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精准扶贫3年,竟然没一个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什么原因?

2015年我开始接触扶贫工作,先是做识别贫困户的工作,当时对贫困户印象不深,老百姓还不太喜欢当贫困户。那时我是村主任,在识别贫困户时,许多有钱人,做生意人,还有家里有上学的人想当贫困户,他们的理由是:贫困户对上了年纪的人没用,只有做生意的和家里有学生的有用。做生意可以用贫困户贷款,家里有学生的可以享受补助款。

我当时顶着压力,硬是按政策,尽可能都地识别了一些真正的贫困家庭,比如孤寡老人以及因天灾人祸家庭困难的人,也识别了一些“非贫困户”。现在想来,当初还是对精准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

在农村精准扶贫3年,竟然没一个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什么原因?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后来我辞去了村主任,去了政府,又帮扶了十户贫困户。此时接触的关于扶贫的工作就多了。对贫困户、帮扶工作又了比较深的认识。许多关于贫困户的政策接踵而来,我们看来对于贫困户,他们享受的够多了。可是,为什么仍然有许多贫困户在抱怨呢?不帮扶他们之前还不抱怨,帮扶了他们反而还抱怨大了呢?最让我感到不解的是3年了,没一个贫困户说要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行列,反而对“贫困户”这个身份爱不释手了!不排除确实许多人仍然是贫困的,但最大的原因,我觉得是两方面的原因:

在农村精准扶贫3年,竟然没一个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什么原因?

脱贫光荣

一、贫困户感觉不平衡

第一是对村干部的不平衡。许多人认为只要你当官,你就是贪官,没有廉洁的。村干部也一样,扶贫资金这么多,他们肯定贪污了。再者就是他们在各种扶贫活动中优亲厚友了!

第二对其他人的不平衡。人和人比较,问题就有了。他们总想着,我和别人的情况差不多,为什么让我脱贫,他们不脱贫。所以互相比较的情况下,很难有人主动脱贫。

第三、自私的表现。认为反正国家有钱,扶谁也是扶,不享受白不享受。

第四、对扶贫依赖过高,帮扶就是让你脱离贫困,有再生的动力。而许多人认为,只要是我贫困户,我就能享受补助,何乐而不为呢!

在农村精准扶贫3年,竟然没一个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什么原因?

一样也不能少

二、扶贫工作被动了

第一、尽管帮扶措施多,但一般的都是一些比如低保,危房改造,救助,残疾人补助,高龄人补助,大学生奖补以及减免等。这些看似给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不可能每个贫困户都能全部享受,有的可能符合低保,有的可能符合危房改造等,所以就存在筛选问题,选不上的垂头丧气,选上的兴高采烈。尽管其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总得来说是对贫困户的好事,结果导致所有贫困户陷于等,要,靠,怨的思想。

第二、也许是工作真的繁忙,也许是帮扶人动力不足,除了被动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基础性工作,很难脚踏实地地去解决贫困户心理的问题,缺乏和贫困户的沟通,所以不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也是一直处于被动帮扶中。就比如我帮扶10户贫困户,基础性工作又多,工资又少,一年几乎不休息,但是自我觉得对贫困户的工作可以说少之又少。

第三、许多干部,被纪检委吓住了,不敢主动作为了。

在农村精准扶贫3年,竟然没一个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什么原因?

不作为也不行

唉,不说了,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