 4A的不多赘述。从旅游资源上看洛阳小胜。

2、从历史资源上看,西安,六朝古都(对不起,以前西安对外宣传的就是六朝古都,西安的民间组织古都学会成立后开始宣传的十三朝。看看这个牵强附会的十三朝吧。秦都咸阳,西汉新莾一鱼两吃。前秦,后赵等五个是五胡乱华时期的部落政权。洛阳的东汉西晋皇帝被劫持给算了两朝。)世界文化遗产二项。洛阳,十三朝古都,世界文化遗产三项。且洛阳是唯一的,丝绸之路和隋唐大运河双遗产城市。盛唐宫城遗址西安有大明宫,洛阳有紫微宫。然而洛阳沿着洛河分布着五大都城遗址,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依次排开,世所罕见,所谓“”五都荟洛“”。近年来,两座城市都比较注重各自的博物馆。西安依托省会,打造的是博物馆之城,洛阳也打造了自己的博物馆之都。西安有代表性的有兵马俑,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馆等。洛阳有代表性的有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天子驾六,洛阳博物馆,古墓博物馆,千唐志斋,山陕会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等。两座城市各有千秋。

3、从文化资源上看。自古河洛富才雄,长安多游侠。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西周宅兹中国,周公营造洛邑,在洛阳“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居易故居,王铎故里,玄奘故里,邵雍故居,二程文化园,等等数不胜数。这点洛阳可谓完胜。

4、从旅游人数上来看,洛阳市201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3亿人次。西安市共接待1.8亿人次。西安完胜。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历史人文资源整体实力更强劲的洛阳,旅游却不如西安呢。首先,西安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城市,省会拥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西安依靠省会地位,整合了整个陕西的旅游。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抢夺兵马俑,把渭南临潼划走。就这一刀,就让西安多了两个5A景区,兵马俑和华清池。要知道加上这两个西安一共才三个5A,让人不禁感叹,这就是省会的力量。与此同时,河南省会郑州将少林寺从洛阳手里划走。少林寺也成为郑州唯一的5A景区。此消彼长。其次,机场。西安咸阳机场是那一片最大的机场,没有竞争对手。更是拥有国内外几乎所有航线,年吞吐旅客达到惊人的4000万人次。而洛阳机场因为飞行学院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自己的发展。加上河南新郑机场的虹吸效应,年吞吐人次才达到百万。还有,宣传。抖音今日头条与西安深度合作,功不可没。最后,旅游业想要做的好,服务也要跟上。洛阳的游客满意度一直都是相当高的。而西安,是时候取缔那个第八大奇迹馆了。

附: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10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荟洛"。近年又发现了西周祭祀遗址。如此密集的都城遗址,联系如此密切、时间跨度又如此之大,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为什么十三朝古都目前只有六大遗址(五大都城加西周祭祀遗址)呢?因为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用的都是紫微宫。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归于汉魏故城。可以说,洛阳的十三朝都有宫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公元1至6世纪中国七代王朝的都城。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它的城市规模在北魏时达到最大,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面积100平方公里,是西汉长安城的2.6倍、隋唐长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8.2倍。

西周初周公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东周时称洛阳。西汉刘邦定都于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迁都于此。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


江上一蓑翁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洛阳和西安两座城市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旅游业方面呢?洛阳是否真的不西安呢?今天借此机会简单分析一下,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洛阳旅游业不如西安?我看是半斤八两

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洛阳接待国内外游客1.2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43.0亿元;西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93.1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633.30亿元;看似西安的旅游人数和数据比洛阳要多,但是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评价一个地方旅游业是否发达,除去旅游人次和总收入之外,另一个指标是单次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总游客人次)经过计算洛阳为841元,西安为903元;你说相差很大吗?没有仅仅只有62元的差距而已,你说西安旅游业比洛阳发达?我看未必,个人觉得两个城市都属于旅游大市,但是算不算旅游强市。

那么洛阳、西安的旅游问题在哪?

之前我曾以杭州和南京为例来进行过对比,这两个地方的单次旅游收入已经达到了2000元左右(杭州更高);说句实在话我对于洛阳和西安的旅游人次并不担心,担心的是如何留住游客进行深层次消费。逐渐去告别过去依靠门票收入作为主要旅游收入的盈利方式,彻底的使自己这所城市成为一休闲、旅游、度假的圣地才是努力的方向。

好消息是,这两座城市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思想意识还是有待提高。我记得有个报道,

今年暑假期间洛阳某个景区对于票价进行了打折(原来80现价25元之类的折扣),本身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进行旅游,带来更多的收入。实际情况是,确实这几天游客爆满远远超出了景区的接待能力,为了避免产生践踏事故,所以景区就取消了这个优惠,引来游客和媒体的吐槽。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地方也想把旅游这块搞起来,但是配套不足,服务跟不上,缺乏应急预案。究其原因就是还是没有脱离门票收入这样的一种常态思想。试问:如果洛阳市区大多数景区都实行打折优惠,对于旅游人数进行提前分流和做好相应的预算,也就不至于所有的游客都集中在一天,一个景点吧?同样的西安也有类似的问题,抖音使得西安彻底活了一把,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肯定是翻倍增长,但是本身的接待能力如何呢?相信去过的应该有自己的评判。

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需要下大工夫

这两座古都,个人觉得应该是最有希望成为旅游强市的(单次收入达到2000元左右),尤其是西安还是省会城市。一个举全省之力去宣传和打造的旅游城市,单次收入还不到1000元,不得不说很丢人。旅游强市不是你说是就是的,西安和洛阳都差的好远,还是一句话要想彻底走出旅游这条道路,思想上解放是第一位的(少打嘴炮,多干实事)。什么时候把研究的方向改到如何留住游客上,把门票收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整合旅游资源到位了,才会是一座旅游强市的开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创不易记得点赞转评哦。


勇勇杂谈壹贰叁


西安,古称“长安”。

西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北京,西安,洛阳,南京)。西安,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西安,自古帝王都,自西周至隋唐,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之一。

西安,旅游景点挺多的,秦始皇兵马俑,西安明城墙,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骊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唐芙蓉园,太、小雁塔,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张学良公馆,钟楼鼓楼,回民街等等。


洛阳,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西部,因地处洛河之阳,故名“洛阳”。

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洛阳的旅游景点挺多,如:开凿于北魏的龙门石窟(5A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海内外千座“关庙”独称“林”的“关林”。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人间仙境“白云山”(5A景区)。北国第一洞“鸡冠洞”(5A景区)。风景如画,十里画屏“老君山”(5A景区)。世界地质公园“龙潭大峡谷”(5A景区)。森林氧吧“龙峪湾”。黄帝密都“青要山”,汉光武帝陵(刘秀)。云顶花园“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木札岭”等等等等。


西安与洛阳的旅游业各有所长,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西安的私家车与公交车挺好,每在一个路口,如果前方斑马线的行人是直行绿灯,西安的私家车与公交车会远远的停车,让行人先过。这一点特别值得洛阳学习。

我在洛阳过斑马线绿灯的马路,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一个车辆会停车等待行人先通过。

有时候,斑马线直行绿灯,可是有很多右转弯车辆在排队通过,最终结果是一个从头到尾的绿灯我没有过去马路。

说明一下:我过得最多的斑马线马路是涧西区嵩山路与芳华路交叉口的红绿灯。



人在风上走



洛阳和西安都是历史特产城市,它们两个是久负盛名的二都,东都西京。两都赋,二京赋也都是以他们两个为主角的,并且这两个城市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所公认的,比那些近代人编造出来的四都说,七都说,八都说,十都说等等都有说服力的多。



他们两个之所以能成为古都,也是跟他们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其中长安地处关中,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帝王州,并且有崤函之固和三门峡天险,假如天下大乱,只要闭关勿纳诸侯,最差结果也是保八百里秦川,做一个关中王,甚至再退一步可以退却到关中蜀地,伺机再出祁关和剑门关争天下,刘邦和刘备都是这么做的,只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但是长安的劣势也非常明显,比如水陆交通恶劣,天下赋税经过三门峡天险的时候基本上会损失两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疆域扩展到东南大海的时候统治天下就异常乏力,并且当天下大乱,力量平衡打破的时候长安再易守难攻也会成为瓮中捉鳖的局面,因此在所有长安做首都的时期洛阳都会被当成一个副首都来建设,甚至很多时期都是超越西安的,因为这样才能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行。



另外长安的一个劣势在于离少数民族较近,过去高速张掖武威几个郡就是大漠,并且这里也是去青藏高原的必经之路,战略要冲另一方面在大的格局下就是四战之地,少数民族大举南侵,长安很容易暴露,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的唐蕃会战,唐朝被打到天子带着群臣乞食东都虽说在大的格局下长安并不具备独立建都的条件,但是它的防守优势使得它总体上保持了城市大的框架格局,还有一大批文物古迹,比如西安城墙鼓楼,比如大雁塔小雁塔等等,毕竟日寇都没有占领潼关以西。



而反观洛阳,营建理由就是天下之中,四方诸侯入贡里均,洛阳山河四塞,防守优势仅次于长安,但它在于控制广大帝国方面就有优势的多了,丝路和运河的新交点,但是他相比于长安终究是牺牲安全换取经济和政治优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作为政治军事要冲的洛阳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被烧,一直被毁,得中原者得天下,无论是从东西南北占领洛阳,就都有了染指天下的下一步优势。



洛阳在历史中一直在变小,从东汉年间的百万人口到清末只有区区几万人,洛阳的城市框架更是被压缩了几十倍,历史上洛阳的那些伟大建筑都已经被焚毁殆尽了,除了龙门山旁边的被雕成佛像,实在烧不掉的石头,结果就是洛阳古都不古,白马寺号称第一座寺庙,汉朝遗迹,而现在的大殿最早也只是明朝年间建筑了。



这样来说,在文物古迹上面洛阳相较于长安就根本不占优势,还有就是政治经济优势,西安还是那个占尽了地利优势的交通大枢纽,而由于郑州正好位于北京南下的最近轴线上,交通优势才明显起来,成为新省会也是必然,洛阳以前的交通优势已经被郑姆斯特丹洗劫一空,成为省会的郑州不断地集中着资源甚至划走了洛阳的祖产嵩山少林寺和东都锁钥巩义,而洛阳在没落中不断唏嘘。



郑州和西安的高铁资源,飞机场资源,高速资源等等相对对等,郑州在交通上对于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于教育上西安则对于郑州具有很大优势,对于洛阳更是甩了不知道几百条街,有教育就有专家,有专家就有宣传,西安的舆论科研能力洛阳只有羡慕的份,并且洛阳一旦有文物古迹,都需要西安的一群教授来鉴定修复,洛阳被碾压也是毫无悬念的事情。



假如把洛阳作为省会集中河南的资源来进行旅游教育交通等方面升级,那么地处中原的洛阳优势是远大于西部的西安的,可惜这只是假如。如今不管洛阳还是西安发展都挺乏力和尴尬的,因为离大海太远了,大家想的是如何把城市发展起来,而不是互相争这些虚名,谩骂。长安洛阳长期作为中国的龙脉之地和文明核心,只有它们的复兴了才代表中国的伟大复兴!



风言妄语


想先说下,这两个城市拿到一起对比,本身就不太公平。 洛阳是个普通的地级市,而西安本身是西北老大,副省级城市,两座城市的起跑线都不一样……能把两者联系到一起的无非两个都是著名古都,而且都旅游业出名,下来的共性,我实在找不到。

不过再怎么说,也有几个硬性条件。(写写我个人感受吧)

最主要的,两地的旅游资源。两城我都去过数次,洛阳的旅游资源的确不错,但是这也是看和谁比,和一般城市比的确不错,和西安比,相比较真的逊色的多。。。(两城都偏人文历史,要比较还整体真挺好比较)

两城的博物馆,最顶尖的三个:洛博,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陕博(别给我说天子六架还有西安那个碑林之类的,作为游客一般只会逛几个最顶尖的)。洛博里面藏品众多,但是遇到兵马俑和陕博,直接被压的没光了……陕博我国庆去的拍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进去, 兵马俑里各国老外都是。 感觉西安市区的老外不是一般的多,全国我也就在北京和上海还有西安能看到满大街成群的老外。

两城的美食街美食:洛阳,诸如不翻汤之类的各种汤类,洛阳水席等。西安,羊肉泡馍,肉夹馍biangbiang面等,我个人爱吃的就肉夹馍这一个。不过出去逛美食节主要是感受市井气氛去了,两城都不错,但是论人声鼎沸个人还是感觉回民街更胜一筹。论美食节的美食,两城半斤八两,我是去景区从来不吃饭,只参观。

寺庙方面,一个是白马寺,一个是大慈恩寺。两个说实话都不错,但是商业化都比较浓郁,个人感觉这俩差不多吧,肯定还有其他小寺庙,但是没去,不做讨论。

其余景点:洛阳的国花园,王城公园牡丹,龙门,关林之类的市区景点,西安的书院门,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喷泉之类的都还不错,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看牡丹,真的很漂亮,而且龙门是真的好看。龙门里的石头雕塑保存的真的不太好,但是去感受下人文氛围极好。相比较之下西安对于植物文化的挖掘好像没???

最后,作为两座古都,就最重要的古建筑来说, 这个洛阳真的被西安爆了,麻烦洛阳朋友别拍砖我…… 西安一出火车站就是城墙,而且体量超大。再说那城墙是新修的,可里面的那个土没记错还是唐代和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市区还有个钟楼,鼓楼镇场子,陕博不远处大雁塔又是个地标,市区的这些大个头古建筑真的很拉人目光很上镜。还有晚上的南门晚上有仿唐表演,西安的夜晚很漂亮,那些古建筑真的很上镜。相比较洛阳感觉真的苍白很多,过去看天堂后来发现是后修的,而且门票死贵死贵…… 比较知名的古建筑地标我逛完了没想出来, 不知道龙门算地标不,但是龙门没在市区。。 另外,周边的景色,西安周边有个好像不是归西安管的华山,洛阳周边有个原来属于洛阳得少林寺,还有老君山之类的景点,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对两市的游客带动个人不做评论。

整体来说,给我感觉洛阳市区可玩的已经算多的了,但是相比于西安这个bug就有些逊色了,但是这也不是说洛阳不好,毕竟比较也是看选择对象的。

另外,城市地位对旅游的作用真的极大极大。 洛阳给我感觉做的比较好的仿古一条街还没有,西安有个大唐不夜城夜景挺漂亮的。而且西安宣传力度肯定比洛阳大的多。当然,归根结底我个人感觉还是两城的旅游资源差距有些大,毕竟你要宣传也得有能宣传的东西对吧。 洛阳主要体现在龙门,白马寺,牡丹上。西安体现在秦汉唐文化上,这里面能覆盖的就太多了,而不仅仅是几个单一的景点,包括玄奘大雁塔,华清池杨贵妃,兵马俑,陕博等一堆景点,然后市区回民街,钟楼鼓楼之类的又做补充。旁边还有个华山帮忙拉客流量,很多去华山的顺带来逛西安。 洛阳感觉还是停留在单纯宣传几个景点上,但是这些年也逐渐看到洛阳在宣传汉唐文化,也是好事。

最后,把这两城放在一起对比本身就不太公平。 说夸张点,就类似要问中国某农村的gdp比不过美国纽约一样。那我想问,这俩的地位能一样么?给的资源发展历程能一样么?要比也是诸如美国纽约,中国上海,日本东京之类同属经济中心之类的同一性质的城市才有的比把


天灠


洛阳和西安同为千年古都,但发展到现在,国家对其定位已有很大的不同。洛阳现在只是普通的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西安则为扩容后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城市定位决定了洛阳和西安的巨大差距。


洛阳地处中原,历来为四战之地。经过千年风雨和战争,洛阳地面古建筑损失殆尽。明清两朝洛阳沦为普通的小县城,古代遗留文物不加以重视,没有得到修复。反观西安,虽然在唐朝以后千年再未做过首都,但一直都是西部最重要城市,西安西安,西部平安。明清两朝历史文物得到修复,西安的城市标志古城墙就是明朝重新修建的,还有大雁塔原来是个土木结构,明朝在外面加上了墙砖,看起来更加雄伟古朴。

洛阳所在的河南境内有许多城市都是很有历史底蕴的古城,例如开封、安阳、商丘、郑州等都是古城,洛阳旅游在省内还要和这些城市争夺游客。西安在陕西一城独大,背靠秦岭,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之成功的运作和宣传,一直是国人心中的旅游圣地,每年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都位居全国前列。

正在修建的关中轻轨环线,将把关中城区的旅游景区串联起来,西安旅游的前景将更加美好!西安将以博大胸怀迎接八方来客的到来。




行云流水1437995


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在宣传洛阳的时候总要提西安。西安人再怎么表示,反对,反感,还是要这样。自尊心,脸,都到哪里去了?

下次胡吹洛阳的时候不要提西安。摆脱。


小八路604








西安代表帝王:秦皇汉武隋文唐宗 洛阳代表帝王:汉献帝

西安是中国唯一特大城市中有唐代皇家建筑的城市!!

成康之治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汉宣中兴 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均在西安孕育!

春秋战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 五胡乱华 ………… 均在洛阳孕育!

洛阳只会拉着西安 蹭西安的知名度!夜郎自大!


历史干货君


作为一个洛阳人,现在西安工作,经常穿梭在两个古都间。说说个人看法,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西安确实承载了中国历史中汉唐辉煌的篇章,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也很多,上大学时,大明宫遗址还没修缮,一片荒芜土堆,现在树立了规模宏大的仿古建筑。还有兵马俑,大雁塔,都是恢弘大气。有皇家气象。洛阳则是充满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比如鼓楼,我很喜欢鼓楼脚下那些老店和住家户的袅袅炊烟。我觉得西安很多的历史遗留是供参观的,而洛阳的历史和现在的生活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孔子问礼处,吕不韦墓,勒马听风街,都是在不起眼的街巷中诉说历史。风格不同而已,无所谓什么高下。有人说洛阳对西安而言是狗尾续貂,但是换个角度想,在历史发展中,周王室东迁,董卓火烧洛阳逼百万百姓和皇室迁往长安,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波澜。现在的发展中,西安作为西北重镇,其资源获取程度肯定优于长期被郑州打压的洛阳。两座古都应该少些争执,谋求共同发展,何必相互攻击呢?没有意义。


欢乐英雄183


长安和洛阳永远都是中华文明的双核心,这点毋庸置疑。两京相辅相成,共荣共辱。洛阳我在去年春节前去过一次,城建方面洛阳的确比不过长安,甚至也比不过郑州,但作为地级市洛阳自身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的,隋唐洛阳城公园,洛阳博物馆,白马寺,汉魏洛阳故城,龙门石窟,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外加正在以定鼎门为核心的天街景区都见证着这座魏晋风流的千古名都的风采。洛阳人衣着也许并不华丽,但内在所蕴含的温润如玉般的品质深深的吸引着我,果然是中原风雅之所。洛阳人彬彬有礼,天生自带雍容贵气,长安由于在唐代长期为对外交往中心,民风中自带刚悍的气息,霸道又雄壮,而洛阳作为古代文风之中,更多的是包容中庸之德,以西京创天下,以东都守天下也是长安和洛阳两座城市在古代最真实的映照。洛阳还是中西部除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外唯一的一座特大城市,除龙门石窟外洛阳的其他古迹在维护,挖掘,开发外加宣传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旅游业不如长安也是事实。郑西高铁的开通为两座城市的旅游资源整合提供很好的契机,但洛阳的城郊交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例如洛阳出名的景点除了洛博和隋唐遗址公园外绝大多数都在城郊,交通并不方便,这点长安虽然也不足,但通过城铁的建设已经缓和了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