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为何李渊不斩李世民?看这两皇帝就知,皇帝称号就是个屁!


玄武门为何李渊不斩李世民?看这两皇帝就知,皇帝称号就是个屁!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而唐朝当属最闪亮的之一。在唐朝的时候,我国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顶峰,这跟唐朝在位的皇帝多为明君有关,而其中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在上位的方式上颇有争议。他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并将他们十余个自杀也一并处死还逐出了族谱,这等事情仅次于弑父。但是为什么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仅不将李世明处死,反而后面好乖乖让位给他呢?

有人说李渊因为自己的三个儿子死了两,所以已经感到绝望,只能够立李世民储君。但是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一来李世民还有子嗣,二来李渊完全还能再开后宫,又何必担心无后呢?所以最正确的说法并不是李渊不想,而是因为李渊不敢。毕竟他的手里根本没有兵权,可以说他除了有皇帝这个称号之外,其他的都是李世民的,为什么会这样?

这得从李渊还在太原的时候说起了,早在太原的时候,李世民已经看到了隋朝没落,天下注定是要易主的,所以在各地起义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拉拢从起义军中逃出的能将,开始为起义做准备,后来也是他奉劝李渊起义。所以李渊的天下可以说李世民至少打下来一半。这个说法也遭人反驳了,说李渊起义的时候李世民才十九岁,这么年轻不可能想到这等大事。

但是古人家的男子基本从十二岁就要开始懂事,李世民是官二代,从十二岁开始到十九岁这段时间足够李世民成长了,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能够狠下心屠杀自己两个兄弟的人,早慧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除了早期的积累,李世民在李渊立国之后南征北战也招揽了不少人马,当时的唐朝有一半的武将都是李世民天策府的人,而另一半对李渊一派也不是忠心耿耿。

不负责任地推测一下,自从李渊立李建成为皇太子的时候,李世民和李渊已经是站到了对立面,李渊要想削弱李世民早就做了。但是动了李世民,那下面这些人怎么办?他根本降不住,所以只能一忍再忍,但是也就是这样,李世民的天策府已经完全是另外一个王朝了。就算李建成后来成了皇帝也只能听李世民的。所以李建成也想办法从李世民手里拿到兵权,可惜他一有这个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历朝历代功高盖主的开国将军都是皇帝的一个心腹大患,只不过李世民这里特殊一些,他刚好是皇帝的儿子,篡个位也能名正言顺。历史上有没有皇帝除掉自己的开国大将的呢?有!而且还不止一个,今天咱就将两个,一个好,一个坏。

先说好的那一个,就说大家熟悉的朱元璋。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可是不少,而且跟他非亲非故,如果真的谋反,那可不是逼着退位的事,直接就是要朱元璋人头落地啊,所以朱元璋把握军权要比李渊急迫得多,但是他也知道,凡事欲速则不达,前前后后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将这些开国功臣一一除掉,而且在他们还没被除掉的时候朱元璋也是很有一套。

一是将出征的将领家属全部扣下,抓住这些将领的死穴;二是收了许多义子安插在将领身边,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不是义子先被杀就是消息已经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三是在平时记了将军们的罪状不追究,一有需要的时候就让他们戴罪立功,就算了立了功也得不到赏赐跟升官。李渊一来没有这些手段,二来没有这么多时间,哪有办法治得了李世民?

第二个说一个除掉之后下场悲惨的,就是北魏的孝庄帝。他的心腹大患是尔朱荣,而且还是明着来的那种。这个孝庄帝的天下可是实打实地由尔朱荣打下来的,至于为什么是孝庄帝做皇帝,不过是为了名正言顺夺天下罢了,所以这个皇帝一开始就注定是个傀儡。

尔朱荣有多嚣张?他一是对孝庄帝说,自己想更换百官就更换百官,二是在孝庄帝准备杀他的时候还敢直面问他:“外面的人都说你要杀我,是不是真的?”如此嚣张的人,哪个皇帝敢留。所以在天下的叛乱都平了之后,就策划将这个尔朱荣杀了。但是人是杀了,后面的烂摊子他却解决不了。

尔朱荣的一个堂弟在知道尔朱荣死了之后,直接起兵直接在洛阳生擒了孝庄帝。可怜一代皇帝在寒冬腊月,两个御寒的头巾都没有被锁了起来。所以如果李渊学他的话,说不定也是落得这样的下场。综上,李渊不处死李世民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敢,自己头上顶个皇帝称号而没有一点手段,有个屁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