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有止血功能,爲何血小板增多反而會出血呢?

一位患者最近一段時間因頭痛頭暈乏力,牙齦經常出血不止,去醫院檢查血常規,發現血小板數值高達800多。患者對此有疑問:血小板不是有止血凝血的作用嗎,血小板數值這麼高,為什麼還會有牙齦出血現象?是不是檢查結果弄錯了?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為何血小板增多反而會出血呢?

其實,出血和血栓都是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主要臨床危害表現,至於為何血小板增多還會有出血現象,下面具體分析:

其一,血小板數量雖多,但功能有缺陷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種骨髓增殖性腫瘤,是骨髓巨核細胞過度增殖導致血小板數值升高所謂,而這些過度增殖產生的血小板,其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減退,釋放功能異常,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5-羥色胺減少等等,簡而言之,就是血小板並非正常的止血和凝血作用機制完善的血小板,而是功能有缺陷的血小板!

其二,部分ET患者凝血功能異常

常見如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V、因子Ⅷ的減少,可能是由於凝血因消耗過多引起;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為何血小板增多反而會出血呢?

其三,病人年齡偏大,血管因素所致

眾所周知,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經常合併血管退行性改變,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血管遠端梗塞,梗塞區破潰出血。毛細血管脆性增加也是出血原因之一!

最後,大家需要清楚的是,血小板增多症屬於骨髓增殖性腫瘤,雖然病情進展比較虛幻,但出血傾向和血栓形成傾向不能忽視,同時,還要警惕病情對其他器官組織的危害影響,比如胃腸道出血,對腦部的損傷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