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鱼弟”事件背后的家庭弊病!

“杀鱼弟”事件背后的家庭弊病!

“杀鱼弟”事件背后的家庭弊病!

扶植学术、激励创新、铸造精品、传播知识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伊坂幸太郎

这次杀鱼弟服毒自杀的事情揭露出来的正是中国社会原生家庭中存在的矛盾与弊病。杀鱼弟今年刚满17周岁,8年前他因为帮父母杀鱼走红网络,一个9岁的孩子杀鱼手法就比很多大人要娴熟,可见一定是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帮父母干活了。

“杀鱼弟”事件背后的家庭弊病!

因为帮父母做生意,所以杀鱼弟很早就辍学,当记者问是否是他自愿辍学杀鱼的时候,9岁的孩子回答是看父母辛苦就过来帮忙。

看到父母辛苦后,帮父母倒茶,擦汗才是一个孩子正常的反应,这也是学校社会的教育一直宣扬的,但觉得父母辛苦,拿起刀具,帮忙杀鱼却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头脑可以想到的,就算这对父母并没有直接要求儿子辍学杀鱼,但在生活中一定向儿子灌输过类似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这才是回报父母理所应去做的。

孩子是父母的小棉袄,说的是孩子可以带给父母温暖与慰藉,而不是父母可以理所当然的把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加之于孩子的身上,这种揠苗助长不仅会限制孩子的天性,更会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格,而这种改变毫无疑问都是负面的。在这个过早学着做生意的孩子身上也得到了印证--没有生意人健谈外向的性格,而是内向沉默,有时还会很暴躁。由此可见,将自己的担子塞给孩子,强迫他过早成熟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压抑烦躁的氛围里,情绪性格多少会有变形,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比任何物质金钱都更为重要,而这对父母,在这方面显然是失败的,因为他们吵架,而且是经常性当着孩子的面吵。俗语云,家和才能万事兴,一旦出现争吵,家就不和睦,事情就难办,这又会导致新一轮争吵,如此反复就构成一个恶性循环,年幼的孩子在嘈杂的菜市场做着自己不喜爱的工作,回到家还要面对父母的争吵,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还做得到心理上的健康。

我知道这对父母现在也很煎熬,但是我还是很痛恨他们的愚昧和自私,不管他们内心是否想过,但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就是在把自己的儿子当作赚钱的工具。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自己身体不好,能力有限,却将六个孩子带到世间,这是出于怎样的心态?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虽说养儿防老,但是这么做,已经不是防老了,而是对孩子的变相剥削;儿子走红网络,不仅不以自己的行为为耻,反而将鱼摊的名字换成了“杀鱼弟”,公然将儿子的名气当做一个宣传的招牌,却从未想过儿子的心里对于这种形式的出名是否排斥。

这位父亲将悲剧归结于儿子性子太急,一时冲动,这完全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孩子的压抑与痛苦,他们不懂,就算事后外界逼迫他们去反省自己的过错,他们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在根深蒂固的家长主义下,他们只看到自己的辛苦与不易,而没有考虑过儿子承受的痛苦。

对养育之恩的解读不应该是生养抚育之恩,而应该是抚养与教育的恩情。

殷慧敏,教育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来自沿河成街的江南小镇,爱读红楼,喜欢烘焙,喝酒,游泳,码字……梦想将来可以环游世界,观览各国风光,品尝天下美食。

一、来稿基本要求:

  1. 对于已发布的稿件,请直接附上链接,注明来源和在哪些地方投递过

  2. 保证投稿文章的可靠性、正确性、可用性

  1. [email protected]

  2. 文章被采纳后我们会与您取得联系,支付稿费

长按二维码

人文在线

专注于学术出版

微信号:humanitybook 微博:@人文在线

客服QQ:22195840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