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法院:開出強制執行最高「罰單」,巧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執行難

為了緩解巨大的結案壓力,保證“基本解決執行難”任務的順利完成,海淀法院推出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設助力解決執行難。當事人如果想聯繫執行法官提供線索,掃一掃二維碼登錄執行工作聯絡平臺就能與法官直接溝通;法官不用再東跑西跑天天去銀行、房管局查凍扣,輕輕點點鼠標進入執行精細化管理系統就可掌握被執行人名下的各項財產;對終本案件的規範也有了智能終本模塊來幫忙……

一、暢通溝通渠道 搭建執行聯絡平臺

2018年7月19日,海淀法院向某影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出了強制執行的最高“罰單”——罰款100萬元。這起執行案件之所以能夠得以順利執結,海淀法院自主研發的執行工作聯絡平臺功不可沒。原來,當事人就是通過這一聯絡平臺向承辦法官提供了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某影城屬於被執行人的資產”。

北京海淀法院:開出強制執行最高“罰單”,巧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執行難

當事人與法官順暢溝通,合力破解執行難,得益於2017年5月海淀法院上線的執行工作聯絡平臺。當事人立案後,即可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完成用戶註冊。註冊後,當事人即可在該平臺上實現四大操作:1、隨時隨地在平臺上給承辦法官留言,瞭解案件進程,法官可在海淀法院的移動辦公平臺上看到留言並在24小時內回覆,超期未回覆的,系統將自動提醒;2、將掌握的財產線索及時提供給法官,避免了遞交紙質材料的繁瑣程序,提高了財產查控效率;3、對承辦法官予以投訴建議,讓主管領導及時瞭解辦案人員的工作動態,規範執行人員的執行行為。4、平臺會及時提醒開庭時間,便利當事人安排行程。

憑藉著實用性與實效性帶來的好口碑,執行工作聯絡平臺吸納了大量“粉絲”。截止2018年上半年,平臺用戶訪問量已達89224次,法官24小時內回覆率達100%,初步解決了因法官開庭辦案導致的“找不到人”、“說不上話”和“辦不成事”,為和諧執行、陽光執行提供了保障。

二、智能繁簡分流 開發執行精細化管理系統

2017年初,海淀法院全面推出“三全五化”執行機制改革。其中,“全程信息化支撐精細管理”的工作思路,依靠的是海淀法院自行研發的一套執行精細化管理系統。在這套系統內,每起案件財產的查詢情況,包括對被執行人的房產、車輛、股權、銀行存款等信息全部一目瞭然,且該系統能自動計算出銀行存款與執行標的的比率,從而起到繁簡分流的作用。這樣,執行法官就可將一些現金可執結率高的案件交給助理來辦理,而自己集中精力來處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從而起到了“簡案快辦、難案精辦”的效果。

北京海淀法院:開出強制執行最高“罰單”,巧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執行難

實際上,這套系統還有一個“精細”之處:通過這套系統,主管領導以及執行法官可以實時瞭解 “有財產超過15天未進行查控、執行措施到期未處置、超期未發款、長期未結、超期未歸檔”的“五超案件”的進度情況。根據系統反饋的信息,法官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進度,進而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僅如此,還能輔助院、庭長更高效地監測執行工作整體質效,同時避免了廉政風險的發生。

北京海淀法院:開出強制執行最高“罰單”,巧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執行難

三、規範終本案件 打造智能終本模塊

今年是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攻堅之年,終本案件作為第三方評估的重點對象,必須予以嚴格規範。對此,海淀法院於2018年初自行研發了智能終本模塊並將其嵌入辦公系統。

北京海淀法院:開出強制執行最高“罰單”,巧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執行難

該模塊可自動識別相關案件是否已滿足終本條件,並可提示法官具體是哪項條件未能滿足終本規範。藉助這一模塊,法官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符合終本條件的案件,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這一方面保證了終本案件的辦理質量,另一方面也節約了法官的辦案時間。同時,這一模塊也可對已終本的案件進行篩查,方便法官對終本案件進行管理,對不符合終本條件的案件作出整改。

通過一系列信息化建設,海淀法院的執行質效得到進一步提高,既保障了當事人的各項權益,又規範了執行人員的執行行為。在未來,海淀法院還將進一步探索並打造新的信息化建設成果,為決勝執行難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