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人人渴望,读诗是种享受、陶冶、教养,3招助你欣赏诗词

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诗歌是其重要组成部份。上古歌谣、诗经、楚 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直至现代新诗中的诸多名作,都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读诗首先应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要读懂作品,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准备。那么,读诗的知识准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诗与远方人人渴望,读诗是种享受、陶冶、教养,3招助你欣赏诗词

1、要弄懂字词。比如说,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果不知“簟”为何义,则殊不能解。知其为“竹席”,则可知李易安此句意为红艳之荷花也已凋零,香消玉殒,而盛夏人们之爱物竹席因秋凉之至也已弃置一旁,暗寓闺怨之意。

诗与远方人人渴望,读诗是种享受、陶冶、教养,3招助你欣赏诗词

2、要明白缘由。一首好诗或一首好词,大概都有它的缘由,我们如果不知道,往往不能充分领会到它的好处。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即诗人之写实。去年的今天,就在这个门里,我遇到了一个多美的女孩呀!桃花盛开,女孩也面若桃花,人面桃花,交相辉映。可如今再来寻她,还是春 光烂漫,花木扶疏,而人却不知何 处而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饱含着无限的惆怅。

诗与远方人人渴望,读诗是种享受、陶冶、教养,3招助你欣赏诗词

3、要了解作者。要理解诗歌,还涉及到对作者的了解。对作者缺乏一定的了解,也不能很好地读懂作品。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果不了解柳宗元志图革新反遭打击而遗世独立之际遇,便也只能看到诗中之寂静,表面的一片孤寂,实在掩盖不住内心一片躁动不宁的思绪。


以上均为读诗之初步,要了解,读懂。美学家朱光潜说过:“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 。”只有了解了,才能谈得上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