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潘汉年,1906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革命军报》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共党组书记、中共江西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长等。

1936年,任中共与国民政府谈判代表。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等地领导对敌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

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1955年4月,潘汉年在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期间,因“内奸”问题被捕。196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认定潘汉年是“长期隐蔽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内奸分子”。判刑后不久,潘汉年被“假释”出狱,被安排到北京郊区的田河农场劳动,但可以种花、钓鱼,可到市内探亲访友。1967年3月潘汉年又被重新收监复查,被永远开除出党籍并判处无期徒刑。1977年4月14日病逝。

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198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潘汉年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党的统一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年轻时为了理想投身革命,为党的事业奔波不息。不怕牺牲,深入虎穴,与狼共舞。胜利建国不久却被误解、错判,郁郁而逝长沙。他悲催的人生,最大的亮点最大的安慰可以说是娶到了非常优秀的夫人董慧,不仅给了甜蜜的爱情,最后还与他共了患难。

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董慧,原名董奉然,祖籍广东,1918出生于香港。父亲董仲维是香港总商会会长、道亨银行董事长。七七事变后,有思想、有理想的她抛弃优裕生活奔向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在1938年9月,潘汉年也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还经常到中央党校、情报训练部等地方给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讲课。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杰出的演讲才能,深受广大听众欢迎,董慧是他的一位热心听众。在与潘汉年接触过程中,她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不久他们结为终身伴侣。

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中共中央因她在香港有上层人物社会关系,派她回港在潘汉年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从此,董慧就在其父任董事长的香港道亨银行以一名普通职员的身份,负责保管党的情报工作经费,并负责香港与上海之间的情报传递工作。抗战胜利,董慧调沈阳掩护潘汉年工作。国共和谈破裂,董慧又随潘汉年至香港。工作上,她是潘汉年的好搭档,好助手;生活上互相照顾,琴瑟和鸣。

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第三批左四是董慧

上海解放,董慧在中共华东局统战部任秘书科长。当时潘汉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兼中共华东局统战部部长,董慧从不以夫人身份出现,与部门同志相处融洽。1955年4月突然蒙冤,潘汉年、董慧被指控为"内奸"而逮捕。

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1963年,董慧被迁到北京市南郊团河农场与潘汉年同住,虽然冤屈未伸,但这四年是董慧夫妇蒙冤后过的一段最平静的日子。文革开始,潘汉年重新收监复查,董慧继续因株连而重回监狱,夫妇俩被分开关在秦城监狱又是整整八年。1975年5月,董慧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与内定无期徒刑的潘汉年一起发配到湖南省茶陵江劳改农场。

此时的潘汉年年已七旬,身体羸弱,且患有多种病。然而有董慧在身边,他感到心情愉悦多了。他知道自己政治前景十分黯淡,他最大的企盼就是能够与妻子在一起,在相互依偎中了此残生!董慧的日常生活大多数由潘汉年照顾。每天的饭菜,由潘汉年从食堂打回,冷水、热水由他打来;晚饭后的散步,由潘推着轮椅。特别是场部放电影,潘汉年总是推着妻子早早地来到场部大楼的坪地。更多的时间,潘汉年和董慧坐在平房里,或两人轻轻絮语,回首往事,或潘汉年阅读报纸、书籍,董慧静静地陪坐一旁。1977年潘汉年病情恶化逝世,董慧仍留在农场,1979年2月24日病故于湖南。

潘汉年和夫人董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