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的“一个例子”提醒我们:强国需要科技,娱乐不能兴国!

7月6日,在山东大学“大师面前——与丁肇中一起寻找‘彩色雨滴’”见面会上,当记者问道“

现阶段的中国很多核心技术并未掌握,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看待这种差距?该怎么做?”时,已经82岁高龄的诺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回答说:二战以后,日本和德国什么都没有了,教育系统也被破坏了,研究系统也被破坏了,可是政府非常支持科学。过了40年之后,现在日本的科学,德国的科学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我只能提这么一个例子。

其实丁教授提的这个例子众所周知,他也知道这两个国家重视科技的程度世人皆知,但教授为什么还要专门提出了呢?

丁肇中的“一个例子”提醒我们:强国需要科技,娱乐不能兴国!

我想其原因不只是“提醒”我们做得还不够,一些地方是很不够,虽然我们也一直把“科技强国”的口号喊的天响,我们的科技事业的确也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在一些方面也确实站在了世界前沿,但在很多很多地方,我们也确实落在了后面,原因是什么,问题在哪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是呀,我们多么多么重视科技,但科技的高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喊了多少年尊重科学,尊重科学的的氛围浓厚在哪里?科学家受尊重的程度有多高?出了那么多科技大师、科技巨星。但有多少人叫得上他们的名字?

而与其相反的是,“娱乐至死”“娱乐至上”却大行其道。

丁肇中的“一个例子”提醒我们:强国需要科技,娱乐不能兴国!

君不见一项重大科技发明成果公布不如一个所谓的明星的“绯闻”吸引眼球,一位著名科学家的去世不如一个唱了几首歌的歌手去世引入注目,一位科学家一辈子的收入不如“出道”没几天的演员几天的收入。不信如果你问现在做什么事情来钱快,那肯定是当演员,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在那摆着呢,现实很现实。

“科技强国”需要氛围,需要环境,但你看作为重要宣传载体的荧屏,几乎被那些无聊甚至低俗的东西充斥,所谓“明星们”的自娱自乐也占据了电视的黄金时段,如果你问孩子们长大了干什么,那肯定是当演员。科学家是干什么的?为演员多受尊重?现实是这个职业没有不让人不崇尚的理由。

丁肇中的“一个例子”提醒我们:强国需要科技,娱乐不能兴国!

当然,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需要科学,也需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都需要有人去做,这不矛盾,但如果“娱乐至死”成为一种时尚,那就太可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