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樣,都得感謝抖音!讓我們了解生活,了解社會!了解更多

如果你問,中國今天最火的互聯網產品是什麼?對於很多人來說,很可能既不是微信,也不是微博,而是一款叫“抖音”的產品。這款2016年9月才上線的產品,截至目前,每月活躍用戶數(MAU)已經突破1.2億,每日活躍用戶數(DAU)也高達6000萬。而且,“抖音”似乎有著某種魔力,很多人都說,“一刷就停不下來”。打開“抖音”APP,滿屏的視頻和音樂鋪面而來。沒有搜索欄,也沒有各種細分的欄目,它消滅了“選擇”,實際上也消滅了“選擇”太多帶來的煩惱。它用算法給你推薦它認為你最喜歡的內容,一條視頻結束,手指輕輕往上一劃,新的內容繼續撲面而來。一款看似簡單的產品,卻俘獲了太多人的時間,以至於“抖音”不得不主動推出“防沉迷”舉措,這大概也開創了全世界範圍內非遊戲產品設置防沉迷機制的先河。“抖音”,就像今日頭條旗下的其他產品一樣,它讓人深陷其中,但當你脫身出來,細細一想,卻找不到太多傳統層面上的價值和意義。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在沉迷抖音和卸載抖音之間反覆徘徊。不久前,一個兄弟帶著兩位英國律師來到深圳訪問,我請他們吃飯,大家在席間邊吃邊聊,我給他們介紹中國當下最火的兩款產品——抖音和快手。我一直在想,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人口超級大國,但從古至今,那麼多生命在這個世界走過,但真正能在歷史上留下些許印跡的卻少之又少。一代代人來了,一代代人又走了,匆匆忙忙的一生,來不及留下太多。但今天,不一樣了。因為有了抖音和快手,那些歷史上一直深藏在每一條普通街道、每一個平凡巷子、每一個毫無特色的鄉鎮和農村裡的才華、技藝和熱愛,終於擁有了一個向世界表達的自由舞臺。這種來自平凡人的表達,在更大範圍內被更多平凡的人所欣賞、所喜愛,構成了一種充滿了草根特色的網絡社區文化。在抖音上,有很多類似的視頻,同樣的配音,不同的人拍出來,各不相同,但又充滿了相似的幽默。比如,一個女孩子在陽臺上衝著對面一棟樓大喊,然後一段有些魔幻色彩的對話就發生了:“對面的小哥哥,你有女朋友嗎?”我有女朋友。”“我也有啊。““好叼。”“對啊,好叼哦。”這是典型的抖音畫風,如果你是一個執著於意義的人,你甚至會因此感到沮喪。在抖音裡,意義並不是必須的,好玩才是必須的。但這並不是說,抖音裡沒有意義。在另一組視頻裡,一群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則特殊的請假條:“尊敬的老師,我們因畢業,需請假,時間永遠。”老師則在黑板上回復:“同意,注意安全。”孩子們唱著刀郎的《西海情歌》:“還記得你答應過我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可你跟隨那南歸的候鳥飛得那麼遠……”相信任何經歷過畢業、別離的人,在此情此景中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也許,這就是抖音的價值。對於那些玩抖音的年輕人來說,玩的是青春,留下的是回憶。對於我們這些刷抖音的人來說,刷的是寂寞,也是回憶。對於任何擁有數以億計用戶的產品,我們都要有一點敬畏之心,因為它們一定在某一個點上擊中了人心。對於有關低俗的指責,快手的創始人宿華曾經說過,不是因為快手低俗,而是因為今天的中國,田間地頭才是真正的主流。我一直告誡自己,也不斷提醒身邊的朋友,大學畢業、生活大城市裡的我們,是這個社會的少數派。只是在以前,少數派也恰恰是中國社會能見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一群人,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是中國社會的全部。感謝抖音,也感謝快手,它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真實的中國。每一個卑微的生命,都值得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