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大代表熱議「精準扶貧」

湖北人大代表热议“精准扶贫”

圖為:隨州團代表李成軍建議,要突出精準扶貧中的“精準”二字,幫助真正的貧困對象。(記者倪娜 攝)

湖北人大代表热议“精准扶贫”

圖為:蘄春縣大同鎮李山村黨支部書記田祥森代表說,精準扶貧也要持久,確保貧困戶不中途掉隊。 (記者楊平 攝)

恩施代表團:扶到點上 幫到根上

記者楊康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大力度精準推進“四個一批”落實,力爭全年實現14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恩施自治州是精準脫貧的主戰場,要與全省同步建成小康,時不我待。”恩施自治州州長劉芳震代表說,恩施是綠色資源充沛的地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立足富硒產品、馬鈴薯產業等特色產品,建基地,育企業,讓特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市場。

劉芳震說,要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交通是基礎,也是先導。恩施還有400多個撤併村存在公路硬化和經濟循環路、斷頭路連接等問題,只有把路修好了,讓農村公路這樣的“毛細血管”暢通了,能讓人流、物流、信息流形成財富流,農村經濟才可能被盤活。

州政協副主席、州工商聯主席王繼剛代表說,產業扶貧是解決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應進一步增加產業發展基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縣域調度資金規模,創新資金管理和使用辦法,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在脫貧攻堅方面,要科學確定並固定精準識別口徑,做到兜底政策公開透明。

州農科院副院長、馬鈴薯研究所所長沈豔芬代表說,推進馬鈴薯主糧化不僅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改善居民膳食結構、緩解資源生態環境壓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廣大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恩施的高山特別適合做種薯基地,種薯價值比普通商品薯要高很多,精準扶貧,要將恩施州打造成整個南方地區最大的馬鈴薯科研推廣中心、馬鈴薯種薯及富硒商品薯生產中心、主食產品加工和流通中心。

建始縣縣長向紅林代表說,“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目前偏遠農村的教學點存在教育質量差、嚴重浪費教學資源問題,要進一步優化學校特別是小學教育資源的佈局,最大力度阻斷貧困的代際相傳,調整佈局後上級的投入不應減少。

隨州代表團:因地制宜 對症點穴

記者彭小萍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力爭實現14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隨州是我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在精準扶貧中該如何作為?在分組討論中,隨州團代表各抒己見。

精準扶貧,產業先行。“光伏發電是產業扶貧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只要有太陽出來,貧困戶就能收錢。我建議在全省推廣。”隨州市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徐德代表介紹,去年底,隨州市拿出專項財政資金,依託全省唯一具有全產業鏈的本土光伏企業湖北晶星科技公司,為126個貧困村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板,每個村每年最少有5萬多元的集體經濟保障。目前,安裝工作全部結束,貧困村已進入“收錢”環節。

“貧困戶房屋一般十分破舊,沒辦法裝光伏發電板,怎麼辦?”有代表問。“找荒地,成立合作社,貧困戶均分受益,每戶最少一年有3600元。”徐德說。

“深山裡的貧困村,還是得多種食用菌。”湖北裕國菇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裕國代表介紹,公司在恩施、十堰等地推行的“公司+基地+合作社+標準化+農戶”模式效果不錯。“公司為農民提供選種、研發、技術輸出、回收一條龍服務,農民投資1元錢,收回3元錢,每天只需花2個小時打理一下房前屋後的食用菌,完全不耽誤幹農活。”

“產業發展要讓貧困戶真增收,並且能夠持續增收。”湖北盛華被服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霞代表介紹,公司通過流轉土地+進廠務工的方式幫助對口村脫貧,不少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月收入近3000元。

“再好的項目,也要有人落實。”廣水市委副書記、市長黃繼軍代表認為,強化在一線扶貧的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建議黨政齊抓共管,做到精準定責。

討論中,大家形成共識:產業扶貧,重在因地制宜,對症點穴,還需一線幹部擔當有為,久久為功,為“十三五”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不辭辛勞、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