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印象|甦醒的灰湯

點擊上方藍字“寧鄉旅遊”一起玩耍吧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甦醒的灰湯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在當地嚮導引領之下,我們從灰湯地熱試驗電站原址旁的一條小路,前往灰湯最古老的溫泉泉眼所在地。灰湯地熱試驗電站是1975年建成的湖南第一座地熱電站,現在雖已廢棄,但當時這裡的地熱科考價值在全國來看都是極高的。一路走來,我們發現道路兩旁鮮有高樹,矮草卻十分茂盛,偶有裸露的土地也格外溼潤,伸腳踏去有明顯的下陷感,這些地質特徵都與溼地有所相近。嚮導告訴我們,這都是因為附近的地下水脈全是溫泉所致,倘若在冬日,別處草木尚未復甦之時,此地卻早已綠草如毯、春意盎然了。

嚮導說,在未開發前,當地人每逢宰豬殺雞便來到此處,將待宰之物用溫泉水澆淋兩遍,即可輕鬆摘毛拔羽。更有甚者,將食材裝入棉紗小袋,直接擲入滾燙的湯泉之中,片刻之後即可食用。隨著對溫泉水的現代化開發,這些景象已由野外遷至村民家中,而古老的泉井也被現代化的小型水塔所替代。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小路行至盡頭,是一片開闊的平地,坐落著數座小水塔,每座水塔都有一根抽水管深入地下,在5米高的半空中穿梭著各種管網通往不同的用水地,儼然一幅微縮的大慶油田景象,只是此處抽取的是溫泉水而已。我們走到一座水塔之下,水管中傳來隆隆的抽水聲,雖時值盛夏未見煙霧繚繞之狀,但炎熱的天氣卻也難掩溫泉水的“熱情”。稍稍走進抽水管便感覺到一股熱浪自水管處鋪面而來,用手輕輕觸碰水管不到1秒的時間便有明顯灼熱感。

嚮導告訴我們,這裡抽出來的水溫達到了89.5℃,幾乎與沸水無異,而根據勘探查明灰湯地下溫泉的最高溫度有102℃之高。我做了個小實驗,將一枚生雞蛋放入水桶,然後把水塔內的出水口打開往桶內不斷注水,不到15分鐘雞蛋就被煮熟了,足見灰湯溫泉之燙。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走出酒店,漫步於古鎮街頭,街道乾淨整潔,忙而不亂,看上去賞心悅目;高標準的瀝青道路兩邊翠色慾滴,綠樹成蔭;聯排的仿明清建築別緻典雅,白牆青瓦加上東鶩山迷濛山色,煙雨霏霏,給整個小鎮籠上一層神秘薄紗。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溫泉的利用開發,也讓當地百姓的生活日新月異。旅遊休閒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灰湯人如今不用再南下廣東,在家門口就能有體面的工作。許多人則選擇利用自己的房子,做起了小買賣,袁凱湘夫婦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他們開了家“江南河魚”,每天清早到河裡收魚來賣,袁凱湘說:“這可比原來種田的收入高多了。”還有建築、運輸等伴隨而來的行業,都成來灰湯人的新選擇。灰湯人,已經從原來單純的“村民”逐漸變成了“市民”。

陪同的鎮長黃果告訴我,為了給鎮民和遊客都提供更好的環境,當地還完善了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廁所、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小鎮的面貌日新月異。

同時當地政府也注意到了溫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黃果說,“以前的溫泉用水不是白白流掉了,就是農民們賤用了,現在收歸政府,統一管理。引入價格槓桿,向企業收費,這既可以加強管理,也更好地起到調節作用。”他還表示,灰湯溫泉從一定程度來看還處於勘探階段,在提高對現有資源開發程度的同時,還要積極尋找新的地熱資源。“但無論如何開發,都必定要遵循可持續發展方式,基於一種良性利用的軌道。”

在描繪未來灰湯的發展規劃藍圖時,黃果表示完成長沙市建設15個小城鎮目標,著重發展以旅遊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創建國家級旅遊城市,做好長株潭的“後花園”仍是灰湯的重點。而在大力開發東鶩山的山水文化,深度挖掘溫泉古鎮文化的同時,以紫龍湖為核心,打造全域景區化,讓遊客在古樸唯美的風格中體驗齊全的服務,體會“一山一湖一城”,是灰湯努力的不竭動力。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如此之燙的泉水,自然成了當地人冬日沐浴的當然之選。舊時,灰湯人保有著天浴的習慣,而且自然形成了“男白女黑”的分時段沐浴習慣。更為神奇的是,灰湯居民由於常年浸泡溫泉,從未有過皮膚病。久而久之灰湯溫泉便有了“神水”之稱,不少皮膚病人慕名不遠千里來到灰湯,就為洗個澡體驗一下神水的奇妙。

灰湯溫泉的神奇得益於其獨特的成分。經科學檢測,灰湯溫泉PH值為9,屬礆性重碳酸鈉型、氟硅酸礦泉水,水中含有鉀、鈉、鈣、鎂、銅、鐵、硼、硅等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重碳酸鹽、硅酸鹽、硫酸鹽、氟化物等多種化合物以及氡氣和硫化氫。解放後,當地醫療衛生部門通過數十次的反覆實踐,經過對近四萬例患者的臨床觀察證明,

灰湯溫泉對皮膚病、骨科疾病傷以及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多種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溫泉水就猶如火龍一般,讓灰湯充滿了靈性,但這股靈性卻在東騖山麓下淚淚冒湧了不知多少年月,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直到上個世紀中期,才開啟了對溫泉利用的破冰之旅。

1965年下半年,地質隊、水文隊、鑽探隊、設計隊等各類專業工作隊陸續進駐灰湯,昔日寧靜的灰湯一下子沸騰起來。根據數據記載,當時將灰湯定位於為高級幹部服務的療養基地,但在建設兩年之後卻因文化大革命的爆發而叫停。灰湯的第一次開發雖已失敗告終,但卻讓人們意識到了溫泉在療養方面的巨大價值,走出了資源開發利用的第一步。

灰湯真正意義的“市場開放”,直到30年後才姍姍來遲。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多的目光又開始聚焦這一片土地。一時間灰湯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項目工程如火如荼,伴隨而來的餐飲、娛樂、休閒等服務行業也迅猛發展,“灰湯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區”也初具雛形。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旅遊休閒產業成為市民新寵,泡溫泉成為了不少市民休閒放鬆的首選。沉睡千年的灰湯溫泉,也在這股春風吹拂下徐徐甦醒,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08年開始的第三次大開發,讓灰湯的溫泉產業朝著更大的規模、更高的規格大步跨進。如今,灰湯鎮已經擁有包括灰湯華天城、紫龍灣溫泉、湘電灰湯溫泉山莊、金太陽等在內,大大小小的溫泉度假酒店、農家樂近百個。這給擁有千年歷史的灰湯溫泉帶來的全新的活力,也讓當地延續千年的溫泉文化有了嶄新的詮釋。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宁乡印象|苏醒的灰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