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坦克的製造工藝和技術特色(2)

坦克炮技術

蘇聯坦克炮的技術發展脈絡,可謂蘇聯坦克技術特色的一種集中體現。大體來說,蘇聯坦克炮技術,經歷了移植階段、自立階段和專業化階段三個不同的時期,形成了蘇式坦克諸多技術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蘇聯坦克的製造工藝和技術特色(2)

首先,就移植階段來說,所謂移植就是將其他火炮移裝到坦克上。T-34的85mm坦克炮是由52K 85mm高射炮改裝而來,100mm艦炮則發展成了D-10 100mm坦克炮,122mm加榴炮幾經演變成為122mm坦克炮。坦克內部空間十分狹小的條件下,要將這些用於共他目的的火炮裝在坦克上,至少在結構上要做一番改造。必須嚴格控制火炮伸入炮塔內的長度尺寸和後座距離。所以,一般坦克炮的後座長度還不及同口徑地面炮的一半。同時,炮尾後切面超出迴轉中心的量值也均不大於20mm。要在成倍縮短的後座距離上,消耗掉火炮後座能量,後座阻力的增長自然十分嚴重。因此,坦克炮都按照固定炮的矩形後座阻力曲線設計駐退機,儘量使最大後座阻力趨向平均阻力,使之不至於過分增長。另外,火炮伸入炮塔內的尺寸小,對於長身管火炮起落部分平衡問題尤為突出。若採取炮耳軸內裝結構,起落部分重心很容易落到耳軸前方。對此,如果坦克炮也象地面炮那樣增設平衡機,靠不同射角時彈性元件的回覆力矩補償重力不平衡力矩,來控制高低機手輪力。否則,當坦克於行進間或短停射擊時,車輛的振動和餘振勢必使補償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均隨時間週期性變化,時而與火炮起落部分重力不平衡力矩抵消,時而反使不平衡力矩得以加強。因而不僅不可能其正起到平衡機的作用,更將對火炮射擊精度帶來不良影響。所以,要求坦克炮結構設計中認其採取措施,實現起落部分自重平衡。總之,移植階段的坦克炮設計特點,就是以其它長身管低伸彈道炮為雛型,僅在後座長度和起落部分平衡上做文章。

蘇聯坦克的製造工藝和技術特色(2)

從T-62 坦克開始,蘇聯專為坦克設計了115mm滑膛炮。該炮反映出此時期蘇聯坦克炮的主耍設計特點是,以反坦克為主要任務。為對付敵方坦克充分發揮坦克主用彈----長杆式脫殼穿甲彈的穿甲威力,而在坦克上首次採用了低伸彈道滑膛炮,甚至不惜在一定程度上犧牲榴彈的射程和精度。同時,在結構設計中特別強調,火炮、彈藥雖然是構成坦克三大性能之首的主要組成部分,然而,它又是坦克全局中的一個局部,在保證火力主要指標的前提下,其結構設計應嚴格服從和適應總體要求。如T-62 火炮的兩段圓柱形身管和搖架方案,就是從壓低火線高、縮小裝炮口尺寸出發的。又如反後座裝置下置佈置,是從降低炮塔頭部高度,縮小炮塔迎彈正面出發的。而所有這些,都是從減輕坦克全重、改善炮塔線型和提高防護能力這一總目標出發的。儘管這些並沒有使坦克炮形成獨立的設計理論,但從產品上,卻擺脫了只是從其他現成的火炮中選型、改裝的局面。作為一個專門的炮種,它已經由“尾隨”走上了獨立先行發展的道路。同時,蘇聯並未放鬆對高膛壓、新彈種(貧軸彈等) 的研究, 而且利用發射高膛壓脫殼彈時火炮的後座阻力不致於超過發射普通榴彈之值的特性,抓緊炮管自緊技術過關,並在其它結構設計中儘量兼顧承受高膛壓的可靠性。只待上列技術過關,即可做到總體設計不作大的變化,性能又可大大前進一步,因而既照顧了當前坦克對抗之急需,使坦克三大性能在傳統技術基礎上得到盡善盡美的發揮,又為改進車及後續車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蘇聯坦克的製造工藝和技術特色(2)

至於蘇聯坦克炮的專業化階段,則可以用2A46 125mm高膛壓滑膛炮作標誌。從T-64 開始,延緩到T-80才其正過關的高膛壓坦克炮,在內彈道上不再象地炮那樣以最小裝藥量、最小膛容為優先選擇方案,而以小藥室、高膛壓作為方案的基礎,在射擊理論上不再以地面密集度作為限制後座阻力的依據,而以直接瞄準的立靶精度為準,因而容許後座阻力與車重的此值高達1.4 以上,為小車裝大炮確立了理論依據;在方案評定上將火力諸因素中的狠、準、快列為主要目標。對於為了提高反應速度、實現裝填自動化而向火炮、彈藥提出的要求,予以高度重視,在設計方法上,嚴格採取系統工程方法,使坦克炮系統更好地與坦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使蘇聯坦克總體設計緊湊的傳統,得到更合理、更徹底地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