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最怕遇到这种不辞而别

七月份的最后一天早上五点钟左右,迷迷糊糊的从梦中惊醒。脑海里浮现出来一个客户在搬离的场景。我回想了一下近期比较危险的逾期货款中就有这么一家,于是赶紧洗漱好,冲冲就走出了家门。因为感冒严重的缘故,也没敢开车就搭乘公交车经三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原来珍珠棉包装厂区已经搬迁,换了新的租户。当眼前出现的这一幕时,跟我7月2号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已经人去楼空。

做生意,最怕遇到这种不辞而别

我在周围寻找他的邻居询问搬迁去处。 可是终究是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都说不知道。正愁的发慌的时候,一个看大门的老头告诉我他的电话号码。这个号码我可能是拨了千百遍,总是无人接听的。之后又通过房东,通过收电费的,通过快递员等等询问情况,可得到的回复都是说不知道。于是我冷静下来,在门卫室坐着。 听大爷讲述他的搬迁过程。说是合同到期7月12号左右就搬离了。这期间也有很多人都来找过,都没有找到。大爷并告诉我一个信息就是:他的车牌号码,可大爷年数大了,车牌号码又记不全,只跟我说他的小车经常拉着一车货进来进去,在工业园区里面也是很显眼的。只有这么一个大致的方位我真的是心凉了。

就两天前我还在跟他们通电话,但是并没有告知他们的搬迁动向,而今天早上六点半打电话都无人接听。 凭多年销售的经验,这个货款可能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成为呆坏账。冷静之后,我在我的朋友圈儿里面找到了在上海开厂她妹妹的电话,可是一句他的事情我不知道,我也找不到他。在老大爷的回想中说这个工业园里面有一家他的客户,把我又带到那个客户那边。可是在他客户那边得到的信息是这个工厂经营肯定是有问题,我们离得这么近,可是货都交不出来。经过一轮寻找之后又回到门卫室,就想想该怎么样找到这个人,找到他现在的搬迁地址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在手机里来回翻找,回想着这个人跟我客户群中所熟悉的人群中的信息。 忽然看到飞的电话,于是我拨了过去询问他的工厂失火之后的经营状况,顺便问起是否知道客户的信息。

一句:“你在哪儿?”。

“我就在铭传路。”

“你过来吧,我告诉你。”

一刹那间看到了希望,于是我快匆匆的就走了过去。 见到飞他正在车间里打样品,是我说我去他办公室坐着等他,先去喝点茶。约五分钟之后飞来到办公室,跟我东拉西扯就是没有说到客户的信息。我说:我很着急,我早上六点钟就过来在找,已经找了一大圈了,现在都11点了还没有找到信息。如果你知道,你就先给我吧,下次过来给您好好聊天,我真的是聊不下去了,我一定要先找到他。确认客户现在经营是正常的,我才能放心。

做生意,最怕遇到这种不辞而别

飞说“你那一点点钱还那么急,你知道他欠我多少钱吗? 他那个厂我去过,只是换了一种经营模式,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先把定位微信发给你,过去看看吧。”就这样,我得到了准确的位置,用滴滴打车十五分钟后到达目的地。

经过多次询问,终于来到了他们新租的厂房地区。走进厂房时看见老板娘和她女儿正在一堆材料里面工作。找到他们,我心就静下来了。

看到仓库还有我们30包产品没有用,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不行的话我可以把货拉走减少损失。4月份发过来的一吨货只用了十来包,应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们的资金和他们的订单受到了影响。

放下所有成见,交心的和老板娘沟通起来。我说:他四月份说发这吨货的时候,其实我是犹豫的,但是跟老板认识将近有十来年了,对此人品还是觉得可靠的才发货的。当年在上海我们就认识的,后来到合肥来发展,从起初的麦威到大杨,再到南岗,最后2016年办厂这都是知道的,但是我们在一个圈子里面混,你们这样没有做任何通知,就不告而别是不对的。在外人看来这就是跑路。外债终归是要还的,得到大家的谅解可以支持,你们可能接到一个订单,这个厂就又活了。但目前这种做法不太好。

老板娘用最近搬厂忙着搬迁的话来搪塞这些行为。等了一会儿之后,老板娘用电话呼来老板。过了三分钟之后,老板出现到了我的面前。我提出了方案:今天要么把钱付给我们公司,要么我把这个我给货带走,你把用掉的货款支付给我们公司。老板是一个胖嘟嘟的中年男士。我之所以这么提,是想看看他后期的发展和看他怎么回复。老板讲述了开厂到现在受到的挫折,说从今年从开年到现在整体环境就不太好。主要外面压的资金收不回来。现金流比较紧张,才出现拖欠供应商货款。下一步准备做再生料,这样呢就可以收回一些现金流。这个厂是我们现在大半辈子的心血,再怎么难我们俩都会撑下去的。我回头一看,他的车都已经换成大众的了。车间还停了一辆三轮车,估计是后面准备拉货,送货的。

做生意,最怕遇到这种不辞而别

了解到他们更换厂房,后期发展等等拖欠货款的原因之后。我真诚且坚定的说道:从08年到现在在这个行业也经历了十多年的一个周期,珍珠棉深加工他是极容易让人爆发的一个产业。你们都到了中晚年的岁数,安徽有多少企业好做,多少企业信誉差,你们都很清楚。你们刚刚搬过来就是新厂新气息,在这个时候我们拉走是不太合适的。所以刚刚说拉货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我把货拿走了您现在在行业里面的境遇谁又会再把货先给你呢?所以您说一个付款计划吧,什么时候付多少钱,咱们来慢慢付款。这也算是我们这十多年的一个交情吧。随后协定本周五前先付款部分,如果有承兑到账就先付出来。

就昨天这一事件,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一点半才结束,这样了解了一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我的决定和决策不知道是不是对的。回到中部来做生意之后不能像沿海和上海地区那边可以非常果断,武断地去做一些事情。客户都是之前在沿海地区工厂做高管,自己回乡创业。在这里用迂回,柔肠来处理非极端事件是另一种处世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