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哈佛学生每天只睡三小时?不存在,真正的学霸对人生有掌控感

最近,一位名叫约翰·菲什(John Fish)的哈佛学生在社交网络上火了,他用视频记录下了自己在哈佛的一天。在视频中,他分享了自己一天的计划,上课、写作业、看书、冥想、健身等一个都不落,并严格执行。而当自己觉得累了,需要休息的时候,竟然选择了做线性代数。这样会规划、超自律的学霸,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传闻哈佛学生每天只睡三小时?不存在,真正的学霸对人生有掌控感

学霸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不仅拿到了GPA4.0的好成绩,而且坚持一个星期看完一本书,保证一天睡9个小时!他平常喜欢录一些视频,与大家分享他在哈佛的学习、生活,目前在YouTube上有27万名粉丝,已经是一名“网红”了。

这些视不仅仅是记录一些日常,更重要的是总结自己的思考。从这些视频中,我们能看到优秀的人是如何让自己保持进步的,他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做到最好,并且坚持记录和反思。

关于学习霸分享了这些“真经”

如何进入哈佛讲述了自己从年级发现自己很擅长田径,因而坚持训练。同时,他开始着力提高成绩。此外,他将课外活动的重点放在了科技项目上,会参加一些相关会议和活动

他在学业、跑步和科三个方面保持专注,不仅

SAT成绩取得了1540分,也获得了国家级科技项目的银奖,还在田径赛场上有所收获。最终,他以田径特长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以运动员的身份在哈佛计算机系学习。所以,在申请美国名校时,一定有自己深入钻研的领域,不一定要参加太多的活动,而是要保证高质量。

学习的原则

适宜的学习

学习25,休息5分钟

记录每天的生活并反思

暂时退出社交网络

利用零碎时间阅读

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

制定优先级

传闻哈佛学生每天只睡三小时?不存在,真正的学霸对人生有掌控感

如何应对考试

考试心态

永远把当作游戏,想象自己这一整年所付出的努力,与学习做的斗争,将考试看作是所有努力都得到回报的时刻,以及展示自己能力的时刻。

知识点索引

认真翻一遍课堂笔记(先,你得有笔记。)然后把关键概念找出来,列在知识点索引上,尽量把它精简到正反面一两页纸的容量。接下来,假装自己是老师,试着把所有知识点从头到尾解释一遍,因为真正掌握某种东西的最好证明就是你能把它解释给别人听

做练习题

当掌握了知识点之后,可以在上找这门课的真题做练习,熟悉老师的出题类型。

照顾好你自己

吃好睡好,做一些锻炼,证自己处于一个好状态。

如何过上更有意义的人生?

程序员也要懂人知识

在他的日程表中,我看到他学习瑞典语。对此,他解释说,学校的意义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仅仅成为一个更好的程序员不一定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生活远比这复杂得多。当然,这也是哈佛作为人文院校的一个特点。

他还喜欢写文章。比如,当读到《心流》这本书,他便思考可以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写一篇文章,将《心流》的理论应用到教育体系中,学校应该是一段令人享受的经历,应该是有趣的,他认为可以通过书中的方法使学习变得有趣

学霸的烦恼

顺利在哈佛学习一年并获得GPA 40这样的优秀成绩之后,他有些不开心,感到迷茫。他录了一个视频,名为why my 4.0 at Harvard was a failure(为什么在哈佛拿到4.0的GPA是一种失败)。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一直以来的生活,只是完成别人给出的任务,学习只是为了考试,看书只是为了写作业。一旦完成任务,就会缺乏学习动力。

于是他决定利用琐碎的时间读书,一周读一本,还专录制视频介绍了开始大量读书之后自己的积极改变。

如何找到自己的激情

菲什认为,找到自己激情的方法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大量以技能为基础的活动中(Fully engaging yourself into a variety of skill-based activities)。

首先,你要意识到这个过程会面临失败,如果因为对失败的惧而放弃尝试的机会,那你就找不到自己的热情所在。

其次,你也不需要担心别人怎么看你,这会阻碍你全身心投,你就无法确认做这件事时自己的感觉。

最后,列出清单,

找出那些自己花费大量时间的活动,这些活动以技能为基础、有意义、能带来自我提升的活动,它们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热情所在。

自律的背后是这些技巧

传闻哈佛学生每天只睡三小时?不存在,真正的学霸对人生有掌控感

如何培养好习惯

菲什认为改变习惯的一方法,其实是改变你的。

在过渡时期,我们的行为容易受到影响,只要环境有所改变,你可能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需要有所改变,这可以用来帮助自己培养好习惯。

为了改变环境,他把自己的房间区分出不同的功能,进行一些调整。床只用睡觉,如果在床上读书、写东西,大脑就会被搞糊涂,从而影响睡眠。桌子仅仅用来学习、工作,保证自己不被琐碎的事物干扰。

他还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创作的地方,用来阅读、写作,那么就开辟一个安且舒适的小角落。通过改变环境,他在做每一件事时更投入,效率也更高。

如何戒掉手机

在讲述自己戒手机的过程中,他明白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科技的系,要把社交媒体当作一种积极的资源和工具,但同时给自己安静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他使用了几个策略:

限制软件的使用,有专门的APP,可以在特定时间内限制使用某些软件的使用

限制社交时长,每天花一个小时来专门处理这类事物,如果一个小时没处理完,就说明这件事不重要;

在必要的时候关机;与软件的算法做斗争,只看自己订阅的内容,不去看推荐的内容;做计划,当严格执行计划的时候,你没有时间玩手机。

最终,我们看到了现在的他,成绩好、自律、爱读书、爱反思、坚持个人创作,内容恰恰是一个年轻人对自我成长的探索,其中也有焦虑和迷茫,但在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并保持专注之后,他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有意义,还变得更快乐。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及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