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將傅友德、馮勝爲什麼被殺?

在明初諸多戰功赫赫的名將中,傅友德和馮勝頗為因人矚目。與明初諸將的大多數一樣,傅友德也是淮北人士,籍貫宿州,史稱其 “驍勇絕倫,屢立大功”,尤其是洪武元年後,傅友德無論是作為北伐大軍先鋒、西征獨領一軍,還是作為平定明夏政權和雲南梁王戰爭的主帥,均功冠諸將,累獲嘉獎。洪武三年因功封潁川侯,十七年更進爵為穎國公,二十五年加太子太師。馮勝,安徽定遠人,以謀略過人著稱,長期配合徐達北伐、西征,在徐達死後,更是全面主持北方軍務,數出大同北伐,並有迫降金山納哈出二十多萬元軍的大功。因功數多,封為宋國公、太子太師。傅友德、馮勝這兩位功勳卓著、並沒有陷入藍玉黨案的名將,為什麼後來卻相繼被明太祖朱元璋殺害呢?長期以來,包括學界在內,有著各種揣摩、解釋,然都難以讓人信服。唯劉長江先生的論文中的詮釋,別具一格、頗有道理,現簡述如下:

傅友德功雖高,其實難以震撼如朱元璋這樣的雄主,尤其他加太子太師後,很快還鄉,並沒有與藍玉等軍中諸將有多少來往,因此當藍玉黨案爆發後,也沒有牽連到傅友德。但傅友德真正讓明太祖感動不放心的,卻是他的姻親關係。當年,為了籠絡傅友德,明太祖主動與其結親,讓其子傅忠娶了壽春公主,而將傅友德的女兒嫁給了明太祖第三張晉王朱棡的世子,號濟嘻妃。這本是一件鞏固君臣關係的佳事,卻逐漸成了傅友德一家頭上懸著的利劍。這是因為傅友德的這位兒女親家——晉王朱棡,史稱其“修目美髯,顧盼有威,多智數”。但因其性情驕縱、狂放,就藩後,屢屢因“不法”事端而遭到父皇的斥責,尤其領有重兵,有打算篡位的異謀傳揚,朱元璋本打算對其治罪,賴太子朱標“力救得免”。可是當朱標死後,朱元璋下定決心讓年幼的皇孫朱允炆繼位後,對秦、晉、燕三王的猜忌愈加嚴重,這其中與勇冠天下的傅友德結親的晉王更成了主要目標,畢竟虎毒不食子,既然不忍對晉王一家動手,就必須先剪除其羽翼,因此殺掉無辜的穎國公傅友德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了,然由於傅友德始終沒有大過,最後也就抓住了其請田的所謂“貪得無厭”而大加治罪,直到賜死。

傅友德死後,僅僅三個月左右,宋國公馮勝也被賜死,無獨有偶的是,馮勝被殺的名義上的理由,比傅友德的更難以讓人信服,居然是多年前西征時的軍事失誤以及班師途中的藏匿良馬。而細細分析下,馮勝之被殺,其理由居然與傅友德類似。馮勝的女婿是明太祖的第五子周王朱橚,這位周王同樣自視甚高,在洪武十四年就藩後,頗不安分,尤其是洪武二十二年底,居然私下潛入中都鳳陽,與岳父馮勝密晤,被錦衣衛查實後,明太祖本要將他流放雲南,也是虧太子保全,才在軟禁兩年後放歸。這一事件,使明太祖對於周王朱橚及其岳父馮勝大加厭惡,後太子朱標去世後,就已有誅殺馮勝之心了。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君臣關係,有意識地與常遇春、李善長、徐達、傅友德、馮勝等肱股之臣結為兒女親家,但隨著政治形勢及皇室內部儲位的變化,這種君臣親密的關係反倒成了讓明太祖憂慮的心腹之患,終於造成了這些功臣親家們晚年的悲慘結局。

明初大將傅友德、馮勝為什麼被殺?

穎國公傅友德

明初大將傅友德、馮勝為什麼被殺?

宋國公馮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