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發展創造

安康水利建設可分灌溉工程和堤防工程,這些工程的興建及其質量好壞,對農業生產關係甚巨。從千工堰工程,可以看出古代安康人民於灌溉工程技術有很高的造詣。千工堰由分水工程開鑿工程和閘壩工程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說明古代安康人民對恆河水量的變化,對兩岸的地形以及如何開渠引水、灌溉農田都有相當的瞭解。因而張齡《千工堰碑記》才能夠詳盡地描述堰渠的面貌。

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發展創造

“堰水發源於恆河牛山ロ,中橫大石,河水左右分瀉。石之北偏泓稍淺,石之南水深流急。為大木以障之,下櫃貯石其中(裝卵石的大竹籠),截水勢,然後閘河水入堰,名龍ロ。龍口而下而鵝公項,而高沙灘,而黃金碥,半沿山鑿石為渠,外防河水為堤。自黃金碥而下,而澗池溝,而小莧溝,而筒車河,又悉山水衝淤之所,每遇水發,輒衝激崩頹,歲歲修補,夫以千計,幸無大害。水澆灌上中下三牌,自龍口以迄下牌,逶迤五十里許。”

在南宋時期,千工堰主要灌溉軍耕屯田,經過明代兵燹,到清代康熙朝仍然是“屯九民一”,即用兵耕種以供應駐軍的糧食基地。但是千工堰的修築,使有足夠的河水通過龍口流入密佈的農田灌渠,澆灌大片的稻田,其功則是千古不沒的。

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發展創造

隨著水利事業的發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來越被重視。自春秋以來,人們除了繼續使用桔槔外,田間灌溉器具先後出現了戽斗、汲筒、龍骨車(又名翻車),簡車的出現始於南宋郭浩營田時,千工堰龍口下簡車河,是郭浩營田時制筒車引水入渠處,故地留“筒車河”之名。在河東岸崖壁上,遺有摩崖刻石兩方,字跡雖已漫濾,但依稀可見其中有“奉檄制龍筒車”,“提水入堰”,“溉田”等字樣。戽斗是用粗繩縛於木桶或芭斗的兩邊,兩人對立,雙手各執一繩,以一致協調的動作,將塘水或河水汲入田間。安康使用戽斗汲水,唐宋時期已經普及。《文獻通考》記徐筠(南宋慶元年間)知金州,州遭大旱,“戽水溉田”,人民賴以生活。到了清代,戽斗更作為主要起水工具而被廣泛採用。汲筒亦稱竹筒。取粗大的的竹竿,去其裡面的節,一根根連接起來,或制木槽(安康多以棕樹幹劈作兩半鑿槽),然後隨地勢高下,用木石支架,跨越澗谷,引到用水的地方。旬陽縣有竹筒鄉,就是因用竹筒汲水灌田而得名。龍骨車亦稱翻車。系由連串的活節木板裝入水槽中,上面附以橫軸,利用人力踏轉或利用牛力旋轉。活節木板連環旋轉,溝溪河水隨板導入田中。以其提水速,搬運便,隨地可用而為農民所重視。翻車為東漢靈帝時人畢嵐所創造,流傳至今,基本結構並無變化。

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發展創造

安康使用翻車當不晚於唐宋,到了清代已普遍使用。筒車主要使用於山高水急之區。安康山區溪流既多,竹林遍野,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早已開始使用水碓、水磨。清嘉慶五年寧陝同知張琛有《水磨》詩云:“誅茅為屋壓重重,春稅秋糧坐老農。一道水龍穿壁走,滿輪水月下山逢。糠秕忽盡風能卷,機械如工天亦容。獨有丈人甘守拙,依然抱甕汲淙淙。”人們從水碓、水磨利用水力運轉的原理,進而發明創造出隨流水自轉的水輪筒車是完全可能的。

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發展創造

網絡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