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死金牌」竟是催命符,朱元璋的這一做法簡直是讓人不服都不行


在我們國家的電視劇和小說中,經常會有一個橋段就是,某某因為有最高領導人賞賜的尚方寶劍,所以執掌生殺大權。與此同時,為了回報跟自己走南闖北的功臣,皇帝也會賞賜一些免死金牌,給功臣,保護他們的後人,即使犯一些事情,也會因為有免死金牌,能夠保佑平安。


“免死金牌”竟是催命符,朱元璋的這一做法簡直是讓人不服都不行


而且有時候,有些免死金牌還不止能用一個人,還能多人使用。史書記載,吳越王錢鏐就有一塊,這塊能夠使用的範圍就是,不僅免死罪就此,後代三次,而且如果犯了一般的事情,不得追究,可以看出來,他拿到的這塊金牌的效果可以說是很厲害了,也是很少的能夠能夠惠及子孫的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竟是催命符,朱元璋的這一做法簡直是讓人不服都不行

不過免死金牌只是一件死物,如果皇帝真的不想某個人繼續存活於世的話,多的是方法,不讓他活。而且回顧以往的統治王朝的歷史中,我們不難發現,即使拿到了免死金牌,還是有很多人身首異處,可見免死金牌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有時候可能只是政治需要而已。

“免死金牌”竟是催命符,朱元璋的這一做法簡直是讓人不服都不行

就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一位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建國之初,就對跟隨自己走南闖北不斷征戰的很多將領,賞賜了不菲的財物,還有很多能夠世襲傳承的爵位,當然也有很多免死金牌。但是這些免死金牌不僅沒有保命,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是催命符,很多拿到免死金牌的人都沒有得到善終。

“免死金牌”竟是催命符,朱元璋的這一做法簡直是讓人不服都不行

在朱元璋打江山的時候,就有一位功臣一直跟隨他,就是李善長。在多年的征戰生涯中,更是身先士卒,為朱氏江山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戰場上幸運的生存下來,不代表在政治鬥爭中,能夠一如既往的順利,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造反案中,有不少的開國功臣就捲入了這場浩劫。沒有在戰場上送命,但是僅因為這次造反案,前後就有上萬人喪命。最開始李善長幸運的保住了自己,但是這不代表就永遠的安全了。

“免死金牌”竟是催命符,朱元璋的這一做法簡直是讓人不服都不行

僅隔了十年,就有人又提出這一舊事,說他與胡惟庸的造反案有牽連,於是朱元璋就徹查此事,將他全家一共七十多人全部處死。李善長想拿出自己的免死金牌保住性命,可是朱太祖說了一句話,還有一句話,是"所謂免死,除謀反大逆"就在金牌的反面,可見在賜下免死金牌的時候,朱元璋就把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