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外国人不会做,我们最在行

首先,笔者需要声明一点,就像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一样,也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国。不管是网上流言也好,诽谤也罢,都是为了我们的国更好而已。

中国提出以创新为驱动力有几年了吧,政策引导,政府帮扶,希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发展了这么些年有了些成果。

比如咱们的高铁技术,那可是总理用来撑场面的技术、中国核电技术、超高压输电技术、工业自动化。提起每一个都让国人竖起大拇指,感慨中国确实强大了,变得了不起了。

什么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外国人不会做,我们最在行

恰巧笔者有幸接触到一些所谓创新行业,对于其中的一些还是有所了解的,中国真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实现了制造到创造的转变了吗?

其实,并不是不想说太多,高铁技术是引进日本和德国技术,日本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高速铁路技术方案,德国更是从来就不认为高速列车是什么技术难题。核电技术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虽然有能力自主建造核电站,但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美国、法国手中,有些技术日本不提供技术支持,我们是别无选择的,这也是国人再怎么抵制日货,到最后日本淡然一笑的资本。

再说说自动化,自动化的核心PLC,国内有几个厂家能生产出性能超过西门子的控制设备,说多了都是眼泪。

为什么天天提创新,我们却越创越伤心,是什么扼杀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什么让世界公认最聪明的中国人沦为先进技术的实施者,而不是创造者?

什么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外国人不会做,我们最在行

回答问题前,我想说几个亲身见闻:

有机会去一个越南的工厂,工厂是中方投资建造的,为的是获得比中国更廉价的劳动力(此处省略一千字,不说大家也明白),同期调试的还有德国的电气工程师,因为本人隶属国企,自然有许多领导随项目来到现场。中国的领导们有自己单独的房间,环境优雅,还带淋雨卫生间,笔者作为工程师两个人一个房间住在越方提供的宿舍,而工人们只能挤在八人一间的宿舍里面。吃饭时候,领导有专门的房间,工程师和普通工人就在越方食堂。因为赶工期所以我们取消一切休假,包括周六周日和法定假日,加班费只能呵呵。而反观德国工程师们,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工人全部分配单人宿舍,期间越方提出宿舍不足,希望德方二人一间,遭到德方强烈反对,最后还是原计划每人一间。德方人员吃饭全部是统一标准,并没有因为是领导就提高档次,而且人家周六周日绝对不会工作,给多少钱都不干的那种。

什么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外国人不会做,我们最在行

后来,跟越方的人混熟了,闲谈中问一个越方小伙(越南很多人会中文),中国和德国哪个更好?小伙连犹豫都没犹豫的说德国,我问为什么,他说德国人活得像个人。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一个落后我们许多的国家的小伙子,不曾感谢出资帮他们建造工厂的中国人,却认为这些德国人更优秀,这是为什么?

什么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外国人不会做,我们最在行

在他们眼中,每一个德国人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有他们的时间,有尊严,而再看看我们呢?

那么回到文题,什么扼杀了国人的创造力呢?我们虽然打破了外表的封建,其实呢,我们内在的封建丝毫没有动摇,创造需要开放的土壤,公平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做人的尊严。

当自己辛辛苦苦创新成果,成了别人手中官场的筹码,谁还有心思去用在费力不讨好的创新上呢,还不如复制粘贴来得实实在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