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何理解「買電腦不能去實體店」的慘痛經歷?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何理解“買電腦不能去實體店”的慘痛經歷?

2013年,去單位指定的電腦店配一臺辦公用電腦,進門之後看老闆和平時認識的一些熟人不在,就找店裡的裝機小弟說我是某某單位的,要裝套機子,那個小弟很興奮,說給你寫一份配機單。

然後假裝在電腦上打開啥xx年xx月xx日硬件價格表。這時候我就知道這傢伙是在欺負我不懂電腦____你配機不問價位和用處的?

過了七八分鐘,寫了個單子出來,具體的記不太清了,就記得給我配的是兩條ddr2的內存,對你們沒看錯,2013年,給我配ddr2 800的內存。倆4g,一條還要800,沒錯,說那個前面是容量,後面是價格,我就問為啥要兩條,他說雙通道,跑得快。

那時候我就有點火了,好嘛,當我小白來坑了,配了個630顯卡1000+,其它的不不是主流配置不說,和內存一樣,是隔代的低端貨,後面寫了個總價近5000,邊解釋說:這個是按店裡的進貨價給你的,你們單位的還要10%的發票錢,幫你配機不收錢了,這套辦公絕對不卡的。很好用的。

那時候正好也無聊,就想逗逗這貨:你配機這麼快,是誰教你的啊?

那傢伙有點得意忘形:自己學的,我配的很多時候都會被老闆說性價比特別高。叫我少幫別人配機子,店裡不好賺。

我:呃,那這個配置很好咯?

小弟:其它家絕對沒有這價格。(的確,其他家都不會拿你這傻貨出來招呼客人)

我就多問了一句:我看現在內存都是ddr3了,你怎麼還用ddr2啊?

小弟開始有點懷疑,但畢竟利令智昏:是啊,那個ddr3很貴,性價比不高。

我:好的,你配機單給我吧,等下你就按這個給我配吧

小弟一臉抑制不住的興奮:好好好,等老闆來就給你配。然後給老闆打電話,期間各種催促,說這個單子很重要(畢竟小白太少,特別又是個這麼個小白來給單位配電腦)人就走了啥的。

通過他的對話我基本上也能瞭解到老闆是怎麼指示他的:叫他穩住我,介紹我買些其它的一些外設配件等等,然後就看他殷勤地開始介紹一些usb的小東西,一問價格,基本也是正常情況下的4-5倍。

小弟:反正你是單位配的嘛,這些東西以後會用的上的。

我:沒事,其它東西以後會統一採購的,現在先不買。

那時候看他的眼睛立馬就亮了起來:到時候你找我,我進貨價幫你拿啊。

這時候他老闆回來了,由於我是背對門口,老闆也沒看出我,就那小弟很歡樂地和老闆說:就是他了就是他了。

等到我回過頭來看老闆,第一次看到什麼叫做笑容逐漸凝固。。。:你過來配機啊,要什麼直接寫給我,我們送上去就好了。。。。。。。。。

那小弟一臉懵逼地看著我。。。

沒理小弟,和老闆說了句:反正是下班,我就順路過來的。手上晃了晃小弟的配機單:配電腦,真好賺啊。

老闆也很尷尬:沒沒沒,薄利多銷。

那小弟好像是有點明白了,問了一句我是幹啥的。

我接過話:我幹啥不重要吧,你配機配的真好。轉頭對那老闆說,正好今年硬件維護的代理商合同快到了,到時候我就不通知你啦。先回去吃飯了。

老闆面如死灰。

ps:我知道的不多,也就是學了幾年的計算機應用,配機也配了不下百臺,單位300+臺電腦也是我在管。那個電腦店,也就一年在我們這維護費加其它林林總總能賺個20w吧,主要是人真不好叫,上來做點啥就是各種拖短的一兩天,長的要一週,雖然那些維護東西我都會,但維護費交了還是要拿出來用,大的和麻煩的事情還是當甩手掌櫃就好。之後,實體店我除了機械硬盤,再也不考慮了。當然,現在基本和實體店絕緣了,這些坑人的店,還是快點轉服務類或者賣賣小物件吧,別折騰這些騙人的事吧。

真得感謝jd和tb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何理解“買電腦不能去實體店”的慘痛經歷?

2013年啊,去單位指定的電腦店配一臺辦公用電腦,進門之後看老闆和平時認識的一些熟人不在,就找店裡的裝機小弟說我是某某單位的,要裝套機子,那個小弟很興奮,說給你寫一份配機單。

然後假裝在電腦上打開啥xx年xx月xx日硬件價格表。這時候我就知道這傢伙是在欺負我不懂電腦____你配機不問價位和用處的?

過了七八分鐘,寫了個單子出來,具體的記不太清了,就記得給我配的是兩條ddr2的內存,對你們沒看錯,2013年,給我配ddr2 800的內存。倆4g,一條還要800,沒錯,說那個前面是容量,後面是價格,我就問為啥要兩條,他說雙通道,跑得快。

那時候我就有點火了,好嘛,當我小白來坑了,配了個630顯卡1000+,其它的不不是主流配置不說,和內存一樣,是隔代的低端貨,後面寫了個總價近5000,邊解釋說:這個是按店裡的進貨價給你的,你們單位的還要10%的發票錢,幫你配機不收錢了,這套辦公絕對不卡的。很好用的。

那時候正好也無聊,就想逗逗這貨:你配機這麼快,是誰教你的啊?

那傢伙有點得意忘形:自己學的,我配的很多時候都會被老闆說性價比特別高。叫我少幫別人配機子,店裡不好賺。

我:呃,那這個配置很好咯?

小弟:其它家絕對沒有這價格。(的確,其他家都不會拿你這傻貨出來招呼客人)

我就多問了一句:我看現在內存都是ddr3了,你怎麼還用ddr2啊?

小弟開始有點懷疑,但畢竟利令智昏:是啊,那個ddr3很貴,性價比不高。

我:好的,你配機單給我吧,等下你就按這個給我配吧

小弟一臉抑制不住的興奮:好好好,等老闆來就給你配。然後給老闆打電話,期間各種催促,說這個單子很重要(畢竟小白太少,特別又是個這麼個小白來給單位配電腦)人就走了啥的。

通過他的對話我基本上也能瞭解到老闆是怎麼指示他的:叫他穩住我,介紹我買些其它的一些外設配件等等,然後就看他殷勤地開始介紹一些usb的小東西,一問價格,基本也是正常情況下的4-5倍。

小弟:反正你是單位配的嘛,這些東西以後會用的上的。

我:沒事,其它東西以後會統一採購的,現在先不買。

那時候看他的眼睛立馬就亮了起來:到時候你找我,我進貨價幫你拿啊。

這時候他老闆回來了,由於我是背對門口,老闆也沒看出我,就那小弟很歡樂地和老闆說:就是他了就是他了。

等到我回過頭來看老闆,第一次看到什麼叫做笑容逐漸凝固:你過來配機啊,要什麼直接寫給我,我們送上去就好了。

那小弟一臉懵逼地看著我。

沒理小弟,和老闆說了句:反正是下班,我就順路過來的。手上晃了晃小弟的配機單:配電腦,真好賺啊。

老闆也很尷尬:沒沒沒,薄利多銷。

那小弟好像是有點明白了,問了一句我是幹啥的。

我接過話:我幹啥不重要吧,你配機配的真好。轉頭對那老闆說,正好今年硬件維護的代理商合同快到了,到時候我就不通知你啦。先回去吃飯了。

老闆面如死灰。

ps:我知道的不多,也就是學了幾年的計算機應用,配機也配了不下百臺,單位300+臺電腦也是我在管。那個電腦店,也就一年在我們這維護費加其它林林總總能賺個20w吧,主要是人真不好叫,上來做點啥就是各種拖短的一兩天,長的要一週,雖然那些維護東西我都會,但維護費交了還是要拿出來用,大的和麻煩的事情還是當甩手掌櫃就好。之後,實體店我除了機械硬盤,再也不考慮了。當然,現在基本和實體店絕緣了,這些坑人的店,還是快點轉服務類或者賣賣小物件吧,別折騰這些騙人的事吧。

真得感謝jd和tb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何理解“買電腦不能去實體店”的慘痛經歷?

因為不騙我的話,他們會賠本。

當年我和另個老油條帶著同學去買電腦,到那裡直接喊型號叫價。然後賣電腦的小姐姐也沒說什麼,反正說了我們也不會聽。

結果這會兒來了個那種“看上去懂行”的人帶著幾個小白來,報價直接加一千。還在那裡擺弄什麼“內存500g”這種奇怪的術語,我們看著都覺得尬。

最後等那群人走,我們淡定的開了一個看電腦通電時間的軟件,又看了看一些別的細節,買下來走人。

我進電腦城能做到“先聽對方說半小時”,然後淡定的“您說完了沒?說完了換我說話”,但估計你做不到。對於一般的售貨員,你等他說完,他一般就不再會折騰了。

這其實不算什麼,如果你看完羅永浩的錘子發佈會,還沒改變自己的觀念,那你差不多就不會被傳銷洗腦了。羅永浩在發佈會用了很多傳銷的話術,也算是教科書了。

所以說如果你的洗腦水平比售貨員更高,並且懂電腦,那問題不大。否則一般需要比電商平臺貴一千到兩千拿到同樣的機器。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如何理解“買電腦不能去實體店”的慘痛經歷?

做過筆記本電腦銷售的來強勢答一波。

平價賣電腦?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會賣的。沒有提成我賣個毛電腦。

我師父曾經這麼和我說:你看看這些傻逼,他們懂社麼呀?懂聯想的懂戴爾嘛?懂牌子的懂配置嘛?懂配置的懂價格嘛?懂價格的懂套路嘛?什麼都懂的會來這裡買嘛?所以你放心吹,吹不回來先我!

真的是這樣,不光是實體店,淘寶其實也差不了太多。說個幾個實例好了

1,某大學女學生買電腦,開口說學習用3000左右。行,我給你上戴爾系列,彩色面板炫鋼拉絲鋼琴烤漆,背光鍵盤送貼膜。好看吧?這個型號起價3500。小姑娘猶猶豫豫,沒跑了兜裡4000有的。換個東芝PVC聚酯纖維仿革面板手感就是舒服。但是這個電腦配置沒有那個戴爾好,再套話平時打打小遊戲刷刷劇不玩單機,那可成嘞~有一款索尼的價格和剛戴爾差不多,概念鍵盤磨砂屏幕,自帶視力保護配置還比戴爾的好很多~。樣機一拿出來,小姑娘立馬眼睛真大了。這樣我幫你問下我們店長,給您打個折送鍵鼠鍵盤套如何?回頭一估摸,剛幫您好不容易申請了下來打了八折~加正版系統一共4200。還是有點貴啊?一把拽角落,這樣,我給您弄個盜版系統您別說哈。省您200塊如何?小姑娘開心得跟得了寶似的。就去刷卡了。那臺索尼官網指導價也就3000出頭。

2,也是兩大學生,這次是兩小夥子說回來大學生是最好宰的,一知半解的一大把,網上查了型號就過來了,也不知道有沒有類似型號。甚至連備選方案也沒有。進店報型號,那個啥牌XX型號的這裡有嘛?

有啊~進來坐,我給你拿機器去。坐下來,手機拽著手機,就知道他是自己不懂找外援的。直接拿其他電腦上。你剛剛那電腦我這裡要價3700。對啊~肯定要比網上貴啊~網上那都是出廠指導價,我們賣總得賺點錢吧?誒喲那啥,不好意思啊,你說的那個型號要去總倉調,今天估計拿不到貨得等兩天,要不您先交個定金,過幾天來拿?或者看看這兩臺?配置差不多,不過牌子不一樣,一個聯想一個華碩。都是你要的i5處理器,顯卡也都是2G的。聯想的貴點華碩的便宜點。話說你們買這電腦,玩啥遊戲哪?吃雞?誒喲我也玩啊~LOL你哪個區的啊?我和你說我壓縮賊6,你今天買我幫你把遊戲都拷好晚上聯機啊~不過你玩LOL怎麼會買這型號呢?內存都太小了,卡的不行,我之前就用這臺,後來就給換了。他們說:這不是網上的神機嘛?那是~這你說的這型號是不錯,不過網上都是吹出來的。這型號只能說是平庸,幹啥都可以,但都不是最好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還不如這臺聯想呢,也就貴了1000塊,內存整整大了一倍呢。而且處理器也是7代的,你那都是五代處理器了不行的,馬上淘汰掉的。兩小夥子盯著電腦看來看去,手機掏了又掏,估計外援也給難住了,其實本來就是啊,除非是同行不然誰有我們信息快呢?我看他們猶猶豫豫,逼定吧,得嘞小夥子,我也不給你吹牛逼了。看你也是LOL的就當交個朋友,就這臺聯想,好吧?我給你便宜200塊,加個內存。4700拿走怎麼樣?小夥子說送不送鍵鼠,我就板臉了,小夥子誒,我都已經不賺錢了你還要讓我虧本~過分的啊!算了算了算了,就當多個兄弟吧,最多送你個鼠標,鍵盤你去那外設店自己買行吧?去交錢吧。

當然,也有良心賣的,但是非常少。

說個業內的事,所有店,每個型號,都會有一份報價單,那是他們業務員能拿到的底價,再低您也別問,他們沒這權力。適合就拿,網上的價格都比較合理的。中關村統一偏貴。

你別不信,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後來我有一天遇到一個大學妹子,特單純,說啥都信,進門就被我逮到,然後真是不忍心宰她,洗了一遍,就給了同事,結果妹子身上一共3000塊錢被掏的乾乾淨淨。後來算是良心發現吧?總覺得這特麼是折壽的行當。於是辭了職。

給一個忠告,去實體店買電腦,尤其是筆記本,要麼你盯著型號買,他們說啥都別跟,就那臺,就那型號,直接報價賣就包走,鍵鼠貼膜不值錢。好一點要個包就成了。到了實體店,店門口那些說賣電腦的小夥子全是等客的,為啥等客我就不說了你們也知道。不要去包廂坐,也不要去樓上倉庫看。買硬件也是,要具體到型號連小數點都不要放過。

買到,看真偽,查型號。沒問題交錢走人。

根本原因 則是 實體店本身的模式的問題 加上信息不對稱的現狀

第一,實體店的進貨渠道往往都有很多層中間商在裡面,本身還有店租以及工資等費用,這些成本分攤到每一臺賣出去的筆記本上面就很難讓他們能做到電商那個價格。

第二,對於實體店來說,他們的目標是要在每一個到店的客人身上賺取足夠大的利潤。要做到這點,就要轉型,誘導客人去買利潤更高的垃圾機型。

當然實體店要榨取利潤的這幾種手段幾乎都是在利用信息不對稱。其實筆記本電腦也算是一個挺複雜的系統了,而且相關知識更新很快,比如現在寫科普文的話可以說(除了極個別機型)AMD的CPU的筆記本別買,但是不遠的將來Ryzen在筆記本上普及之後呢?一般消費者平時很少關注這方面的情況,最多在旁人那裡聽說諸如“CPU核數越多越好”還有“顯存越大玩遊戲越好”這種東西,很難有個系統瞭解。而且由於筆記本電腦型號繁多且價格變化快,連價格也很難說透明。

於是實體店就利用這點,比如說客人本來想買某個性價比較高的機型A,到店之後銷售人員很容易用“型號B比它CPU核數多”或者“型號C顯存比它大”等手段,再輔以關於客人用途的引導,比如客人是某專業大學新生,要用某專業軟件,就可以以“你要的型號用的這個CPU不適合用這個軟件,我們這多少客戶都反映容易死機,你看看這個型號D,你們學院的學長用過都說好”這樣的手段去轉型。

這些手段往往是真信息套假信息,因為信息不對稱,客戶相關知識很少,就很容易聽信這些,加以導購自己所謂身經百戰見得多的形象,再加之諸如什麼老鄉之類的套近乎,就讓客人形成一種信任感。

建立信任之後,再去利用恐慌,比如編造或者誇大客人想要的型號A有某某問題,諸如容易藍屏或者主板做工不好容易燒壞之類,“我們店不少客戶都反映了,你別聽網上那些人說他好,那都是收錢的水軍,我是你老鄉還能騙你嗎”,就這樣如果客人對他想買的機型的恐慌一旦形成,就基本到手了。

這跟賣柺的小品差不多,都是先“沒事走兩步”再“病毒馬上就要轉移啦”。(不過話說回來這兩年買電腦的大學新生還看過這個小品嗎)

當然電商也是要賺錢的,不過因為畢竟電商不能搞個導購去忽悠每個進店的客人,這方面的操作餘地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