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改革需要大手筆

繼全省首家高職院校院士工作站——“李德毅院士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工作站”落戶株洲後,4月下旬,由中國工程院劉友梅、丁榮軍兩位院士領銜組建的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院士工作站成立;江蘇省政府近日就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提出26條具體意見,為技術工人接受學歷教育打開大門,著力打造“大國工匠”搖籃……湖南、江蘇等地近期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新舉措、新政策,手筆之大,力度頗大,亮點頗多,著實令人驚歎。

一是在職教師資建設上大手筆投入。師資問題始終是職教發展的瓶頸。新時代下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站位要高,產業發展呼喚高質量、高品質、高技能的人才,“中國製造2025”需要大批量的工匠人才。為了支持高端技能人才發展,湖南省實施了卓越高職院校和示範性特色專業群建設項目,鼓勵支持職業院校建立靈活的人才引進和聘用機制,短時間內就成立了兩家“高端智囊團”,擇優聘任專業群帶頭人378人、產業導師490人、技能大師491人。其大手筆抓實職教師資,特別是在兩所高職院校建設院士工作站,全國十分罕見。同樣,為吸引優秀人才從事職業教育,江蘇省則提出,改革職業院校教師管理體制,建立職業院校教師引進綠色通道,對世界技能大賽前三名選手、全國一類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選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授予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省政府授予的“江蘇技能狀元”和“江蘇工匠”,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後,可由招聘院校自主考核錄用入編。建立鄉土人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到職業院校兼職授課制度。職業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湘、蘇兩地在職教師資建設上,敢於打破常規,改革管理機制,引進高端人才,建立名師、導師、大師引領、骨幹支撐、專兼結合的職教師資隊伍,為培養創新型、複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堅實基礎。這是非常可貴的,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職業教育離開這一寶貴資源,無疑是一潭死水。

二是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深度融合。新時代下的職業教育,在國家已出臺了產教融合辦法和校企合作辦法之後,職業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深入推進,深度對接,有效引領?對職業院校而言,這既是困難,也是機遇。湖南省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實施了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企校合作”、校地校企合作辦學的機制,提升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廣度、深度。對接全省機械裝備、文化等優勢特色產業,依託示範性職業院校和行業龍頭骨幹企業,組建了34個省級職教集團,遴選建設了10個省級示範性職教集團,組建了湘繡、湘瓷、湘菜和湘茶學院。江蘇省提出,規模以上企業按職工總數的2%安排實習崗位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省級每年認定“產教融合型企業”100家左右,對“產教融合型企業”予以優先支持。逐步建立學生實習工作考核與補助制度,按照實習學生每人每月200-400元的標準,補助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辦學成本。應該說,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既要在理論上需要進一步開拓、提升,需要取得政府層面上政策的支持,更要在實踐上的努力踐行和不斷探索。而來自省級政府層面上的推手,既是對國家倡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進一步具體落實,也是對職業院校辦學內涵發展的進一步改革和重大行動支持。

三是在技術工人接受學歷教育方面打開大門。此次江蘇省就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提出26條具體意見中,頗引人注目的是,擴大應用型本科招生規模。在高等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100箇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示範專業。應用型本科專業主要招收中高職畢業生,高職院校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逐步達到50%以上,應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高職畢業生比例逐步達到30%。

發展職業教育,培育更多的工匠人才,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各個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是不平衡的,解決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機制、體制、模式上尋求突破,更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開創職業教育的新局面。作為中國職業教育發祥地之一的湖南、江蘇等地在職業教育改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更多地為我們提供了職教改革新思維。應該說,職業教育沒有統一的模式,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職業教育發展必須要進行深化改革,必須要拿出大手筆來,必須要打破常規,敢於去做,把職業教育搞活、辦得富有生機、辦得精彩,理念的轉變、思想的解放、實踐的投入,這對落後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葛昌明 蒲公英評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