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青綠山水畫是經歷過這樣兩次轉變的

在山水畫的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轉變有兩次。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這裡的“吳”,是指吳道子,“二李”,是指李思訓、李昭道。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山水畫的轉變自吳道子開始,最後由李思訓、李昭道完成。可是這樣的解釋顯然不符合歷史事實,因為李思訓死在吳道子之前。歷史事實是,山水畫的變化確實是從吳道子開始的,後來李思訓從吳道子手中接過了接力棒,但是他沒能完成轉變就去世了。這時,李昭道又從李思訓手中結果了接力棒,最終完成了轉變。所以,山水畫的變化最後是有李昭道完成的。對於山水畫,李思訓、李昭道都做出了貢獻,所以張彥遠要說:“成於二李”。

對於這個變化過程,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論述。

先說從吳道子到李思訓的變化。

原來青綠山水畫是經歷過這樣兩次轉變的

吳道子一生的最大藝術成就,是把釋道人物畫推向發展的高峰。這一點,我們已經說過了。但是,吳道子對於山水畫也有獨特的貢獻。魏晉山水畫的缺陷,在吳道子手中有了劃時代的根本改善。

吳道子青年時代曾經到過四川,巴山蜀水給了他深刻印象,他的山水畫之所以能夠改善魏晉山水的缺陷,巴山蜀水的啟示起了重要的作用。張彥遠對吳道子的山水畫是非常推崇的,他說,青年時代的吳道子就能夠“自成一家”,“因寫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

吳道子的山水對魏晉山水作了根本的改善,表現在第一,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吳道子的山水畫作品,沒有留到今天,我們看不到吳道子山水作品的真實面貌,但《歷代名畫記》中說,吳道子“往往於佛寺畫壁,縱以怪石崩灘,若可捫酌”第二,形成了獨立的藝術風格。吳道子創造了筆簡意遠的“疏體”,蘇東坡曾見過吳道子的作畫,對他這種“疏體”近乎粗放的逸寫曾經有過這樣的描述:“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第三,改善了山水畫的表現方式。過去表現山水,多采用“春蠶吐絲”式的細勻的、沒有變化的線描,這種傳統線條,格調高古,對於人物的表現有一定的優點,但對於表現山石、樹木,則有缺憾,而吳道子使線條產生了變化,畫出了勾、皴、擦、點,將山石、樹木的質量充分地表達出來。

原來青綠山水畫是經歷過這樣兩次轉變的

總之,吳道子的繪畫風格豪放、氣勢磅礴,用筆變化多端,過去山水畫那種“鈿飾犀櫛”等等的缺陷,都被改變了。張彥遠說,山水畫的變化,“始於吳”,這是千真萬確的,不容懷疑的

在吳道子之後,對山水畫的變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最重要的是人物當屬李思訓。

李思訓(653~718年),字建現,或建景,是唐朝宗室的後裔。他在唐高宗李治的時代,以其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因才華橫溢,“累轉江都令”。但是,誰也想不到,這卻給他帶來了災難。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去世,武則天為了稱帝,大肆迫害殘殺唐朝李族宗室,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李族宗室,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作為皇室宗親的李思訓,自然也是十分惶恐,為了保全身家性命,放棄了官位,潛匿民間。

十七年後,也就是唐中宗李顯的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去世。此時,已是54歲的李思訓才得以復出,任左羽林大將軍,所以人們稱李思訓為李大將軍

原來青綠山水畫是經歷過這樣兩次轉變的

唐 李思訓 宮苑圖卷絹本

李思訓對繪畫的最大貢獻就在於,他是青綠山水的繼承者、完善者和推進者,青綠山水在隋代大畫家展子虔的作晶中就已經顯現萌芽了。之所以叫做“萌芽”,就是因為在展子虔的作品中,所謂青綠山水,只不過是作為人物背景出現,而非獨立的審美對象。李思訓繼承並且發展了展子虔等前輩畫家的優秀繪畫技法,從傳統起步,將青綠山水畫推向前進,最突出的是他開始把青綠山水作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來處理。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李思訓的山水畫,多是畫雲霞飄形,峰巒遮掩。在清幽的山水之間又有嚴整精巧的亭臺樓閣,畫棟雕欄,真算得上是可遊可居的仙境。在用筆上,線條勻細勁挺,似春蠶吐絲:設色上,富麗堂皇,金碧輝映,一派富麗、尊貴、豪華的氣派。“以工巧富麗、精細雅緻見長”這是人們對李思訓山水畫風格的定位。

李思訓是如何推進了吳道子的山水藝術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唐明皇天寶年間,一天玄宗突然很想念蜀道嘉陵江風景。於是派吳道子前去嘉陵江寫生作畫,吳道子在嘉陵江暢遊飽覽多天後回到長安。玄宗召見他,問道:“你都畫了些什麼啊?”吳道子答道:“臣並沒有畫寫生稿本,嘉陵江山水都已記在心中了。”唐玄宗聽了之後,就命令吳道子在大同殿圖寫嘉陵山水。吳道子胸有成竹,信筆揮灑,圖寫三百里嘉陵山水,一日而成。

當時,李思訓畫山水也是聲名遠播。玄宗又召見李思訓,讓他也去大同殿圖寫嘉陵山水。李思訓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幅作品。玄宗高興地評價說:“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也。

不過這個膾炙人口的傳說卻有悖真實。李思訓死於開元四年(即公元716年),唐明皇天寶年間,吳道子在大同殿畫嘉陵山水的時候,李思訓已死二十多年了,他怎麼可能再與吳道子同殿作畫呢?

這個故事雖然是杜撰的,但不是沒有意義的。從故事描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吳道子的山水畫風格是簡筆意遠的“疏體”,而李思訓的藝術風格是“精巧細密”的“密體”,共藝術風格精巧瑰麗,工細典雅,富麗堂皇、吳道子的出水偏向寫意,李思訓的山水偏向寫實。這就足以說明了李思訓對吳道子山水畫的推進。

李思訓的《江帆樓圖圖》,構圖闊遠,站在江岸,但覺煙波浩渺,心曠神怡。畫家用細筆描繪出魚麟一樣的層層波浪,水面泛著幾隻小舟,飄蕩在江中。近處可以看到,高松蒼,樹木成萌,山石突兀,屋舍隱現。在由旁樹下,有樓圖亭臺,其中有一人獨坐,或在賞景或在讀書。岸邊有二人、好像是站在那裡,觀看這美好的景緻,又像是在依依惜別。畫面右下方,有四人身著唐裝,其中一人騎馬,大約是遊春的主人,其餘為僕從,或在前引路,或挑擔隨後。左下角有老樹兩株,盤條錯節,枝權交,狀若屈鐵。這幅作品與魏晉時期的作品相比,鈿飾犀櫛,水不容泛,人比山大,伸臂布指等等的缺陷,已經完全一掃而光。實現了山水畫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飛躍。

原來青綠山水畫是經歷過這樣兩次轉變的

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絹本101.9X54.7

李思訓的青綠山水還有一幅《長江絕島圖》,但今天已經無法看到。蘇軾曾欣賞過這幅作品,並且寫了一首詩,來表現自己的感受。蘇軾在《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這首詩中寫道:

山蒼蒼,江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參天長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裝。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我們從蘇軾的評論中可以想象到李思訓的原作是多麼感人。詩中所說的“大孤小孤”,是指兩座山。“大孤”是指“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酃陽湖中,四面洪濤,孤峰挺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澤縣北、安徽宿松縣東南的大江中,屹立中流,兩山遙遙相對。大孤、小孤兩座山非常險峻,喬木森然。在畫面上,有一條小舟,人們似平能夠聽到划槳的人的悠揚歌聲。詩人好像坐在了小舟之中,那小舟隨著波浪在起伏。詩人依靠想象,把大孤、小孤兩座山擬人化了,變成了大姑、小姑兩個人,寬闊的江面就像兩個女子梳妝的鏡子。那是多麼美麗啊!舟中的客人不要想入非非。

啊,小姑前年已經嫁給彭郎了。在兩座山的附近有一個彭浪磯,民間把“彭浪”叫做“彭郎”。繪畫是靜止的、無聲的,只有最高明的繪畫才能夠使人感到畫面的運動和有聲。李思訓的《長江絕島圖》就是這樣一幅優秀的山水畫。

我們再說從李思訓到李昭道的變化。

李思訓被人們尊稱為“大李將軍”,因為李思訓曾經做過武衛將軍他的兒子李昭道繼承父業,在山水畫方面也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於是後人乾脆尊稱他為“小李將軍”,其實李昭道本人並沒有做過將軍。他曾經做過太原府倉曹,直集賢院,官職只到中書舍人。後人尊稱他為“小李將軍”,是出於對李昭道繪畫藝術的肯定,也是出於對李氏丹青門第的敬慕

在李昭道面前有兩位偉大的山水畫家,一位是其父親李思訓,另一位是“畫聖”吳道子。李昭道的畫與這兩位偉大的山水畫家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李昭道自幼學習父親的青綠山水,因為秉承家學,所以他的很多山水畫作品,開始自然和父親李思訓作品比較相似。但是李昭道對李思訓的青綠山水,並不是亦步亦趨,他冷靜地看到,他父親的青綠山水雖然有巨大的進步,但仍有不足。在李昭道看來,他父親青綠山水的優點是工整豔麗,但豔麗過甚,就筆力氣勢不足。而吳道子的山水畫的優點是有筆力氣勢充足,但韻味不足。

李昭道是一個優秀的山水畫家。他汲取了吳道子的“山水之體”,繼承了他的山水畫的豪縱氣勢,克服了韻味不足的缺點:同時又汲取了李思川山水畫的工整豔麗,克服了筆力氣勢不足的缺點,從而開創出青綠山水的新局面李昭道之所以能夠作出傑出的貢獻,是災難培育了他的才智。

李昭道早期的繪畫作品,正如《唐朝名畫錄》中說,“筆力不及思訓”,因為那時候李昭道過著富貴的宮廷生活,他的思想感情與審美情趣,與李思訓絢麗工整的藝術風格是一致的,都是宮廷富貴生活的表現。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李昭道隨皇帝逃難到四川,用沉重惶恐的情感去觀察路上的窮山惡水,山是那樣高,路是那樣險,水是那樣急。哪裡有自己原來畫中所表現的富麗堂皇呢?這些經歷,使他改變了原有的藝術風格,如實地表現客觀真實的山水,這時李昭道就很自然地到吳道子的山水畫中去汲取營養,學習並掌握了吳道子山水畫的筆力與氣勢,此時李昭道的山水畫的境界已完全超過了他的父親。張彥遠說,李昭道“變父之勢,妙又過之”。李昭道的山水畫改變了並且超過了李思調的山水畫的“勢”,這裡說的“勢”,就是氣勢、筆力

原來青綠山水畫是經歷過這樣兩次轉變的

李昭道 明皇幸蜀圖 55.9X81

李昭道的青綠山水作品流傳至今的只有《明皇幸蜀圖》,“安史之亂”中李昭道隨唐玄宗入蜀,他應當看到聲勢浩大而又狼預不堪的逃難隊伍,看到逃難路上荒蕪的土地,離鄉背井的人們,哭泣的嬰幾和空空如也的村鎮。但是,李昭道是宮廷官員,不能或不願意如實地表現戰亂中皇帝的狼狽,所以在這幅表現安史之亂唐明皇逃往四川避難的《明皇幸蜀圖》中,表現為聲勢浩大的帝王在春天的一次富有詩意的出行。畫家用重青綠設色,表現了濃郁的“春”的氣氛。

畫面描繪了一個生動而有趣的途中小匏的場面,在濃濃春意的籠罩下,山嶺崇峻,雲霧繚繞,棧道臨壑,山徑遷回。一支龐大的帝王隊伍,在踏春以後停留體息,唐玄宗和妃、侍臣等許多貴人,他們本該成為圓面主體人物,卻壓縮在畫面的右下角上,作者有意把一群負管行李的侍從放在了畫面的中心位置,

畫家這樣安排,反映出他內心的一種矛盾心情,一方面這次帝王皇族的逃難,在李昭道的心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恥辱,他想掩蓋。抹殺它另一方面,他出於一個藝術家的良心,又想如實地表現,記錄它。正是這種矛盾的心情、使他小心屬翼地將唐明皇一行在了面上的一個偏遊的角落,似乎是不想被人看到昏庸皇帝的狼狽。

蘇東坡正確而深刻地理解了這幅作品表現的內容,他對此曾有過記述:“嘉陵山用,帝乘赤票,起三駿,與諸王及嬪御十數騎,出飛仙嶺下,初見平陸,馬皆若驚,而帝馬見小橋作徘徊不進狀,我們看到,畫面右下角的小橋前面,那匹徘徊不進的駿馬上,穿著紅色衣服的人正是唐明皇。畫家雖然是將明皇等人畫在了偏解的角落

似乎還在努力地將這一行人描繪成遊春的隊伍,而非逃難的隊,但他關於這幅畫的收藏,也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內府急於搜尋李思訓、李昭道的繪畫作品,有人找到了這幅《明皇幸蜀圖》,但卻不敢進獻。因為這幅畫描繪的是帝王逃難,宮廷會認為這是不吉祥的,搜尋到這幅畫的人害怕將這幅畫進獻內府之後反而獲罪。

這幅畫後來歷經幾代,輾轉流入了清朝宮廷中,到了乾隆皇帝那裡。乾隆很喜好書畫,並且他在書畫方面的藝術修養也很深厚。這幅李昭道的傳世佳作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可是這題材所描寫的帝

王逃難卻是犯忌諱的事情,於是乾隆乾脆在畫上題詩一首

青綠關山迥,崎嶇道路長。

客人各結束,行李自周詳

總為名和利,哪辭勞和忙

年陳失姓氏,北宋近乎唐。

詩的大意是說,青綠色的叢山,春意濃濃,山中道路,崎嶇漫長。行旅的商人們正要途中歇息,行李也都安放妥當。這些商人們一生只為追逐名利,哪管他旅途勞頓,生活繁忙。年復一年,甚至都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姓氏,也更不清楚這是發生在什麼時代的故事,是北宋,還是唐朝呢?其實,對於商人們來說,北宋與唐朝沒有什麼區別。對於乾隆來說,他不可能不瞭解這幅畫的背景,但卻偏偏題了一首毫不相干的詩在上面。這首詩妙就在妙在把描繪帝王逃難的繪畫,解釋成了描繪商旅的作品。由此一來,既能將這珍貴的畫作收藏身邊把玩觀賞,又避開了帝王逃難的忌諱,真可算是一舉兩得。

最後我們還要談談這幅作品所表現的山水。作品構圖雄奇,險峻的山嶺,盤曲的石徑,危架的棧道,雲繞的天際,林木森森,水流潺潺,其華麗的色彩,像李思訓,而遒勁的筆力,又像吳道子。充分體現了張彥遠所說的“變父之勢,妙又過之”,為青綠山水達到發展的高峰創造了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