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头条|限产减排再给钢企戴上绿色“紧箍”

环保头条|限产减排再给钢企戴上绿色“紧箍”

环保头条|限产减排再给钢企戴上绿色“紧箍”

1、限产减排再给钢企戴上绿色“紧箍

年来,环保问题备受关注。7月初,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指出,经过3年努力,要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其中,要求钢铁企业至少95%以上小时均值排放浓度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解读:未来发展钢企必须将绿色发展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环保红线是底线、是生命线的意识。

2、山西中阳县环保局回应企业污染:对涉事企业调查

近日,有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帖举报中阳县梗阳煤业是第二纳税大户,也是污染大户,并称“该煤业公司洗煤厂没有合法手续,而且还存在噪音污染、粉尘污染、偷排污水、乱倒煤矸石等污染问题,以及中阳环保局领导是该洗煤厂的保护伞。”

针对群众在互联网上反映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梗阳煤业污染一事,当地环保局30日回应称,已对涉事企业进行调查,并责令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整治。

解读:严格整治偷排乱排行为,严守城市生态环保红线。

3、昌江13家企业被列入,环保重点监控名单

从昌江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局获悉,根据该县日前出台的《2018年昌江重点监控企业筛选原则和办法》,华润水泥(昌江)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昌江鸿启实业有限公司叉河水泥分公司等13家环境风险隐患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列入全县环保重点监控名单。

解读:通过对小中型企业采取“双随机一公开” ,即随机抽取企业、随机抽选检查人员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检查报告,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绿色航运门槛越来越高,船舶污染治理驶入新赛道

与“雾锁迷城”的决战,正在从陆地走向海洋。在一些业界人士看来,进出港口的船舶和货车虽然带来了货物和经济发展,但也加剧了港口和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此外,船用燃料油含硫量较高,加之此前缺乏系统排放标准,导致船舶港口污染形势愈发严峻。

解读:排放严格将提高船用油供应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航运业的燃料成本,或引发未来船供油行业的洗牌。

5、废塑料处理被“重点照顾”,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随着我国塑料行业的发扎,废旧塑料产生量越来越大,且难易降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愈加明显。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企业排污以及垃圾的处理上紧抓严防,塑料行业更是环保的重点关注对象。

解读:国家发改委及环保部门将对“限塑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制定最新的策略,确保快递、外卖、电商等领域塑料垃圾的产生与处理问题,促使各地政府,强化废塑料回收利用的手段和力度。

6、未来三年内逐步成型,生态保护红线夯实绿色空间

2020年底前,一张“网”将全面覆盖我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环境极度敏感脆弱区。而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国家也将对红线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严格监管,确保红线划得实、守得住。

解读:根据生态功能定位,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差别化的用途管控、准入清单、生态保护补偿、评价考核等政策措施,最终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关注我们@萧阳环保获取更多热点、新鲜、权威环保

环保头条|限产减排再给钢企戴上绿色“紧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