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

躲在树下看蛐蛐


不仅是黑龙江,整个东三省都面临人口流出的困境,其实人口流出就意味着本地就业困难和外省就业形势好。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建国后东北作为苏联工业援助主要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加上东北的规模化农业系统,东北成为中国人口的流入地。


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承接欧美的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资本输入。对欧美来说东南沿海是最便利地区,东北又没有出海口,长三角珠三角自然发展最快。

90年代做空使我国内需下降,我国逐渐变成外向型经济,以劳动密集型和轻工业为主。导致东南沿海的轻工业成为世界市场的配套产业,与我国东北重工业不行成配套。又因为内需衰退,不能与世界先进重工业竞争,国内重工业效益下降,90年代中期的做空导致下岗潮出现。东北的失业产业工人大量流出到东南沿海,使东北重工业进一步空心化。而且积累了资本的东南沿海也开始产业升级调整,建立了先进的重工业基地,进一步挤压东北重工业,这个过程还在持续。

想要改变这个过程如果依靠市场调节,只有等东北周边外贸加强形成配套。可惜俄国是重工业和能源,蒙古是能源,朝鲜是重工业,这几个国家资本匮乏不说,他们自己还需要资本输入和轻工业解决就业。就算资本充裕也需要的是轻工业,需要东北自废武功。

或者政策逆市场调节,强行把东南的工业迁到东北,很遗憾除非美国威胁迫在眉睫,否则是不会迁走的。

目前东北想要改变这一切只能通过国家优惠政策和资本输入建立高新技术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与蒙古俄国的能源产业的配套产业,再把商品输出到周边国家和国内。然后等欧美外需下降和国内内需增长消费升级,东南沿海失业率大增,人口逆向流入东北。到头来还得靠国家长期投资,这个过程很长。


卧家人


我是江苏省盐城市人,从小就对遥远神秘的东北大地有浓浓的向往之情,一直想去看看,今年5月5日,我和老伴与其他4位骑友平均68岁的6个人,骑着6辆智能自行车从江苏南通一路骑到黑龙江,见识了东北大地的宽阔,见到了比我们江苏段的长江还宽,水流湍急的黑龙江,登上了抚远东极宝塔,黑瞎子岛,领略了俄罗斯风情。

今天在悟空问答见到了”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深感兴趣,在这里想对这个话题说说我的看法:

我对黑龙江省具体人口流失情况不了解,但骑行在吉林通往哈尔滨的102国道上,国道两边的景色,与黑龙江骑友的交流,让我感知到黑龙江省与我们家乡比较近年来经济发展距离在拉大,有落伍现象,原来的工业大省很少看到连片的工业集中区,乡镇规模小,路上行人稀少,车辆不多,造成人口往南方流失不奇怪,对我影响最深的黑龙江的路,我认为黑龙江省的路是造成经济落后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102国道是建国初期所建北京至哈尔滨的主干道,我们从江苏出发沿204国道,202国道转入102国道一路骑过来,基本都是4车道加非机动车道。从长春市出发沿102国道骑了不远就到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交界大挢边,这里离哈尔滨只有不到一百公里了,102国道突然变窄为2车道,非机动车道只有6/70公分宽,我们6个人想在黑龙江省路标牌下拍照都困难,只有一个人爬过路边隔离栏杆,站在路坡下拍5个人的侧面照。见图

这段路不光窄,因为京哈高速吉林至哈尔滨段在修路,进出哈尔滨的所有车辆都拥进了这一百多公里的102道国,伴着呼啸而过的大货车,骑在70公分”非机动车道”上的我们胆战心惊骑到哈尔滨,6个人都说以后再不走这段102。时隔2个月想想这路还心有余悸。

这段路建国初期就这么宽,东北大平原上的主国道,加宽没有施工难度,60多年没加宽,你经济怎么能加速。

要想富,先修路,祝愿黑龙江人民早日用上宽阔的路,不落伍,共走富裕路。


多多爷爷


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

的确,这些年来,黑龙江省的人口外流是看得见、摸得着、感觉特别强烈的一个问题。

那么,黑龙江的人口究竟为什么会外流得比较多呢?其根源又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无外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下图为哈尔滨中央大街景观照片)



第一、经济发展不景气是黑龙江人口外流最根本的原因

一个城市也好,一个省也好,能不能吸引人聚集,能不能让人们常年安居乐业,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的好。纵观黑龙江省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黑龙江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森林大省、石油大省、煤炭大省,曾经吸引了大批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和务工人员,也就使人们在黑龙江这块“黑油油”的大地上繁衍生息,人口数量大增。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渐渐消失,加上由于在工业、农业等方面的转型发展没有跟上,导致黑龙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景气,进而影响人们的收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二、气候比较寒冷是黑龙江人口外流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知道,黑龙江是我国最北部的一个省份,常年平均气温偏低,尤其是冬季时间较长,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发展水平差距还不明显的情况下,黑龙江人甘愿“猫冬”在家过日子。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很快就拉开了彼此间的距离。这时,作为黑龙江的人们,已经很不安分地在冬季里“猫冬”了,他们更愿意到常年气温适宜、环境优美的南方城市去享受着自己的人生。

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唯一的办法和对策就是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振兴黑龙江社会发展,缩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差距,让人们重新爱上美丽的黑龙江,让人们在“黑油油”的大地上过上富裕、幸福、快乐的生活!


润友


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大省、资源大省,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特别是大庆油田,还是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但是,近年来,却一直处于人口流失的状态,确实令人担忧。

造成黑龙江人口流失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体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沿用国有体制和行政体制那一套,特别是老国有企业,没有能够进行机制体制改革。二是观念原因。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没有进入到市场化阶段。三是政策原因。这些年,无论是沿海开放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有不少政策,对东北,政策力度不够。四是管理原因。对腐败等问题没有形成有效打击态势,民心难以聚集。五是资源原因。过去的优势,由于开发快到尽头,资源出现枯竭,影响当地经济。六是环境原因。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留不住投资者,自然,也就留不住人了。

通过以上分析,也就不难发现,要想留住人,就很难了。所以,黑龙江如何才能留住人,尤其是人才,就必须在以上那些方面下功夫,改造环境,转变机制,改革体制,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谭浩俊


黑龙江人口流失是必然的,这些年整个东北经济都出现下滑趋势,国家针对这些也实施了振兴老东北经济的策略,使得经济才稍有起色,可是仅凭输血,不造血又谈何留住人,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呢,有一句顺囗流倒出黑龙江省基本的生活状况,那就是东北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快手。


黑龙江煤炭、林业、制造业等这些年始终困在沼泽之中,产业工人都面临着下岗、转岗、失业等困局,使经济受到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养家糊口的工人,只有背景离乡,另谋出路。每年春节一过,奔赴外省打工创业的人数以万计。真是让人心头一阵酸楚,就比如伊春吧,过去总人囗132万人,现在能有80万都不错了。各林业局的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居民楼和平房都空出了很多。面对困局,不知道黑龙江什么时候崛起,再振龙江雄风呢,我觉得穷则思变,黑龙江还有那么多优势,只要发挥好,龙江一定会崛起!


伊春美食美客


人口流失是正常现象,不光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也是一样,可以说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失是比较普遍的,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就业环境、生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发达地区要好得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东北经济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这些年表现突出一些。

东北人口流失表现在从北向南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具体的说就是生活在黑龙江、吉林的人大多往山海关以南流动,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

很多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都是南方,或者是省内的省会城市,不论就业情况如何,只要能挣口饭吃就都不愿意再回到原籍,等站稳脚跟之后,父母也随之迁移,现在很多村屯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房屋,留守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就求亲戚给照看。

由于东北的经济不发达,决定了工资水平较低,这是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教育、医疗水平的差异,就让更多人南迁了。

黑龙江、吉林是农业大省,以基本的粮食输出为主,粮食深加工还远没达到一定的规模,由于没有多元化的工业,剩余劳动力没办法消化,就业压力非常大,这是人口流失的另外一个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不起来,造成了市县一级的财政收入可能都不如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乡镇,供养的人口基本都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人员老化,又没到退休年龄,新增供养人口却又不断增加,更加加重了财政负担。

怎样防止人口流失,这是国家正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东北振兴还在路上,什么时候东北经济真的发展了,可能人口流失才能停止。


榆树钱77542826


人口流失是地域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黑龙江省过去就是人口流入的大省,曾经的闯关东人群出关来到黑龙江,建国后又是开发北大荒。那时候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员了,也是黑龙江最热闹的时候。工业学大庆,农业开发黑土地,林业采伐更是如火如荼。

数十年之后尘埃落定,林业禁伐转为植树护林,石油煤炭也近于匮乏,农业更是受外来农产品的冲击……工业上受寒冷环境影响限制着稳定发展,原字号产品输出。而此时原籍地经济发展加快,吸引了大批人员回流,然后就是在进一步吸引进一步返回故土。单单重回山东省的人数就相当多,与原来抓盲流的时候正好相反。

环境条件是一方面,其主要原因与政策有关。当时山东省下手比较早,政策宽松把招商引资做到位了,而黑龙江恰恰相反,存在着杀鸡取卵的事实。就拿当年村办砖场说吧,第一炉还没有烧成功,工商税务等部门就已经盯上肥肉打听生产量计算收益了。如此黑龙江是僧多粥少下手狠,山东是僧多粥更多有点就能饱。

人往高处走,水望低处流。越来越多的黑龙江人回关里发展,一年近乎赶上连年,收入的差距更加速黑龙江人口流失。特别是这两年农民种地几乎不挣钱了,迷失在农业生产中,外出打工的也逐年增加。

想改变这潮流不是简单的防止就解决的。就像治水一样要疏通,针对以上原因必须依靠国家采取扶持政策,保护东北绿色农产品,不能让外来的转基因产品欺虐主载品种,比如大豆玉米小麦。不要再让农民种粮发蒙卖粮寒心。粜米的故事情节不能再现。农产品深加工深化,减少原字号产品出去。

黑龙江林业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当年的林业大军消散,如何让这些人发展山林林下多种经营,提高生活水平是难题。

农林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黑龙江的工业重振计划。老工业基地如果重新焕发活力,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劳动力和农闲没有收入的问题,有了经济利益就没有了流出的趋势。

总之必须有好的经济杠杆平衡省内省外的收益差距,才能达到防止人口流失的目的。


赶着牛车逛街


黑龙江的人口流失,在网上看到这种新闻。这些年,人口的流动,比较频繁,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根据城镇化的需要来看,农村人口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水平,对农业的发展,不会有什么影响!

社会发展中,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与各地人群的交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今天,黑龙江的人口流失严重,明天,人口返流,其它地区的人口来到黑龙江也是可能的。


1143160127


我是社会工作者,这几十年来,我国地域人口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村向城市流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入,北方地区向东南方流入等。具体黑龙江的人口一直外流,根源在哪里?

在剖析黑龙江人口流失根源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吸引人口需要那些必要的条件,或者说怎么才能吸引到外来人口。


第一、这个地区是严格依法办事的地区还是以“人情”为主办事的地方?我想大家不约而同的喜欢依法办事的地区,而不喜欢以“人情”主导的社会。

第二、你喜欢公开透明的办事窗口,高效的办事效率还是喜欢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的衙门作风?我想没有几个人喜欢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作风散漫,。

第三,你是喜欢经济比较发达,企业充满活力,需求人员比较多的地区还是喜欢以国企为主企业缺乏竞争,人才需求不旺的地区?我想需求人员多,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才是人们的主选。

第四,你是喜欢一个年轻人比较多,活力比较大生机勃勃的城市,还是喜欢一个人口老龄化,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的省份?答案不说也会明了。



后面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就不再一一叙说,通过以上四条主要因素可以看出,黑龙江在吸引人才方面有优势吗?东北普遍具有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同经济发达的地方相比,办事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在南方比如浙江等一次就能办好的事情,到了黑龙江有些地方,好几个月也不一定办理完毕,办事效率低有关媒体是有报道。黑龙江的经济发展这几年也是不快的,企业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不畅。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比较严格,人口减少的比较快,老龄化问题严重。


这些年整个东北经济都出现下滑趋势, 黑龙江煤炭、林业、制造业等这些年始终困在沼泽之中,产业工人都面临着下岗、转岗、失业等困局,使经济受到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养家糊口的工人,只有背景离乡,另谋出路。每年春节一过,奔赴外省打工创业的人数以万计,真是让人心头一阵酸楚。


不忘初心匍匐前行


工资低,待遇差,消费高,房价贵。国企少进不去,私企工资低累死人。

作为本人曾去过几个城市也待了一段时间,简单做过对比!一个人无论生活在那里,普通生活必需基本相同!

例如(1)电费~相同

(2)电话费~南方比北方便宜

(3)网费~南方比北方便宜

(4)水费~大城市比县城便宜

(5)教育北方落后于南方

(6)医疗同样落后于南方,而且医疗费用高于南方

(7)黑龙江的衣服大部分都来自于南方,而且四级分明,每个季节都需要一身衣服。现在一件真的可以抗寒的羽绒服几乎1000多低于这个价格的几乎都不是真羽绒服,还有棉鞋,棉裤,棉帽,一家人换一季节几乎3000还得是指买应急穿戴的。

(8)取暖费按建筑面积每平方31元收取(县城一级根本不给报销)只有部分城市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给报销。

(9)黑龙江的车得冬夏两套轮胎,冬季没有车库冷车很费油而南方几乎一套胎,不用担心车搭不着火。

(10)黑龙江的汽柴油略贵于南方,而且都是乙醇汽油不耐烧。

(11)吃的方面的确比南方经济实惠,菜码大但是每餐饭菜酒水钱花的也多!

(12)5之家,我和爱人都在事业单位每月工资都是3000多,父母农民没有退休金,一个孩儿。这个工资在县城仅仅够用。

(13)黑龙江很多地方没有天然气,要么用电锅要么用煤气罐成本均高于燃气管道的。

本人只想到这些,说的不妥请您见谅。

所以,综上对比南方只有房价是高的,工资也同样高这边不止一倍,其余花销大致相同。而且出行方便,倘若我生活在大城市绝对不买车。孩子在大点,我们也会离开北方;太冷了,太黑了……看不到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