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玉泉万家顺综合市场正式闭市

7月31日18点整,位于卢沟桥乡张仪村的北京玉泉万家顺综合市场正式闭市。这个至今经营了近10年,高峰时期拥有商户500余家,年收入上亿元的建材零售批发市场终于稳定有序地完成疏解任务,顺利退出了历史舞台。

“蚂蚁啃骨头” 商户逐个谈

“今天谈了几家?我这边又谈好了一家,今天下午就搬。”7月末的“桑拿天”,市场里的疏解工作组成员一见面总是问上这么一句,然后大家相视一笑,继续走进下一家商户。

玉泉万家顺综合市场于2018年纳入疏解关停任务,定于7月31日正式闭市,但由于商户诉求和市场面对的实际问题,疏解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面对这一难题,卢沟桥乡党委、乡政府及时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乡党委书记李春生主持召开专项工作协调会,乡政府领导、乡村相关负责人积极投身一线。乡城指中心、综治办、城管科、安全科、信访办等部门联合卢沟桥派出所、消防支队全员出动,细分6个工作组、2个谈话组、1个应急组,以及帮搬组、签约组等职能小组,形成执法权交叉、行动力互补的综合疏解力量。

7月28日,各小组分区包片入驻市场,逐一对商户宣传政策、登记诉求、解决问题。面对商户不理解等种种困难,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商户提出的问题,耐心讲解疏解形势和政策方针。经过一上午顾不上汗水浸透衣衫的努力,工作组完成了200多户商户的整体走访。中午,大家坐着小椅子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汇总目前发现的主要问题、部署下午的具体工作。

就这样拼着一股“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工作组连续几天在市场内与商户进行沟通,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工作组逐渐发现许多商户主要是因为与市场方没有达成统一的补偿意见,从而不愿搬离。对此,工作组协调市场方与商户进行面对面沟通,不断在政策内维护商户的合理诉求,最终促成了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也逐步获得了商户的理解和支持。已经签字的商户都说,“本来想拖一天是一天,看有没有更好的政策,但看他们太辛苦了,这几天衣服就没见晾干过,一遍遍地跟我讲政策、说道理、谈补偿,最后还帮着我们跟市场那边争取更好的补偿结果。得了,疏解是北京市大势,咱也不能拖了后腿不是。”

敢于“钉钉子” 困难我帮忙

“大哥,您这搬的怎么样了?要我们几个帮忙吗?”“不用不用,我这差不多了,你们歇会吧,等我忙完了你们过来喝口水啊!”“好嘞,您先忙着,我们去前边那家看看。”在市场里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疏解工作组的人员看见谁家有什么难处都主动去帮忙,与商户交谈仿佛是朋友间的唠家常,这与工作组几天来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刚进驻市场的时候,工作组逐户进行走访宣传,发现有些商户已经做好了按期搬离的准备,但大批积压的货物成了商户们面对的普遍难题。“我在北京奋斗了十年,就赚下了这两库房的货,我怎么办啊?”“您别着急,有我们呢!”面对商户的实际困难,工作人员一方面安抚商户情绪,明确告知会给大家一周左右的搬离时间,不要着急。另一方面,各小组及时召开协调沟通会,明确困难商户数量、统计需搬离的货物,联系搬家公司和能够调动的人力、车辆,并建立起详细的工作台账,合理安排搬离时间,在确保商户满意、货物安全、秩序稳定的情况下有序帮助商户搬离。同时,哪家有什么大事小情工作人员都及时去了解情况、提供帮助,就这样一来二去,大家逐渐熟络起来,也相互理解了对方的不容易。

7月31日18点,北京玉泉万家顺综合市场正式关停。自7月28日9点专项工作组入驻至正式关停,历时仅4天,市场200余家商户基本完成整体签字撤离。从赢得商户理解到与商户成为朋友,疏解工作组每一天的付出、每一滴汗水都获得了理解和回报,每个人都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为北京市疏整促工作而行动,为人民群众合理诉求而努力。期间,卢沟桥乡共投入一线及相关工作人员近千人次,切实保障了市场疏解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商户撤离平稳有序。乡党委书记李春生表示,“这场疏解战充分体现了卢沟桥乡党员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先锋力。下一步,卢沟桥乡将切实学习贯彻落实区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疏整促及各项工作力度,全乡各级党员干部持续发扬‘蚂蚁啃骨头’和‘钉钉子’的精神,敢担当、善作为,坚定有序平稳地完成全年疏整促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