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技站領導來我縣檢查指導直播水稻生長情況和「稻蝦共養」發展模式

8月16日上午,由省農技站站長鄭義一行4人和市農技站站長鬍銀慶一行5人組成的專家督導組,先後來到桐柏縣月河鎮閔莊村、沈莊村,對沈莊村玉皇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推廣的“稻蝦共養”模式稻田和閔莊村水稻直播稻田生長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觀摩和調研指導。縣政府副縣長陳曉鵬,縣農業局局長高瑞遠、主任科員胡明祥等陪同。

水稻輕簡化直播栽培技術是在灌水、泡田、整排水、沉實後直接利用機械播種的新技術,與傳統栽培技術相比,省時、省工、作業效率高、生產成本低,適合規模化種植。月河鎮閔莊村水稻直播推廣面積約500~600畝,該村稻田直播水稻長勢良好,水稻種植戶現場向省、市領導演示了水稻機械直播情況,縣農業局主任科員胡明祥向省站鄭義站長細詳細介紹了水稻輕減化直播技術要點及水稻直播後稻田封閉噴藥除草等關鍵技術,省農技站相關專家認真聽取了我縣水稻直播生長情況彙報,對月河鎮閔莊村的水稻直播技術和我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省農技站領導來我縣檢查指導直播水稻生長情況和“稻蝦共養”發展模式

在月河鎮沈莊村玉皇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駐該村第一書記詳細介紹了沈莊村魚蝦結合種養模式的推廣種植情況。第一書記介紹,沈莊村現已建成蝦稻工作基地1600餘畝,通過蝦稻共養可收穫小龍蝦100公斤/畝以上,水稻500公斤/畝以上畝純效益達到3000多元。通過蝦稻共養幫助99戶貧困戶成功脫貧。桐柏縣地處淮河之源,水質優越無汙染,小龍蝦養殖過程中農藥化肥零使用。另外,合作社現已與河南省農科院進行了技術對接,註冊了“淮河源”小龍蝦商標,正準備申報地理標誌產品。

走在“稻蝦共養”的稻田邊,省、市領導認真查看了水稻、龍蝦生長、養殖情況。臨走之際,鄭站長對種養大戶說,可以在現有的稻蝦田搞“再生稻”種植,小試一把,或許會有不錯的經濟效益。種養大戶們聽後,表示明年願意試驗種植。

近年來,我縣依靠自身優勢,按照“遠抓茶近抓艾、稻田養蝦致富快”的產業扶貧思路,不僅小龍蝦成了群眾致富的新門路,“茶、艾、菌”等特色產業也在不斷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縣農技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