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我不喜欢!

我们都知道,喜剧源于生活,它以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表现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人和事。

年底到了,许多公司都已经举办了年会。年会上来一段搞笑的小品或者表演,让大家看后笑一笑,以缓解积累了一年的压力。本是极好的。

但是最近小康搜到了许多被“玩坏了”的喜剧表演。

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我不喜欢!

点开这些视频,看到了一些年轻人,在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中,做出了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博得现场观众哄堂大笑。

小康也点进去看了一下这些视频,可是却没有感受到节目中,对于抗战的一丝敬意。

除了博取眼球、赚取点击量、哗众取宠之外,小康真的很想问——你们对于革命先辈们当年的浴血奋战,了解多少?

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我不喜欢!

作为一个80后,小康曾经也是合唱团的一员,《黄河大合唱》我们也唱过。虽然生在和平时代,享受着强大的中国所带来的一切,虽然无法回到八年抗战的时代,但是小康也知道,曾经的先辈们,经历过多么艰苦的战斗,为祖国的统一流下了多少的鲜血,付出了多少的生命。

可能这些表演者并不知道,每当《黄河大合唱》出现在海外的舞台上时,都是以最后的压轴曲目出现的。可能这些表演者并不知道,每当《黄河大合唱》的前奏曲响起时,现场的海外华侨们几乎都是全体起立,一起跟着合唱,甚至唱到流泪。

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我不喜欢!

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被黄河的险峡急流和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场面所震撼,回到延安后挥笔写下诗作《黄河吟》。同在延安的作曲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在抱病期间用六天时间谱就了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

这是歌曲《黄河大合唱》的诞生过程,而这首歌曲,也曾被列为“我最爱的十大抗战歌曲”之一。

这样的歌曲,如何能够被人用来恶搞呢?

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我不喜欢!

我们可以不体会,可以不知道,也可以不了解。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不尊重!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而什么是错误的。

小康想问各位读者:您身边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您对此作何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