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7人喪命,碧桂園怎麼又塌了?30年房貸的房子,能住幾年?

40天7人喪命,碧桂園怎麼又塌了?30年房貸的房子,能住幾年?

五星級的家,不僅貴,還可能要命。

由於工程項目連續出事,碧桂園近期屢屢刷屏。

不瞭解的人可能以為碧桂園是最近才出事,不是的,碧桂園一直在出事:

2017年5月,河南駐馬店碧桂園項目塔吊倒塌;

2017年8月,江西萍鄉碧桂園項目工地坍塌;

2017年9月,江蘇鹽城碧桂園項目發生安全事故;

2017年11月,博鰲碧桂園工地發生安全事故;

2017年12月,廣東陽江碧桂園項目發生事故;

2018年4月,廣西崇左碧桂園項目工地塌方;

2018年6月,上海碧桂園一在建售樓處發生模架坍塌事故,導致1死9傷

2018年7月,河南安陽碧桂園工地發生火災;杭州碧桂園在建項目基坑坍塌,引發路面塌陷和水管爆裂

最新的事故是,7月26日 ,安徽省六安市一碧桂園建築工地發生圍牆和活動板房坍塌,造成6人死亡、10人受傷的重大安全事故。

同時,各地碧桂園業主維權的新聞此起彼伏

從河南、四川、安徽到江蘇、浙江……甚至遙遠的馬來西亞,都出現了碧桂園業主不滿房子質量,拉著大橫幅討說法的報道。

另一邊,碧桂園再次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營收排第353位,較上年躍升114位。

40天7人喪命,碧桂園怎麼又塌了?30年房貸的房子,能住幾年?

01

要說碧桂園的房子為什麼這麼渣,就不得不說碧桂園引以為傲的管理體制。

這一套體制精髓有兩點:合夥人制度和高週轉。

40天7人喪命,碧桂園怎麼又塌了?30年房貸的房子,能住幾年?

合夥人制度,簡單來說就是讓碧桂園員工入股項目,跟投獲益。

公司的所有新項目,員工都可以跟投,最高股權比例上限為15%,區域總和高管必須跟投

自合夥人機制實施以來,2015年有兩位區域總經理年收入超1億元,到2016年有6人年中分紅過億。

企業自有資金年化收益率近70%。也就是說那些跟投項目的員工,資金年化收益率可以這麼高。

集團賺得多,員工也能跟著共享收益;項目虧錢了,區域總經理要扣錢。由此員工與總部利益達成高度一致,員工們都很有幹勁,畢竟為公司幹就是為自己幹。

相應的,碧桂園的銷售額從13年開始出現了爆發式的攀升,一舉實現了逆襲,成為地產界第一把手。

碧桂園總部推行高週轉的時候,雖然被看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還是順利推進下去了,也得益於合夥人制度。

按照高週轉的要求,碧桂園要實現當天連夜出圖,光速建房。

拿地後41天沒有開工,項目總經理撤職;拿地後7個月沒有開盤,項目總經理撤職。

碧桂園所有三四五線城市新項目,要求做到“456”:4個月開盤、5.5個月資金回正、6個月資金再週轉

一二線城市新項目按“678”要求執行:6個月開盤、7個月資金回正、8個月資金再週轉

40天7人喪命,碧桂園怎麼又塌了?30年房貸的房子,能住幾年?

創始人楊國強坦言:”高週轉是我們戰無不勝的法寶“。

這種瘋狂的高週轉模式,在國內甚至放眼全球,沒人能追上碧桂園。

今年4月,碧桂園的高週轉進一步加強

4月5日,碧桂園總裁莫斌簽發了《關於提高週轉速度、加快有質量供貨的緊急通知》;

4月8日,碧桂園集團專門開了“高週轉”專題會議,網上流傳出了《集團“高週轉”專題會會議紀要》;

4月11日,莫斌再次簽發《關於提高集團各單位工作效率、促進項目高週轉的通知》和《關於項目報建高週轉的通知》

高週轉原本就難以達到,現在還要更高週轉,碧桂園最近頻繁出事故也就不難理解了。

又要房子造得快,又要控制成本,那就只有粗製濫造了。

02

碧桂園事故頻發,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監理缺失

說缺失,不夠準確,用創始人楊國強的話說“項目監理要自己做”。

一個工地上通常有三方:甲方、監理和施工方。監理的職責在於對施工方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等方面實施監督。

監理既代表開發商的利益,更是代替未來的業主們保證工程質量。

《碧桂園集團強制自行監理實施方案》顯示,自2014年10月1日起,碧桂園施工項目開始推廣“自行監理”,監理單位為國晟監理。

40天7人喪命,碧桂園怎麼又塌了?30年房貸的房子,能住幾年?

國晟監理的母公司為伊東置業,母公司董事長是碧桂園的執行董事楊惠妍

監理自己做之後,不僅可以節省一大筆監理費,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項目進度。

隨著碧桂園的項目越來越多,國晟監理不夠用了,碧桂園後來一般都在施工當地尋找監理。

然而碧桂園這種宇宙房地產威力實在太大,導致很多監事不敢認真監督,認真監督的監事呢?被解僱了。

據某自媒體報道,江西宜春一位60歲的監理工程師,在巡檢中發現有很多地方少用了鋼筋,他在大梁上鑽了一個10釐米的孔,竟然都沒有發現鋼筋。

工程師馬上向項目部報告了此事。

七天後,他被碧桂園解僱,原因是“年老體邁、觀念落後”。

監理名存實亡,施工方也就沒有了約束,一切為了項目進度而服務。

明顯可以看到的是,碧桂園“失去”監理的這幾年,樓盤質量一路下滑。尤其是2016年銷售額突然劇增之後,維權的消息漸多。

2016年開盤銷售的房子,2017—2018年陸續交付使用,交付的時候引發了大量的維權事件,時間剛好對的上。

40天7人喪命,碧桂園怎麼又塌了?30年房貸的房子,能住幾年?

03

工期越短收益越高,那就壓縮工期好了;監理費錢又麻煩,那就不要監理好了……如果事情這麼簡單,為什麼別的房地產開發商不做?

因為房子說到底是用來住的,當你真正要使用這件消費品的時候,質量就非常重要了

於開發商而言,一個項目出了事不算什麼,畢竟手頭幾千個項目;但於購房者而言,一套房子出了事就是百分百出事了。

帶著血的錢,不知道楊國強拿著燙不燙手。

有任何理財方面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