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的功效和作用 臨牀應用有哪些

苦參的功效和作用 臨床應用有哪些

中醫當中,有很多帶有苦味的中草藥,比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中的黃連,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與黃連苦味不相上下的苦參。

那麼,苦參具有什麼樣的功效和作用?臨床上又有哪些應用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苦參的功效和作用

苦參,別名也叫做苦骨、野槐根,是一種豆科植物,以根部入藥,中醫認為它性寒,味苦,有清熱燥溼、祛風殺蟲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於溼熱瀉痢、腸風便血以及黃疸或是小便不利等疾病症狀。

其中苦參的苦味讓不少人為之後怕,《本草正義》也有所記載:

苦參,大苦大寒,退熱洩降,盪滌溼火,其功效與芩、連、龍膽皆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溼熱所生之蟲,較之芩、連力量益烈。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劑,蓋不特畏其苦味難服,亦嫌其峻厲而避之也。

苦參的藥理作用

苦參的功效和作用 臨床應用有哪些

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苦參主要含有苦參鹼以及多種生物鹼成分,其藥理作用有如下幾個:

  • 1.抗腫瘤

研究顯示,苦參中的苦參鹼成分具有抗癌活性,對於癌細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2.抗過敏

除了抗腫瘤作用外,苦參鹼還可降低機體過敏介質的釋放,進而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因而具有抗過敏的作用。

  • 3.抗菌

藥理研究顯示,苦參中的其他生物鹼對於細菌的呼吸和核酸代謝有抑制作用,此外,對於痢疾桿菌、變形桿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4.驅蟲

苦參的驅蟲作用同樣得益於其中的生物鹼成分,其可以對於寄生蟲的神經系統起到麻痺作用,最終使蟲體失去附著力和活力,隨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驅蟲的作用。

苦參的臨床應用選方

苦參的功效和作用 臨床應用有哪些

  • 1.治下部瘡漏:苦參煎湯,日日洗之。(《仁齋直指方》)
  • 2.治大腸脫肛:苦參、五倍子、陳壁土等分。煎湯洗之,以木賊末敷之。(《醫方摘要》)
  • 3.治湯熨火燒疼痛:苦參不以多少,為細末,用香油調搽。(《衛生寶鑑》綠白散)
  • 4.治毒熱足腫作痛欲脫者:苦參煮酒漬之。(《姚僧坦集驗方》)

苦參的注意事項

  • 1.苦參為大寒大苦中藥材,對於脾胃虛寒的人群應忌服。
  • 2.苦參長期內服會損傷腎氣,因而對於腎虛無大熱的人群應慎重。
  • 3.十八反歌訣中,苦參反藜蘆,因而不可與藜蘆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