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一起來看看

北宋的“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一起來看看

北宋的“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一起來看看。

北宋的“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一起來看看

北宋“大內侍衛”的正確叫法,應當是“宿衛禁軍”,即保衛皇宮和皇家安全的精銳禁軍部隊。以北宋王朝“強幹弱枝”的風格,大宋禁軍本就是從全國軍隊裡優中選優,“宿衛禁軍”更是“禁軍”裡的精華,套宋太祖趙匡胤的自誇說,那真是“去其冗弱,又親校其擊刺騎射之藝,今悉為精銳。”個頂個都是摸爬滾打出來的強兵。

北宋的“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一起來看看

據宋楊億所著《楊文公談苑》中說,宋太祖身邊的侍衛都是自己親自培養的(趙匡胤自己的武力值就奇高),個個都是以一敵數人的武林高手。

鈞石之石,五權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後人以一斛為一石,自漢已如此,“飲酒一石不亂”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鈞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如果按一石五斗來算的話,那就是相當於138.75宋斤的力量,而在這種力量下,衛士能連續射擊二十發還有餘力。

大內侍衛的職責,大家都清楚,是為了保護皇宮內院的。以帝皇之尊,當然會把自身的安危當成頭等大事了。

所以,大內侍衛的武功,明顯要高出一般的士兵。武功不精,勇力不足者,難以入選。

但是,僅僅是武功出眾,是不行的。

大內侍衛,最重要的是可靠!

大內侍衛只是從一些特殊群體中挑選出來的,並不比別人高很多,後期加強鍛鍊,其實就是給個榮譽,就是個人肉盾牌。

兩宋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與其說是重文輕武,不如說是重文怕武,這也從反面說明了那個朝代的武風也是很厲害的,只是朝廷不敢用而已。皇帝既然怕死,他身邊的侍衛肯定是高手中的高手,而且必須是絕對的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