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案例分享:IT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

01

35歲是個坎

張林來諮詢源於自己的年齡到了35歲,而所在行業是IT

35歲,在中國職場裡是一個坎,不斷在招聘啟事裡出現的“35歲以下”,讓即將奔向35歲的職場人士,心裡越來越沒有底。

“今年華為紛傳要清退35歲的員工,這讓我很有壓力。雖然後來華為闢謠,但我們業內朋友也談到,一些35歲左右的人確實受到了影響。”張林直言不諱自己來諮詢的原因。

前段時間中興公司的程序員跳樓,也讓IT行業的程序開發人員的壓力問題暴露,關於開發人員未來走向,也是很多IT行業職場人士關心的話題。

“我們現在還能做得動,等我們年齡再大,幹不了了,會不會被辭退?”

“現在體力和年輕人相比,真是拼不過啊!而且家庭也需要更多時間投入,天天加班,真是吃不消!“各種苦衷!

記得在多年前做招聘工作時,其中一個客戶是美國的霍尼韋爾,他們的測試人員很多在50多歲,當時我們招聘的同事都感慨:在中國,你基本上看不到一個50多歲的程序員,

我們在招人的時候,也被要求招年輕的啊!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IT程序员的35岁危机

02

我想成為CEO

來自南京的張林,一畢業就開始了程序員的生涯。

“其實我本來不想學習計算機,我更喜歡做菜,打籃球,但我上學那會計算機很火,就聽從了父親的安排,上了計算機專業。”

張林工作十幾年,談到這裡,言語中有些遺憾。

職場人士中,當年學上自己喜歡的專業有幾個呢!怪不得現在高考志願填報這麼火爆,讓之後的人生少走多少彎路。

張林特意從南京來上海做諮詢,第一眼看到張林,我也感受到他的不同於一般程序員的氣質:充滿活力,很健談,既穩重,又很有見地的。

他揹著包來到諮詢室,像一個剛剛從運動場回來的大男孩,根本看不出已經是35歲的年齡。

“我做了十幾年的開發,目標是CEO, 但目前還沒升到項目經理,讓我覺得很挫敗。”

張林現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在這個公司已經有9年了,目前是高級程序員,也會帶一些項目。但這個晉升速度,遠遠低於自己的預期。

“其實公司比較看重我,中間讓我負責好幾個項目,但是因為時間節點沒把握好,溝通也不及時,項目完成不是很好,這些都影響了晉升。”

他這些年非常明確地要做項目經理,然後部門經理,再到CEO。但在實踐的過程中,似乎自己的投入沒有那麼多。

“是促使你走管理之路的?“我好奇地問。

“在IT行業,如果你到35歲以上還沒晉升到管理崗,你就是比較危險的。因為你不在年輕,不能像剛畢業的學生那樣拼體力,而這個行業快速學習也趕不上。”

我讀到張林背後的焦慮和擔心。我想這是很多程序員共同心聲。

程序員似乎和青春飯掛上了鉤。一旦程序員到了30歲後就會有危機感,有的人轉管理,有的轉銷售,有的轉培訓,有的做售前、售後了,有的做自由工作者,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乾脆直接換行。

做管理者是張林的首選,這也是很多男性的職場中的選擇。

而實際情況,在工作中,張林對項目管理並沒有感覺那麼好。

張林是一個性情中人,比較細膩也比較敏感。

他幽默,也能營造氛圍,只要有他在,都不會冷場。

“我們團隊只要有我在,大家都開心,我就是那個開心果。我一說話,也能把大家鼓舞起來。平時的新點子也比較多。“

而對於按部就班的項目管理,這個工作的要求和他本身的特性匹配度一般。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IT程序员的35岁危机

03

我要去做運營

“你平時最有激情的事情是啥?“

“一是打籃球,一個是幫一個做寵物店的朋友做品牌宣傳和營銷,這都是業餘的。”

談到這個寵物店,張林立馬滔滔不絕,連我都以為他是合夥人呢。

其實他只是幫妻子的朋友,真是個熱心人。那個朋友有好幾家店,但不善於網上運營,張林幫著做網上的宣傳和推廣。

“其實我挺想創業的,我爸爸以前就創業的,我現在還經常幫著幹些事情。但爸爸說創業比較辛苦,不贊成。“

“如果你想創業的話,你想做什麼呢?“

“做籃球社群,或者開美食店,或者去幫朋友做寵物店。“當他說到這裡,眼裡充滿了嚮往。

“其實我有很多互聯網行業的朋友,找我一起創業,我都拒絕了。”張林話鋒一轉。

“為什麼,你不是很想創業嗎?”

‘我這些年只做技術,不瞭解市場和客戶,也缺少運營的經驗,內心沒有底氣。這也是我幫朋友去做運營的原因。”

張林所在的公司規模較大,分工明細,而且是傳統行業,運營和市場宣傳,張林很難接觸到,但其實他的特質和市場運營比較符合。

經過分析,如果在企業工作,轉向偏向市場和運營的技術崗,或者直接轉到運營崗位,會讓他能更好地培養市場敏感度,學習運營,也更加能發揮自己的特質。

而未來如果有條件,可以成為創業合夥人,承擔市場運營,包括新媒體,大數據引流和品牌發展。

職業經理人這個職位和張林是有差距的。職業經理人本身是一個管理者,張林在管理上並不擅長。而且從目前來看,要走這個職位路徑,遙遙無期。而他內心也沒有動力去走向這個職位。

而張林目前的職位對他的長遠目標的支持比較弱,而企業中的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會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客戶和產品的運營。

於是我們鎖定先嚐試一些公司的產品經理的職位,業餘時間繼續幫助朋友做市場宣傳。

張林的綜合素質非常不錯,幾個月後他就拿到一家知名公司的產品創新經理,帶領著大家,做產品創新。

2017年11月份,我去南京參加培訓,和幾位南京的客戶見面,他也來了。

他特地報班參加了大數據分析的學習,並運用到互聯網引流上。

連我和另外一個準備創業的客戶都打算未來找他做運營推廣呢。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IT程序员的35岁危机

04

後續

在後續的輔導過程中,有一次給他做教練。

他看到的關於未來合夥人的畫面:他站在一幅中國地圖前,不斷在各個地方插著他們的小紅旗,一家家店開出來,一個個城市被佔領······

張林目前已經是一家燒烤店的合夥人,負責線上運營和品牌。

這個店已經在南京開了7家,杭州開了2家,上海開了1家······

他眼前的地圖正被他的小紅旗佔領,而他則是那個充滿了陽光和朝氣的、有著大男孩微笑的合夥人。

這個35歲的危機,對他來說,成為了一個重新開始的座標!

往期好文推薦:

職業規劃師觀點:什麼讓我們的幸福度更高,工作更出色?

職業規劃師解析:職場吃老本,你能吃幾年?

職業規劃師解析:30歲後,如何打破你的職業瓶頸

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有多重要?

職業規劃實戰諮詢督導班(第二期)9月開班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