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这些政策为你解忧~

大学新生,这些政策为你解忧~

大学新生,这些政策为你解忧~

又是一年发榜时,又到一年入学季。

每当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已被高校录取,却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为学费犯愁的考生。

其实,贫困家庭的考生并不需要为大学学费担忧。国家已有一整套完善的政策,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十多项资助措施

保证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十二年苦读磨一剑,春华秋实。仗剑走天涯的少年豪气,可能让你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无所畏惧,但早已懂事的你,也许会担心上大学会给父母增添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负担。这封信想给懂事的你再划一划‘重点’,理一理‘解题思路’。”这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中,充满温度的文字。

信中还写道:“当前,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以及校内各种奖助补等在内的十多项资助措施,决不会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具体解题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

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三不愁’。”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入学前不用愁”,是指贷款办在家门口。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新生可以向当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大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都由国家负担。此外,中西部20余个省区市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还可以申请新生入学资助,解决路费和入校后的短期生活费问题。

所谓“入学时不用愁”,是指当新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会看到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若需要帮助,可以根据要求如实填写调查表,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原就读高中任何一家单位核实盖章。如果没来得及办理助学贷款,或没筹够上学费用,报到时可凭此表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直接报到入学,缓交学费和住宿费。

所谓“入学后不用愁”,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学校资助部门将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并依此确定资助措施。

如,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解决临时性困难,以临时困难补助等为主。如果新生想提高综合能力,并贴补生活支出,可以申请勤工助学;如果学业优异、表现突出,还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校内设立的各类奖学金。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帮助贫困学子扫清第一道难关

所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含预科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向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读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作为重要的资助形式,多年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许多家庭困难的学子在走入高校大门前就切实解决了后顾之忧。不久前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区域开发局专门在长沙召开了2018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启动会,明确要求“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务必牢固树立一个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应贷尽贷;紧紧锁住一个目标——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资助网络已覆盖

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各教育阶段

记者了解到,如今,一张包括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级政府、各高校以及整个社会在内的资助网络已经搭建,覆盖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本专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在内的各教育阶段。而为了更好地开展资助工作,各地各校也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尝试。

各地各高校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警惕各种“校园贷”“套路贷”“回租贷”等,警惕各种打着奖助学金旗号的诈骗行为。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上骗子的当。有困难,找教育部门、找资助中心、找学校;拿不准,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提醒广大新生。(来源:人民日报)

监制:郝彦晖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