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多部門聯合出擊規範冬棗銷售市場,確保冬棗質量安全

從八月中旬起,我縣冬棗開始進入銷售旺季,全縣40多萬畝冷棚冬棗開始集中大面積成熟上市,作為我縣最具特色和最有經濟效益的支柱型產業,保證大荔冬棗優良品質、維護大荔冬棗品牌形象對產業良性發展極為重要,為此,縣紅棗局聯合公安、質監、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在各冬棗主產鎮的密切配合下,上下聯動,重拳出擊,確保冬棗質量安全、市場穩定。

8月14日,在冬棗主產區安仁鎮冬棗銷售市場記者看到,這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前來銷售冬棗的棗農和收購冬棗的客商絡繹不絕,市場秩序一片井然。安仁鎮龍門村棗農劉跟朝的棗大小均勻,色澤紅黃相間,引起了許多客商的注意,僅僅兩三分鐘的時間就被一名客商收購,完成交易離開市場。劉跟朝告訴記者,安仁鎮鎮村幹部都非常注重宣傳冬棗質量安全宣傳,自己深知銷售標準,絕不會違規銷售。

素有"中國冬棗之鄉"之稱的安仁鎮栽植冬棗在8萬多畝,年產量在12萬噸,僅此一項人均增收在萬元以上。為確保冬棗市場安全有序,安仁鎮迅速出擊,嚴查重打,全力確保冬棗產業健康發展。

大荔縣多部門聯合出擊規範冬棗銷售市場,確保冬棗質量安全

在朝邑鎮記者看到,縣紅棗局、公安局、司法局、市場監管局、農業執法大隊、農檢中心等多家部門組成的冬棗市場治理執法巡查大隊在鎮政府的配合下,正對存在問題的冬棗進行處理,經過檢驗質量不合格的冬棗都將被全部就地銷燬。

大荔縣多部門聯合出擊規範冬棗銷售市場,確保冬棗質量安全

冬棗主要銷售季節,執法人員都會不定時、不定期突擊式深入全縣各冬棗交易市場重點查看冬棗是否存在摘青上市、是否有曬傷銷售等質量問題,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告誡經營者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不能損害冬棗品牌形象,破壞冬棗市場秩序。

今年,我縣冬棗品牌價值已超40億元,綠色、安全、優質一直是大荔冬棗暢銷市場的最大優勢,保證冬棗優良品質,維護冬棗品牌形象才能夠讓大荔冬棗這一富民產業持續良性發展,縣紅棗局等多部門在重點整治冬棗銷售市場的同時也呼籲號召廣大棗農保護冬棗品牌形象,人人有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