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下海賣空調,福掌控千億企業,他是如何創立了商業帝國?

書生下海賣空調,福掌控千億企業,他是如何創立了商業帝國?​ 1984年,鄧小平南下,明確提出了對外實行開放、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方針。

一時間,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這一年,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的一名學生也剛好畢業,他的名字叫做張近東。

張近東年幼時失去雙親,和哥哥姐姐相依為命。

畢業後,張近東本來應該被分配到學校成為一名教師,可他卻主動要求進入企業工作,於是他被分配到了南京市鼓樓區的一家國企豪威集團,成了一名文員,每個月的工資是55元8角。

1987年,全面改革開放,人們紛紛下海經商,張近東的大哥張桂平也做起了個體戶,於是他跟著哥哥張幹起了空調服務。

業餘時間的張近東就幫人安裝空調,或者賣點零件賺取差價。累是累點,可是比自己的死工資高出了不少。

那時的張近東沒想過什麼賺大錢,只是覺得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挺好。

直到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去上海,讓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當時張近東和朋友們在上海玩,進了一家咖啡館,想感受下“洋生活”,一拿到賬單,張近東很是驚訝,幾杯咖啡就要一百元,比他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出一半。

在回南京的火車上,張近東想到,自己也可以做這樣的咖啡館生意。

就這樣,他拿著自己積攢下來的錢,在南京開了第一家咖啡廳,叫做康乃馨咖啡廳。

2

張近東當時為了給咖啡廳購買空調,經朋友介紹認識了春蘭空調南京事務部的主任卞國良,卞主任給了張近東很大的優惠價格。

又一次,碰巧卞主任在康乃馨咖啡廳和別人談事情,張近東見到,直接給卞主任免了二百多元的單。

一來去,兩人就成了朋友。跟卞國良的結識讓他看到了空調市場的前景,恰巧那個時候春蘭空調對經銷商開放,張近東決心做空調生意。

當時張近東的手裡只有十萬元,鋪面的租金就要七萬元,幸好找到的空調鋪面正是他的老東家豪威集團,對方可以給他便宜一點。
書生下海賣空調,福掌控千億企業,他是如何創立了商業帝國?


圖為蘇寧交家電舊照

九月的南京炎熱似火,張近東認為在九月開業一定會有好的業績,可是因為裝修問題,拖到了十二月才開業。

店鋪的名字叫蘇寧交家電,蘇是江蘇省的簡稱,寧就是南京的簡稱,張近東當時只是希望能在南京把生意做好就可以了。

蘇寧交家電開業的第一天,南京飄起了雪花,當日,就有人買走了一臺立式空調。在南京寒冷的十二月,張近東看到了希望。

3

當春節過後,南京的天氣逐漸升溫,張近東的空調生意變得越來越好。可是,張近東當時只有十萬塊錢創業,一個空調的進價基本就是5000元,雖然生意好,但是資金週轉不開,其實自己的店裡常常是沒有貨的。

往往是客戶們給了錢,張近東告訴他們晚一點給您送過去,然後自己再拿著客戶的錢去找買空調。

雖然這樣同樣盈利,可是總是怕遇上找不到貨的情況。

所以在張近東有了足夠的週轉資金後,開始想要自己儲備空調。當時的蘇寧,只是一家小店鋪,而空調是季節性貨物,淡季生產的少,就算在空調旺季的時候,廠家也會優先把貨物提供給南京的大百貨公司,張近東為了儲備貨物想到了一個辦法。

在淡季的時候就向工廠訂貨,讓工廠拿著自己的訂貨款去生產,這樣到了旺季的時候,蘇寧不愁自己沒貨可賣。

雖然解決了貨源的問題,但因為不確定旺季到底是“熱夏”還是“涼夏”,每一次給工廠預付款的時候都像是一次賭博。

張近東在賣空調的那幾年,頂著巨大的壓力,比誰都關心天氣的趨勢,經常向一些專家去請教天氣如何。

4

1991年-1992年,蘇寧成為了春蘭空調全國最大的經銷商,即便在市場不景氣的1992年,蘇寧也在張近東的營銷策略下,通過讓利的方式實現盈利,整個1992年蘇寧的銷售額就高達1.07億元。

許多廠商開始對蘇寧這匹黑馬有所關注,紛紛向蘇寧投來橄欖枝,希望蘇寧代理自家的產品。

可那些老牌百貨公司也看到了蘇寧的崛起,蘇寧經常讓利,是空調市場的黑馬,也是分割了他們的蛋糕的人,他們當然不會想讓蘇寧做大。

於是八家南京的百貨公司開始聯合反擊蘇寧,殘酷的商業戰爭就在1993年的南京打響。

八大百貨公司動用了一切手段來和蘇寧競爭,壓力價格、報紙上訴苦、不許廠商給蘇寧代理權……張近東這邊又是聯繫供應商,又是設計報紙廣告,拼命抵抗住了八大百貨的壓力,爭取到了很多供貨商站在自己這邊。

最終,竟然是蘇寧一方獲得了勝利,蘇寧的銷售額漲到了3.02億元。

張近東回憶時說,是自己跟廠商合作的時候熱情有禮,非常厚道,在價格戰的時候,廠商們才站到了他這邊。
書生下海賣空調,福掌控千億企業,他是如何創立了商業帝國?

《揚子晚報》對這場商戰做了專題,還引起當時一番關於市場經濟的大討論。蘇寧也隨著這些媒體的報道,名氣越來越響。

5

1996年,空調市場供不應求,廠商們也開始紛紛轉型,開起了直營店,大家都想自己掌控銷售網絡。

一時間,和張近東合作的廠家們好像都成了他的競爭對手。

並且,當時蘇寧賣空調開始賠錢,曾經的供應商們也是礙於面子給蘇寧供貨。張近東決定將蘇寧從一個以批發為主的企業轉型成以零售為核心的企業,不再依賴供應商,而是依賴消費者。

1999年,南京淮海路的蘇寧電器大廈正式開業,大廈共有十八層,7層都是家電賣場。

第一天開業,客滿盈門,就有幾千萬的銷售額。

張近東馬上意識到,自己轉型的方向正確,然後開始加速開店。

2000年,張近東說“蘇寧要在3-5年的時間內,在全國開下1500家店,實現年銷售額”300-500億元。

“麥當勞1990年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店,到2000年結束,在國內才共有35家店鋪。

那時在中國搞連鎖,是非常前衛的事情。
書生下海賣空調,福掌控千億企業,他是如何創立了商業帝國?​ 前衛的行為都會引來質疑,不管是內部還是外界,都認為張近東這種做法非常冒進,但是張近東的態度是不容置疑的,說做就一定要進行下去。

但是內部意見非常不統一,連鎖店業務開展的並不順利。

張近東不斷反思,認為直營店和加盟店可以同時進行,這時候,蘇寧的店鋪才真正的開了起來。

2004年7月,蘇寧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張近東身價頓時暴漲。

6

2004年不僅是蘇寧成功上市的年份,這一年,國美電器的黃光裕已經登上了中國富豪榜的第二位,第一位是榮智健整個家族,可見黃光裕的電器事業有多麼成功。

這時的蘇寧,開始進軍國美的大本營北京地區。

截止到2004年年底,蘇寧在北京地區已經有了12家門店。

而黃光裕也開始向蘇寧的大本營南京發起進攻,對蘇寧的南京店鋪展開了貼身戰術,在蘇寧店鋪旁邊開店,買下南京各大報紙版面展開營銷,給市民發放優惠券,甚至將北京地區的高級經理全部調往南京,並搶走了蘇寧要收購的一些連鎖。
書生下海賣空調,福掌控千億企業,他是如何創立了商業帝國?​ 國美的出擊對蘇寧有不小的打擊,但張近東開始聰明的轉換路線,向外界表明自己不會跟國美死磕到底。

如果把當年的國美和蘇寧比作一場田徑的比賽者,蘇寧就是緊緊跟在國美身後的第二名,雖然國美是第一,但是在跑道上永遠不能把這個跟進者甩的很遠,更不能把他甩出局,而且你不知道他何時突然加速,超越你。

國美作為領跑者的壓力也是巨大的,否則黃光裕不會把北京的高級經理全部掉往南京。

張近東發表了不會跟國美死磕的言論之後,二者都有了喘息的機會,這個時候,黃光裕入獄。

當國美和蘇寧發表年報的時候,大家發現蘇寧已經超越了國美41億美元。

很多媒體說,蘇寧能超越國美是因為黃光裕入獄,但是張近東早就對黃光裕表明過:“如果蘇寧做不過國美,蘇寧白送你。”

事實也的確如此,蘇寧的體量是國美無法收購的,並且按照張近東的規劃和發展,蘇寧即使不拿到電器零售的頭把交椅也至少能和國美輪流做第一的位置。

在黃光裕入獄後,張近東並沒有趁人之危打擊國美,只是繼續發展蘇寧的業務。

7

2013年,張近東看到了互聯網商業的飛速發展, 馬上將蘇寧的業務擴展到互聯網,並將“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雲商”,這是蘇寧的又一次轉型。

用戶在蘇寧易購下單了商品之後如果蘇寧的實體店有貨,就會馬上送貨上門,因此,曾經的蘇寧門店又充當了蘇寧易購的倉儲角色,大大節約了成本。

但面對強大的互聯網公司京東和淘寶,蘇寧為了能在電子商務中立足,持續和京東、淘寶展開價格戰。

張近東說真正的零售O2O模式,線上線下任何一條腿都不能少,尤其是線下。於是,面對競爭激烈的雙十一,在京東和淘寶面對著巨大的物流壓力時,蘇寧憑藉著自己的門店送貨優勢和門店自提優勢,在價格戰中獨樹一幟。
書生下海賣空調,福掌控千億企業,他是如何創立了商業帝國?​ 2015年,蘇寧開始牽手阿里,阿里成為蘇寧的第二大股東,蘇寧也認購了阿里的股份,同時,蘇寧也開始和萬達展開合作。

2017年,蘇寧終於進入是世界五百強的名單,這是張近東一直以來的願望,同時,蘇寧也成為了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中的第二名,總營收是4129.5億元。

2018年,“蘇寧雲商集團”將更名為蘇寧的線上品牌“蘇寧易購集團”。我們可以發現,張近東準備在新零售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從1990年到2018年,張近東一步一個腳印在商場上走了近30年。

如今的他,同時還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等職務,是一名極其出色的民營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