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被塑造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之奸雄
(當然歷史上是比較正面了,魏國是正統,不然也就不會有“魏晉南北朝”一說了)
但在歷史上,當各路軍閥都在爭相搶奪地盤的時候
曹操心中所想,依然是國家永久鞏固,天子號令四方
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的說:
“什麼呀,曹操這是如意算盤打的啪啪響,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呢,天子不在身邊,他拿來的權力呢”
但只要仔細分析東漢末年的戰亂時局,你就不難發現,那些真正有些勢力的諸侯,是根本就不鳥他的
也就是說他曹操是根本令不到諸侯的
你能說曹操真的就沒有一點為國家死難的決心嗎?未必吧
今天,我就來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曹操救天子的歷史典故——說曹操,曹操到
東漢末年,李傕,郭汜大軍曾把漢獻帝逼入險境,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有人推薦曹操可以救駕,然而派出去的信使還沒有出去呢
曹操的救兵就已經殺過來了,解了李傕,郭汜之圍,面對此欣喜之狀,漢獻帝高興道:“說曹操,曹操到”
其實
“說曹操 曹操到”這句話還有後一句的,下一句經典百倍,卻沒多少人知道
那就是,
《三國演義》十二回,毛宗崗評:
“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說的是曹操敗走後,呂布緊追不捨,但尷尬的是,化了妝的曹操居然沒有被認出來,曹操順手向前一指,說前面那個騎馬的就是
就把呂布給忽悠過去了
當然,後來呂布也為他的不識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下邳被曹操所殺
看似“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只是有些玩笑意味,但也實實在在的點出了一個道理:
時勢,命也,有時候人的成功或者是失敗,就是一個很偶然的因素決定的
公元383年,前秦和東晉的那場淝水之戰,大家都知道吧,號稱“投鞭斷流”的存在
前秦的軍隊人數80萬(古人喜歡誇大,10-20萬說成100萬也是有的),相比東晉來說是有壓倒性優勢的,不出意外的話,幹翻東晉是妥妥的
但就是因為前秦的一個小動作,使得己方被斬首數萬,苻堅自己也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什麼小動作呢
為了方便開打,苻堅下令軍隊後退一段距離
但他可不是真是發善心不打東晉哦,而是準備趁著東晉士兵渡水到一半的時候,率軍突擊,這在歷史上叫做“半渡而殲”
可真到了秦軍後退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緊繃注意力的士兵是不知道為什麼後退的,東晉那邊下令8000士兵搶先渡河,製造攻勢
再加上之前東晉在秦軍安插的奸細在撤退的過程中大喊:
“秦軍敗了,秦軍敗了”
一場幾十萬人的軍隊(有些虛),就這樣而找不到娘,娘找不到爹
瞬間崩塌,死的死,傷的傷......
其實仔細分析下,淝水之戰前秦失敗的原因
沒有大將的無能,沒有計策的錯誤
就是一個很偶然的撤退因素,最終導致前秦將士屍橫遍野,這樣的結局是不是很好笑(苦笑更合適)呢?
就像呂布錯過了曹操一樣,錯過了,一生就不再有了......
閱讀更多 歷史滾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