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靈武:循環池建在稻田邊,稻魚蟹套養雙增產

今年,市農牧局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綜合陸基生態種養技術和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殖技術獲得成功的基礎上,創新開展了稻田集成流水槽養魚綜合種養技術研究與示範,推進稻魚生態綜合種養技術進一步提升,真正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雙收”。

寧夏靈武:循環池建在稻田邊,稻魚蟹套養雙增產

稻田流水槽養魚創新技術是在稻田中建設循環流水槽,在流水槽中高密度養殖優質魚類,同時在稻田中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融合性綜合種養技術。該技術將稻田水體流動循環利用,稻田為河蟹提供生活場所和各種水生動植物餌料,疏鬆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流水槽養殖魚類的糞便和水體中的氮、磷、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通過水體循環流動進入稻田被水稻吸收,既能淨化養殖水體,減少有機肥的使用量,又能促進水稻良好生長;魚吃剩的殘餌還可作為河蟹的飼料促進其生長,減少飼料浪費,從而使整塊稻田形成一個閉合的良性生態循環鏈,發揮稻魚綜合生態種養殖在拓展漁業功能和漁業空間中的作用,實現減排、減肥、減藥、增收的“三減一增”綜合效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寧夏靈武:循環池建在稻田邊,稻魚蟹套養雙增產

據瞭解,稻田流水槽養魚綜合種養技術研究集成了稻蟹種養、高效循環流水養殖、水質監測及綜合調控、魚用飼料安全投餵、綜合種養管理評價、病蟲害防控、漁業物聯網應用七大技術。我市金河漁業專業合作社2018年3月開始建設稻蟹、稻田流水槽養魚綜合種養技術研究試驗,面積40畝,每畝播種稻種50斤,放養河蟹1000只,每條流水槽放養草魚種7000斤。目前,該項技術已獲成功,預計畝產水稻1100斤,商品河蟹100斤,每條流水槽產出商品草魚1.7萬斤。實現水稻畝產值1800元,河蟹產值3000元,每條流水槽草魚產值11.9萬元。稻蟹、稻田流水槽養魚綜合種養實現畝總產值1.67萬元,達到同等條件下水稻單作的11倍左右。

寧夏靈武:循環池建在稻田邊,稻魚蟹套養雙增產

8月13日,全國工商聯 “稻魚產業扶貧寧夏行”考察組觀摩考察了我市稻魚套養基地,並對我市金河漁業專業合作社創新稻魚套養“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生態養殖模式給予較高評價。

記者:曾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