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你就会知道在感情上,为什么现在的人坏了就想换而不是修

看完后,你就会知道在感情上,为什么现在的人坏了就想换而不是修

现代社会与传统封建社会在婚姻制度上的区别在于选择的自主性。 传统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导致了零基础感情的婚姻普遍的产生,而这毋庸置疑的往往会造成婚后许多矛盾的产生。但其社会背景下的道德观念以及婚姻制度这两个不可抗力因素的存在,让所有婚姻中的当事人不得不从自身或者双方共同身上找问题想对策来稳固夫妻关系。尽管在传统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导致了可能很大一部分女性选择屈从和忍耐,但其社会背景的的确确为婚姻问题的和谐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底层劳苦大众的男女婚姻来说。换句话说,在一夫一妻制确立之后及离婚自由观念来到之前这一段时间,人们感情生活的幸福度最高。

看完后,你就会知道在感情上,为什么现在的人坏了就想换而不是修

我会下此断言,基于最近我对爱情如何产生以及什么是爱情的新的认识。我完全赞成弗洛姆先生的观点,即和谐长久的爱情关系,不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情绪感受,而是一种出于适当相处后做出的有意识的意志行为。爱情不是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他还与人的成熟度有关。

看完后,你就会知道在感情上,为什么现在的人坏了就想换而不是修

从以上阐述来看,“先结婚后恋爱”创建出和谐幸福的亲密关系也是有其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但如果现下,单单从这种角度出发而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难免有所冒失,这样几乎完全退回到了传统封建婚姻模式中去,且相比传统时代而言,其结局落败的可能性却要大得多。因为这种模式的成功要诀在于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必须都是成熟且懂得并愿意经营感情的人。可现代社会自由观念盛行,让生在自由之风下的时代儿们偏于片面的理解自由之意。在现代社会,基于社会道德观念以及婚姻制度的宽容或者说是进步,人们变得越来越倾向于对外要求,而忽视于自我完善。于是,在亲密关系遇到矛盾与冲突时,人们都开始把问题归结于对方,或者归结于双方的缘分,而很少再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因为此时,结束一段感情或关系的代价相比以前以及相比承认自我错误并改变来说已经变得太微不足道太容易可行了。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年纪大的人开始感慨:以前的人东西坏了想着怎么去修,而现在的人东西坏了想着去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