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照2020年空气质量要达到二级标准!

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是山东版的“三年行动计划”,也从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用地机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山东全省PM2.5年均浓度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改善目标,力争比2015年改善35%,新增2个或以上设区的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青岛、日照“气质”三年达国家二级标准

《方案》提到的总体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1.所有空气质量指标均列出2015年数据与国家考核指标进行衔接。

2.SO2年均浓度达到一级标准的市,改善幅度不作明确要求,波动幅度不能超过一级标准限值。(此类情况在表中用“—”表示)

3.NO2年均浓度应达到二级标准,已达到二级标准的需持续改善;其中年均值小于30μg/m3的市,年均反弹幅度不超过10%(此类情况在表中用“—”表示)。

4.青岛、日照市PM2.5和PM10年均浓度到2020年要达到二级标准。

5.2017年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削减比例未达到50%的,要达到50%及以上,已达到50%的持续改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市2020年比2017年重污染天数不反弹

(此类情况在表中用“—”表示)。

6.空气质量良好率以国控站点为统计依据,其他数据以省控及以上站点为统计依据。

7.所有空气质量指标年均改善率均是以2017年指标为基准值,以2020年(即比2013年实际值下降50%)为目标值测算的数据。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达160座以上

在移动污染源中,柴油车污染排放量高,数据显示,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3.6%,颗粒物占到总量的99%以上。柴油货车排气污染是当前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此前山东省环保厅发布的数据,山东公路运输量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过境车辆污染物排放影响也很大。

在此次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中,强化移动污染源治理占到了很大篇幅,从新车源头管控,到淘汰老旧柴油车,再到油品升级,建设“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包括船舶、码头管理等。

2019年7月1日起,全省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7个传输通道城市提前实施。全省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汽车。

自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停止执行普通柴油标准,停止销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2018年年底前全部淘汰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车辆。

同时,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上,强调大幅减少公路货物运输量,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加强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网络建设。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普通国省道沿线充电站(桩)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城际快充网络。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达160座以上。

2018年年底前,全省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20年采暖季前,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

煤炭消费总量压减10%左右

前不久,山东已经制定出台了《山东省2018—2020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确定了全省和各市2018-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根据这个《方案》,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36834万吨以内。同时,结合各市煤炭消费占比情况、煤炭消费压减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对煤炭的依赖程度、绿色发展水平以及空气环境质量等因素,将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17市,确保完成“十三五”期间山东煤炭消费总量压减10%左右的任务。

压减煤炭,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的燃煤机组,另一方面强力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燃煤锅炉淘汰后,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采暖。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冬季采暖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推进全省散煤治理。

去年,“气代煤”工程持续推进,一度引发了“气荒”。在《方案》中,则提出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储气设施建设步伐。实施气化山东工程,除偏远山区、海岛外,基本实现全省天然气“镇镇通”。

对于这件事您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