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以己度人

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三中写道:“然则圣人何以不可欺也?曰: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切勿以己度人

最近看了3个关于以己度人方面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 妈妈爱吃鱼头----因为家里穷,每个月只能买一条鱼,但孩子又特别喜欢吃鱼,所以为了能让孩子多吃点,就跟孩子说自己喜欢吃鱼头,每次吃鱼时都抢着吃鱼头,孩子就以为母亲就是喜欢吃鱼头。后来日子富裕起来,孩子就隔三差五的专门给母亲做鱼头吃,母亲不忍心破坏孩子的孝心,一直没有说出自己不喜欢吃鱼头的秘密,直到去世时才告诉了孩子,孩子很后悔自己没能多了解母亲的心思,武断下结论,让母亲吃了一辈子自己不喜欢吃的鱼头。

* 蜗牛与黄鹂鸟----庭院里面的葡萄树发芽了,蜗牛就开始顺着藤叶慢慢的往上爬,黄鹂鸟看到了,嘲笑蜗牛,问到葡萄还没有长出来,现在就开始爬,是不是太早了,蜗牛笑了笑说道,我爬的速度慢,所以要早点出发,等我爬到藤顶的时候,葡萄估计就会熟了。

* 让座----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车,身边的女孩没有让座,于是就有人说那个女孩没有礼貌没有美德,不知道跟老人让座,女孩的脸和眼睛立马红了起来,其他人认为女孩这是知道羞愧了,其实那些人都想错了,那个女孩之所以脸和眼睛红,是因为她觉得很委屈,她并不是不想让座,是因为自己腿脚不方便,站不稳,没法让。

以上3个故事说明,用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去评价和判断其他人和事,必然会出错,会伤害到其他人。


切勿以己度人

孩子不去了解母亲爱吃鱼头的背后原因,自认为母亲就是爱吃鱼头,黄鹂鸟认为飞到葡萄树上很简单,没有想到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爬上藤顶需要很长时间,就觉得蜗牛很傻,人们没有看出女孩是因为腿脚不方便让不了座所以认定女孩是个没有礼貌素质的人。人们很多时候会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标准和经验轻易的去做判断和评价,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这就是以己度人。

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片面,一刀切式的,否认了个体差异性的原则,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并有能力和权利同化其他人,让其他人认可自己,这必然会造成很多错误的决定和行为,最终损人不利己,甚至会害人又害己。

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站在别人的角度、别人的境地中想问题、看待事情,不要只看表面的行为,要思考引发这些行为的内在因素。

那就少一份自大,多一份尊重和包容;请少一份执拗,多一份理解和豁达;评断别人不如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与人争执不如顺应他人,博人一乐,学着做个明智豁达之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