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咱們走著瞧!”

在東方衛視《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博士夫婦李宏燁鄭鈺在被淘汰後,撂下了這句“狠話”,對面是一臉無奈的郭德綱。

把相聲變成公式當然可以,只要觀眾能笑,你變成高數也行啊。我就聽過一段“高科技”的相聲,名字叫《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在相聲表演與創作中的指導及應用》,表演者是李丁和董建春,笑果很好。同樣是在一個綜藝節目裡,老郭在聽完這兩位的相聲後,說了一句話:“可惜你不是我徒弟。”

我想把老郭的另一句話送給那位交大的博士,相聲在人不在活兒。

不過我更想說的是,不知道坐在評委席的郭德綱,會不會感到似曾相識,曾經被主流相聲界排斥的自己,有朝一日竟會成為捍衛傳統相聲的化身。

2005年的“小蘑菇”

在日劇《火花》裡,兩位志在漫才的青年用了十年時間,證明了一個道理:在演藝界,“努力並不是會有回報的”,特別是對於資質並非天才的人來說。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漫才類似於咱們的相聲,一般也是兩個人表演,一捧一逗。《火花》小說原著的作者是漫才藝人又吉直樹,他憑藉這本半自傳小說獲得了芥川獎,成為了第一個獲得純文學獎的搞笑藝人。在中國,就相當於一個說相聲的拿了茅盾文學獎。去年,《火花》的中文版發售,請了郭德綱來寫序。

老郭在日本辦過相聲專場,也在電視上看過漫才的表演,說相聲的看漫才,這倒是一個很有包袱的畫面。不同於《火花》的主角,老郭證明了“努力會有回報”。八零後的前相聲演員王自健曾說過,如果自己是普通天才的話,郭德綱則是大天才,之後還加了一句,“05、06年的郭德綱,活脫脫就是‘小蘑菇’常寶堃再世”。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1951年,常寶堃在朝鮮前線慰問演出

實話實說,看完老郭給《火花》寫的序我很失望,和小說內容相關的話只提了一段師徒倫常,也許功成名就的他更看重這點吧。

2005年11月,郭德綱和張文順搭檔,在相聲的祖師爺“窮不怕”朱紹文誕辰176週年的日子,說了一段《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

後來,有人說臺下當時有觀眾哭了,還有人說這是郭德綱最好的一段相聲。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這當然不是郭德綱最好的一段相聲,因為在這段兒裡,相聲的四大要素“說學逗唱”都沒有出現。郭德綱最好的相聲應該出現在更早之前,在臺下的空座還“清晰可見”的時候。

在《論相聲》裡,郭德綱借緬懷祖師爺,抒發了自己從藝的艱辛,以及對相聲“畸形”現狀的憤怒:

郭:仨人幹一相聲大會,我們爺兒倆加上李菁,就是我們後臺那位丐幫的少幫主,大眼兒板子李,(下午)兩點開始,張先生先說一個小時的單口相聲,我再說一個小時的單口相聲。

張:唉

郭:連續演好幾個月,每天這麼幹,嘿,愣沒返頭(“返頭”是相聲行話,意思是重複說過的段子)。

……

郭:這一批無知的相聲演員,無能的藝術家們,應該對現在相聲的尷尬處境負最大的責任,不是我咬牙切齒聲嘶力竭,我願意相聲好,茶館裡有這麼一句話。

張:哪句?

郭:我愛大清國,我怕他完了,我同樣用這句話,我愛相聲,我怕他完了。

張:這話不假!

郭:我愛他,TM誰愛我啊?

張:觀眾愛你!

……

多年以後,回看這一段相聲,我仍會激奮不已。

對於郭德綱來說,這段相聲即是和過去的告別,也是德雲社崛起的前傳。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從此以後,憤怒不再。那個因為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在屋裡不敢出門的北漂青年,變成了相聲社的班主。

從商業角度看,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所取得的成就,讓那些閃耀相聲星空的大師們也望塵莫及。

但是,相聲的藝術發展卻也因此停滯了,相聲的獨特魅力愈發模糊,包袱的來源也從生活變成了網絡段子。

相聲的日出和日落

清末,北京的天橋可謂藏龍臥虎。有一個八角鼓丑角兒藝人名叫張三祿,他的單口笑話沒有固定的臺詞,經常隨機應變、現場砸掛,深受大家喜愛。後來,張三祿乾脆不演八角鼓了,轉行說笑話,在表演時加上自己本來就會的口技和戲法,男女老少都愛聽,每天能掙二十五六吊錢(相當於現在的六千多元)。

這位張三祿就是文字記載裡最早的相聲藝人,在他之後,朱紹文、阿彥濤、沈春和等人將相聲藝術發揚光大。其中,朱紹文的門戶最為興旺,藝名窮不怕的他也就成為了相聲界公認的祖師爺。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天橋“窮不怕”銅像

經過“有”字和“德”字輩的發展,相聲在“壽”字迎來了人才的豐收,誕生了多位開宗立派的大師,比如“幽默大師”張壽臣、“相聲泰斗”馬三立、“常派鼻祖”常連安、“捧哏巨匠”郭啟儒等。

之後的“寶”字輩可謂群星閃耀,常寶堃、侯寶林、劉寶瑞、馬志明等各具特色的名家把說學逗唱推進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一度和國粹京劇不相上下。

“單口大王”劉寶瑞的《官場鬥》《珍珠翡翠白玉湯》等作品成為了永恆的經典,而他的師弟侯寶林幾乎憑一己之力,把相聲“護送”進了建國後的新時代。

1949年之後,中國煥然一新,相聲也要革新,以前能嘲諷和作為笑料的,現在不行了。

對於大多數相聲演員來說,對口相聲變成了對口彙報,一時間相聲界萬馬齊喑。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這時候,有能力無視禁區、凌駕一切意識形態之上繼續創作相聲的,只有侯寶林一人。

他的《婚姻與迷信》《夜行記》《改行》《關公戰秦瓊》等作品,既能滿足“新相聲”的需要,同時又兼顧相聲美學,即使身處五六十年代也仍然能給聽眾帶來會心的笑聲,連毛主席也是他的粉絲。

侯寶林為其表演《關公戰秦瓊》時,當唱到“叫你唱來你就唱,你要不唱——”時,主席馬上接著唱完“他不管飯”。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小品《毛澤東與侯寶林》,侯耀文飾演侯寶林,古月飾演毛主席

然而,侯寶林的一枝獨秀畢竟不能掩蓋相聲整體的式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相聲演員在臺上只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

改革開放後,電視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1983年第一屆春節晚會通過電視向全國播放。電視的普及,讓相聲的對手小品得以迅速火爆,這為日後相聲的沒落埋下了伏筆。

但是,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劇作家梁左的出現,以及姜昆唐傑忠、馮鞏牛群、侯躍文石富寬等中青年相聲演員的活躍,點燃了相聲藝術最後也是最亮的一把煙火。

如果說《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橫空出世的1994年是上帝想看電影的話,那麼1984~1990那幾年上帝一定是想聽相聲了。

諷刺官僚主義的《小偷公司》,表演:馮鞏,牛群,作者:梁左。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牛:……外行領導內行,瞎指揮。沒個不出事兒的,你說這人行吧,人家上頭說不行:說這人兒不行吧,人家上頭說行,你這氣還生不來。我們那兒流傳一副對聯,太說明問題了。馮:什麼對聯? 牛:上聯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馮:下聯。 牛: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馮:橫批 ?牛:不服不行。馮:這還是一代有文化的小偷。

……

諷刺機關人員推脫責任的《電梯奇遇》,表演:姜昆,唐傑忠,作者:梁左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姜:“給一點兒鼓勵嘛!我們的口號是:大幹苦幹100天,第一委度開門紅……這個門好像開不開是吧?那我們的口號是: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家也回不去了是吧?那我們的口號是……”唐:別光喊口號啦,還是做點兒實事兒吧!現在是人關在裡頭啦!姜:“哦,這裡頭關的是個人是吧?人……人的事情嘛,它歸人事科管的呀,學習了半天,黨政還是要分開嘛!人事科長,你來你來,剛才我的話就算拋磚引玉嘍!”

諷刺空洞教條的《虎口遐想》,表演:姜昆,唐傑忠,作者:姜昆,梁左。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姜昆:大小夥子怎麼完不好,非讓老虎給吃了,估計什麼也追認不上。

姜昆:我死了算什麼呀?為了老虎一點價值都沒有。

唐傑忠:你死了也能上報紙。

姜昆:上報紙頂多兩句話:“一青工遊園不慎落入虎口喪生,有關部門提醒遊人注意安全”。

在1988年12月31日的“難忘1988”元旦晚會上,姜昆和唐傑忠說了一段名為《特大新聞》的相聲: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唐:人民大會堂,門口堵著個農貿市場,亂亂哄哄,這怎麼開會啊?

姜:好開啊!就為開會方便!開會,多累呀,不得找補點兒?同志們,我的發言,主要談三個問題……

給我買一碗餛飩!

第一個問題……少放醬油,我口輕!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目前應該……哎,我要那大碗的!”

1988年結束了,相聲演員和觀眾都很懷念它。

當時,十五歲的郭德綱正隨北京的全總文工團在外地巡演,他的第一次北漂即將在幾個月後以失敗告終。

脫口而秀

2011年夏天,在鼓樓的廣茗閣茶樓,相聲第二班的王自健和搭檔張伯鑫說了一段《歪唱太平歌詞》。

在“正經”歪唱之前,王自健彷彿六年前的郭德綱附體,來了一段兒《說時事》,火力全開地把油價上漲、停車貼條、藥家鑫事件等當時的熱點話題調侃了一遍。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這段同樣沒有“說學逗唱”的相聲也改變了王自健的人生。此後沒多久,王自健和張伯鑫分道揚鑣,北京相聲第二班的演出地點也從鼓樓搬到了青藍大廈。再往後,王自健去了上海,主持《八零後脫口秀》。

脫口秀在中國火了,隨著《吐槽大會》等節目的火爆,很多劇場和地下的脫口秀演員開始出現在臺前,池子李誕的人氣,已經可以比肩一線搞笑藝人。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在郭德綱和一眾相聲界的老前輩,使出十八般武藝把觀眾拉回劇場之後,視頻網站、綜藝節目和手機屏幕輕而易舉地又把觀眾拉了出來。

這一拉,可能就回不去了。

屠龍者的宿命

1995年秋天,再次北漂的郭德綱在南二環的蒲黃榆找到了一個唱戲的營生。

有一天晚場散了之後,回大興的末班車已經開走了,身上只有兩塊錢的郭德綱決定走回大興。走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了,腳上磨得全是泡。

多年以後,《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上出現了B站的彈幕,當郭德綱激昂慷慨地痛罵時,閃過了一條這樣的彈幕:當年的少年也成了惡龍。

屠龍的少年變成了“惡龍”,這可能是每一個屠龍的勇士都要面對的選擇。對於變成“惡龍”的郭德綱來說,他也許正在期盼“屠龍者”的出現,但是在此時此刻,真的很難再有像何雲偉那樣,讓老郭眼前一亮的天才票友了。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1906年,九門提督的肅親王善耆嫌相聲髒口多,傷風敗俗,起了查禁之心。當時,人氣最高的相聲藝人是有“萬人迷”之稱的李德鍚。於是,肅親決定擒賊先擒王,找茬兒弄死李德鍚。

某日,善耆把李德鍚叫到王府演堂會,對他說:“聽說你能耐大,靠說話能把人逗笑?明天堂會,你用一個字把我逗笑了,我賞你20兩銀子,要是逗不笑,那你就是在坑蒙老百姓的錢,得把你亂棍打死,扔出京城去。”

李德鍚一聽就知道,王爺這是要藉機殺他,一夜無眠。

第二天,堂會開始,李德鍚上臺。

問王爺:可以開始了嗎?

善耆邊喝茶邊點了一下頭。

只見李德鍚雙手往桌子上一撐,大喝一聲“起!”,竟然拿了一個大頂。

善耆一口茶還沒喝到肚子裡就噴了出來,大笑不止。

相聲發軔於民間,取悅的對象是底層大眾,以嬉笑怒罵解構時代見長。如果反之,它終會被時間拋進歷史的風裡,煙消雲散。

到時候,我們只能舉著手機,或者坐在某個綜藝節目的臺下,戲精上身般狂笑不止。

也許這感覺並不壞,因為當你環顧四周,所有人都笑了。

歷史進程中的郭德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