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与瓦全——七夕话李煜词二首

提起后主李煜伤愁之作,大家一定首先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虞美人》,尤其是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讲春秋向东流」更是传唱千古。其实,若论伤愁的程度,还是以《破阵子》为最。

玉碎与瓦全——七夕话李煜词二首

《虞美人》作于李煜的绝命词,大约作于其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原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是一种情绪,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虞美人》无疑是个中典范——他将无形的愁,依附到有形的流水之上,让读者顿时对愁绪有了直观的感受。

王国维论词,曰: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整一首《虞美人》,特别是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无我之境,是呈现,是不隔。

在进一步分析《虞美人》之前,有必要分析一下李煜的另一首词——《破阵子》。

我记得最早听到这首词,是在电影《开国大典》中,蒋经国的儿子为蒋介石背诵诗词,内容正是李后主的《破阵子》。蒋经国相应责骂,被蒋介石制止了。无论这一桥段是不是历史事件,但蒋介石当时去国离家的心境,应该与当年的李煜差不多。

《破阵子》原是《秦王破阵乐》中的一段,乃是庆祝胜利的战歌;但在李煜笔下却成了投降偷生、委曲求全的悲歌。原词如下: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这首《破阵子》,但从文学层面上讲,是相当有张力的;但从事件上去考量,李煜的窝囊也一览无余。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正是那「不堪回首」的「故国」,「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则是那「知多少」的「往事」,是那「应犹在」的「雕栏玉砌」,这个从小养尊处优,一辈子只知道泡妞填词的李煜或许从来没认真想过,该如何救国图存,所以说「几曾识干戈」。面对家国的变乱,即使是一个小老百姓,也应该有些愤激之辞,但此时的李后主却自会顾影自怜——「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这不正是「只是朱颜改」吗?

对比发现,李煜的懦弱无能,在归降之际与临终之前都没有多大的改变。所不同的是,归降之际,李煜尚求瓦全,所以忍辱偷生,窝囊之极;而临终之前,李煜只求玉碎,所以反而有了些许豪气。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是整首《破阵子》的顶峰,但情绪积攒到爆发,我们看到的确是一个只会对着宫娥默默垂泪的南唐国主。居庸诗社的江南雨在讲到这段的时候,忍不住评道:「瞧这点出息。」

「最是仓皇辞庙日」,辞别宗庙的时候仓皇不知所措,证明李后主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宗庙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辞别宗庙就表示将彻底离开自己的家国,从一个国主降格为俘虏。此时此刻,他没有想治国失策,却开始抱怨起「教坊犹奏别离歌」,简直是莫名其妙。由此可见,李煜自始至终都没把自己定位成一国之君,而是把自己当成文人雅士。类似的牢骚,苏东坡也发过:「墙里桃花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这种情绪,在文人是风雅,是情趣;在一国之君,则是窝囊,是无能。

教坊是我国古代宫廷中掌管俗乐的乐舞机构,它自唐代设置,迄清初废止,历经唐、宋、辽、金、元、明、清七代。它的存在,对我国古代宫廷戏剧及至民间戏剧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唐已经灭国,教坊里却唱歌跳舞,一切照旧,从中也可以看得出李煜的荒唐。有必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破阵子》和《虞美人》,都是教坊歌曲,都是俗乐,可见李煜有多么留恋声色。

《虞美人》在精神层面上,唯一不同于《破阵子》的地方,就是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李煜之前,流水常被用来比喻时光。

比如说: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再比如: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李煜这句名言,当然也包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并且此时此刻,已经暗下决心,从容赴死——春水逝去之后,是不可能西归的。

李煜忍辱偷生,在宋朝当了三年阶下囚,但他毕竟不是刘阿斗,决计说不出「此间乐,不思蜀」的浑话;而他面对的,也不再是宽仁的宋太祖赵匡胤,而是随时随地都要置他于死地的宋太宗赵光义。无限的屈辱终于激发了他心中残存的一丝英雄气,最终在七月七日,自己生日之际做出了选择——不能像男人一样或者,但能像男人一样死去。

李煜死了,不再愁伤。但为后世留下了千古名句,也为他原本屈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成为他人生之最后唯一的亮点。

惜哉,李后主;壮哉,李重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