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這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心位置

從空中看

有一條黑線延伸到天際

那是橫跨沙漠的公路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公路兩旁是梭梭樹

沒有梭梭樹

公路分分鐘被沙漠吞滅

梭梭樹是最耐旱的植物之一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沙漠中心有幾戶人家

不知道是先有人家

還是先有公路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右邊沙丘有吞滅公路的動機

靠邊沿梭梭樹在沙堆裡掙扎

這樣看來

公路隨時有覆蓋的可能

其實不必擔心

梭梭樹很強悍

除非特大沙塵暴

這也是最值得自駕的公路

全長500公里

沿途只有一個油站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在公路三分之一處

有四戶人家

他們靠著過往司機

維持基本生活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這是沙買提老人的家

老人正在做饢

這間屋子是專門煨饢的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這是沙漠公路上的第一戶人家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全程500公里就這裡有幾戶人家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叫薩麥提

每天的工作

就是給過往司機做饢

老人的生意不是很好

但老人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焦躁

相反還很滿足

見到誰

都樂呵呵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這是老人的廚房

沒事時

老人把案板

翻來覆去整理個遍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老人的絕活是做肉饢

就是在傳統的饢裡

包一層肉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老人主要負責煨制

前期工作由老伴完成

老人在一旁用欣賞的眼光

看著老伴做事

這是老人多年的習慣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饢在他們心目中

就是生活的全部

他們不會為了客人的著急

而加快進程

省掉工序

他們始終按照自己的節奏

像對待藝術品一樣

不急不躁

力求精緻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捧起一個饢

就像撐起一個夢想

他們很享受做饢的快樂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廚房在裡屋

煨饢的屋子在外面

端出來時很有儀式感

由老人在前面引導

老伴緊跟其後

這也是他們的習慣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老人做饢不用饢坑

喜歡用柴火灰煨制

每當這時

老伴就站在一旁

欣賞老人對火候的把控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差不多時

老伴麻利地把饢放好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蓋灰工序

不要小看這個過程

好壞全在這步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煨制饢最關鍵的溫度

加報紙是防止灰塵進去

裡面的肉是否鮮嫩 可口

就在於灰堆分佈

溫度最高的要放在正上面

溫度稍低放在兩側

其餘放在周圍密封

顯然,老人很嫻熟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從客人的表情

可以看出

肉饢非常好吃

我們也要了一個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每做一次

都需要重新生火

這樣做需要不少柴火

沙漠裡的木材並不多

唯有梭梭樹的殘枝敗葉可用

收集木材佔用老人不少時間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柴火短缺

本可以用煤解決

那樣不僅效率高

還更節省時間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而老人不缺就是時間

他願意把時間花在

零碎的工序上

把簡單的事情做複雜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就連麵粉的這樣的現成材料

都要用石頭磨出來

這樣才有時光印記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老人說

他九個兄弟

都是靠小磨盤養活的

小時候,兄弟九個

輪流磨面

當磨盤轉動時

他們的生命也跟著轉動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小磨盤就是他們的時間刻度

至今他都無法捨棄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說他不在乎時間

那是一天能幹的活就這麼多

說他在乎時間

跟兒女相聚的時間

越老越少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上

時間就是車來車往的密度

車越多、時間過得越快

車越少,時間過得越慢

他們沒有雙休日

也沒有工作日

有的只是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的歲月更替

也可以說

他們的時空早已模糊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們沒有積累財富的慾望

夠吃就行

也不追求物質享受

老人除了一個古董手機有點現代感意外

其他別無長物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這是老人的臥室

簡單、乾淨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白色桶內的水

夠他們用好幾個月

因為他們基本不洗澡

也不洗衣服

主要是飲用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老人最享受的還是

做饢的過程

從煨制到出爐

從不假手他人

每個步驟

都工工整整

一絲不苟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老人的兒子多次請求

他去附近的城鎮住

他不為所動

他不喜歡城市的喧囂

他還是喜歡祖輩留下來的生活方式

他要每天都能看到沙漠

否則會心慌

我們唯恐躲之不及的沙塵暴

在他看來那是家常便飯

他寧願把自己放逐在沙漠,也不願意去兒子家住

廝守沙漠,過簡單的生活

對於外來者堪稱恐怖

對於自小生活在沙漠

從未走出沙漠的薩麥提老人來說

這恰恰是最富足的生活

他不關心外部世界

只按照祖輩的方式生活

儘管物質條件匱乏

但他卻比我們過得更富足、更快樂


時間是什麼

感悟

時間是什麼?在薩麥提老人這兒,時間就是參照物。

小時候是磨盤,磨盤轉動時,就有吃的;後來是孩子們,哺育孩子,讓他們快快長大,老了,是過往車輛的頻次,讓客人吃好,只是出發點,最終目的是享受工作的過程,所以老人願意把簡單的事情做複雜,杜絕先進的生活方式,重回原生態,與大自然對話,這也許是他感悟時間的最好方式。

我們對時間的理解,就是不要把時間浪費,把分分秒秒都用在自己看似重要的事情上,把每一天的時間分段,每段再分為若干個任務,比如早上要列好一天的工作清單,依照清單按部就班,如果有突發事件,到了晚上也要把沒完成的事情做到日清日結,即使之間有點額外的碎片時間,也要用在某位大咖的所謂乾貨上,總之須臾都不能浪費,同時也把這種觀念傳輸給小孩,每當看到小孩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時,怒不可遏。小孩也很無辜:我有做錯了什麼?一臉的迷茫?

我們似乎變成時間的奴隸?為什麼會這樣呢?

考試——人生就是不停的應試

對時間最有緊迫感的是考試,對!考試是最能顯示時間的刻度,比醫院某些儀器上的曲線變直還要緊張。從小學到大學,說到底就是完成一個個迫人心魂的考試,所有的一切都圍繞那幾場決定人生曲線的試卷,圍繞這些試卷,你的全部時間被分割成不同的片段,這是語文片段、數學片段、英語片段、物理片段,每個片段裡還有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小塊、奧數、、、等,等到你完成這幾張試卷終於熬到頭時,社會考試又給你當頭一棒,你過去所學一切,在社會考試裡一文不值,因為社會是另一套操作系統,過去所學的內容早已滯後,現在的你,需要重新開始,要升級換代,你需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還很繁瑣,也沒有專門的學習時間,你真正可用的時間是工作之餘,由於可用時間少,你需要爭分奪秒,還需要頭腦清晰,事半功倍,開始你可能還信誓旦旦,做一段時間後,你發現根本無法左右時間。

終於有一天,你被時間擊倒,開始對時間無感,其實沒有人能左右時間,時間不過是宇宙爆炸後的副產品,你當它存在,就存在,反之亦然,時間從不因人而改變,要改變的是人,我們真的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嗎?都值得做?做得過來嗎?很多時候我們被時間綁架,是因為我們太貪,以為自己的能量很大,其實任何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不錯了,那些成功的人能夠跨界做多件事情,那是基於他在一件事情上持續努力和紮實的功底,看似是多件事情,從基座上,其實是一件事,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並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按照1萬小時理論,每個人只要在自己領域奮鬥3年,就可以成為行業高手,剩下的只要及時升級思想,提高認知,基本上時間綽綽有餘,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歡來管理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時間無需管理。

正如薩麥提老人那樣,模糊時間,把愛好變成時間的刻度,以興趣來定義時間、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