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小程序大戰終於開打 生活服務或是主戰場

微信的小程序全面開放將近一年了,阿里姍姍來遲卻還是沒有缺席,微信與支付寶的戰火在小程序領域繼續蔓延。支付寶在上週全面開放了小程序,“小程序收藏”添加成為首屏默認應用。

微信似乎還沒有形成小程序生態的壁壘,阿里在正面出擊的同時是否存在優勢?以後小程序將形成怎樣的格局?

阿里騰訊小程序大戰終於開打 生活服務或是主戰場

小程序是大勢所趨 微信搶先建立起完善生態

對於大眾來說,微信是把小程序推向移動互聯網舞臺焦點的重要推手。在微信之前或之後,都有人在嘗試將這樣一種APP的輕量版普及開來。

無論是做系統的谷歌、微軟,還是做手機的小米、華為,或是和騰訊在同一領域的阿里巴巴、百度。谷歌在2015年就推出了PWA(漸進式網頁應用),2017年獲得微軟的大力支持,國內的微博和餓了麼已經支持PWA。之後,國內9家手機廠商推出快應用,支付寶和百度也推出了小程序。

目前來說,在國內最成功的是微信,但追求輕量化APP或者說小程序確實是各領域的科技公司都相當支持的。對於用戶而言,小程序不用下載,在體驗上也比瀏覽器好得多。開發者則避免了系統和設備的適配問題,還能減輕硬件的負擔。

有這樣的好處,眾多應用APP更容易被小程序取代,小程序的壯大也是大勢所趨。

微信相比國內的PWA來說,影響力更大,並且對國情的適應也更好(有些應用沒有網頁版本,國內有良好體驗的PWA應用寥寥無幾)。快應用和其他平臺的小程序又來得比較晚,現在小程序幾乎成為微信小程序的代名詞,微信小程序內部也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體系。

微信公開課在7月11日公佈,已上線小程序超過100萬個,有150萬開發者加入,每日人均打開小程序次數為4次。目前App Store應用總數約200萬以上,Google Play應用總數360萬左右,微信小程序儼然已經自成一系,成為大型應用市場和分發渠道。

這些數據證明了微信的小程序風口說。根據QuestMobile報告顯示,2018年6月微信小程序日活用戶達1.4億左右,滲透率達43.9%。小程序讓拼多多上市,小遊戲《海盜來了》月流水過億,微信做起來的這塊市場,怎能不讓人眼紅?

老對手微信在小程序上風生水起,支付寶不能不趕緊加快入場的速度。過去支付寶小程序的公測由於開放程度有限,一直以來只能算是一個工具,難以滿足支付寶的訴求。現在終於全量開放了,那支付寶的全量開放到底是在訴求些什麼?

小程序的好處是原因之一 但阿里的初衷在於抵禦微信

構建小程序生態有很多好處,真正能夠讓支付寶下定決心的,還是與微信的競爭。支付寶的訴求就是再造一個小程序生態,和微信小程序分庭抗禮,保護自己的電商和支付業務。當然,其他方面的好處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會給阿里帶來額外的收穫。

(1)小程序生態具有強大能量 提升阿里各方面的話語權

小程序最主要的優點就是輕量級,使用方便,推廣起來也易於被接受。相比之下,讓用戶安裝一個原生APP就要困難得多。小程序登陸了支付寶,便在支付寶生態的控制之中,小程序只能用阿里賬號體系登陸,用支付寶進行支付。

阿里系APP也確實需要小程序的渠道,有一些應用例如蝦米音樂,本身市場份額並不高,也不可能上線微信,有了支付寶小程序也就有了獲取用戶的機會。如果淘寶、天貓也出小程序當然對一些用戶來說是最好的,這些APP內容多、加載慢、佔用空間大,對配置不高的手機造成很大負擔。

小程序的發展對APP的活躍表現會有明顯的消極作用,反過來也就會對小程序平臺有積極作用。原本分散在各個APP上的流量,就會聚合到支付寶。支付寶獲得了流量,也獲得了分發權。

(2)抵禦微信是第一要務 與騰訊抗衡是戰略訴求

除了小程序實實在在的好處之外,對微信的戰略抵禦,才是吸引支付寶去進行小程序建設的初衷。

阿里騰訊小程序大戰終於開打 生活服務或是主戰場

小程序帶火了拼多多、享物說,改善了京東、轉轉的購物體驗,顯然衝擊了阿里電商的市場份額。京東和拼多多從不同層次上滿足消費者需求,長尾小程序則可以滿足大家的個性化需求,物質品類的豐富讓淘寶、天貓的重要性變低,再加上社交優勢,確實可以與阿里系搏一搏。

除了電商受到影響,與電商僅僅捆綁的支付寶也會被搶佔市場份額。微信小程序裡的電商、生活服務以及遊戲都在壯大微信支付。阿里就算不會去扶持新的電商,也不能放任支付場景的控制權削弱。

支付寶推出小程序還可以避免本屬於自己這一系的流量流失到微信去。目前,屬於阿里系的微博、優酷都有微信小程序版本。面對本就臃腫的APP,可能會有不少用戶選擇小程序版本。如果支付寶開放了小程序,憑藉賬號體系的優勢,還是能把用戶拉回阿里系的。

再加上風口的風不會一直刮,還不入局,市場完全定型了就更難打進來了。時間緊迫,要對抗微信,佈局小程序越快越好。

阿里騰訊小程序戰爭開打 生活服務是長期鏖戰的領域

當然,現在的支付寶行動再快也得面臨這樣一個現實:微信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全面開放了。

(1)先來後到 微信已經聚攏了一批用戶

微信很早就開始搭建這樣一個開放平臺的意義現在開始顯現出來了。現在支付寶開始發力小程序,雖然大部分沒站隊的開發者還是會兩個平臺都上線(也可能有少數開發者囿於開發成本放棄在支付寶上線),但在微信和支付寶有相同的小程序時,用戶留在微信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微信小程序的用戶習慣已經養成,而且過去一直自動用微信賬號登陸,用戶不一定願意轉移到支付寶。看來,微信的先發優勢還是比較大的。

(2)微信進入電商 支付寶也可以做遊戲

阿里的老對手和新電商通過微信小程序搶走了電商市場的一些份額,這已經是既成事實。單純在電商領域的競爭,主要靠淘寶、天貓把握市場,適時推出消費者需要的服務等等。阿里的弱勢在於社交性不足和流量焦慮,想解決並不容易。

其實支付寶上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關係鏈,既然用戶可以在Steam和網易遊戲上為了和朋友玩遊戲不厭其煩問ID添加好友,阿里不妨也試試用小遊戲打開這扇門。

先不說微信小程序中小遊戲的表現多麼亮眼,就說小遊戲,肯定是增加用戶時長的好辦法。小遊戲比遊戲APP好在完全在小程序體系之中,要想轉化為支付寶的時長和流量會更容易。用戶時長上去了,社交才有希望,其他小程序也更能被帶活。

遊戲也是支付的重要場景,此前支付寶在遊戲支付的存在感沒那麼高,就是因為遊戲主要是在騰訊手裡。現在阿里有正版授權的《旅行青蛙》,發行過起訴了微信小遊戲《海盜來了》的《豬來了》,做遊戲的難度不會太大。

阿里騰訊小程序大戰終於開打 生活服務或是主戰場

(3)生活服務是必爭之地 騰訊阿里會打一場持久戰

微信與支付寶的小程序競爭最後都會落到生活服務上來。首先,生活服務偏工具型應用,對賬號養成的影響較小,除了部分收取押金的應用外,用戶難以被綁定,也就是說雙方都存在從對方手裡搶奪用戶的機會。

其次,生活服務涉及到支付場景和線下場景,對支付寶和微信意義都很大,誰也不會把它拱手讓人。

所以這場戰鬥必打,而且打得久。生活服務涉及範圍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生活服務領域本身也風起雲湧,新技術的出現也會把戰線拉長。

支付寶相對來說比較強調生活服務,對相關的線下佈局也非常積極。微信小程序品類更全更多,生活服務的重要性沒那麼高,再加上還沒有完善的徵信服務,微信在生活服務方面沒有支付寶有優勢。

如果支付寶能用遊戲叩開用戶時長和社交的大門,與微信的分庭抗禮也未必不可為。未來兩個平臺除了處於競爭狀態之外,還會不斷加深自己的細分特色。目前看來,支付寶小程序難以像微信一樣釋放出巨大能量,但在生活服務方面會有不俗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