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没掌握?看完才知道差距多远

此前国内媒体报道: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很多领域还处于跟跑阶段,很多核心技术并未掌握,我们应该以哪种态度看待这种差距?该怎么做?

丁肇中说攻克核心技术,我们应从德国日本身上学习经验,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中国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没掌握?看完才知道差距多远

丁肇中

2018年7月6日,在山东大学校友见面会上,丁肇中如此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不退休”的理由。他强调,AMS实验中,中国科学家解决了不少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难题。他还说,科学研究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制造业者已开始撤离在向服务业转型的口号声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说了真话。

中国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没掌握?看完才知道差距多远

苗圩部长

苗圩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1,超高精度机床

中国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没掌握?看完才知道差距多远

超高精度机床

机床向来被誉为“工业航母”,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机床是整个装备制作的核心生产基础,大到国防武器,航空航天,航空母舰的关键零部件,小到手表此轮,各种光学镜头和蓝光镜片模具进行超精密车削及研磨和各类精密仪器等等。这个从目前全球来看,日本,德国,瑞士是世界顶尖的机床制造国。

2,半导体加工设备

中国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没掌握?看完才知道差距多远

日本半导体加工设备车间

这个基本被日本,美国垄断霸占,著名的CPU处理器 intel 最佳供应商就是日本和美国的高精尖企业。

3,工业机器人

中国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没掌握?看完才知道差距多远

工业机器人实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更是未来50年的全球大力发展的产业。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中。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还有其它方面的如:发电用燃气机轮,航空航天发动机,脱销催化装置,其中脱销催化装置这是发电机的心脏。目前这领域被日立垄断。 每一套脱硝催化装置的体积都相当于一座多层住宅。中国各个电厂都是其客户。


中国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没掌握?看完才知道差距多远

航天发动机

企业级扫描仪,也是日本企业的天下。 全球商业智能文档影像解决方案一哥,表单印刷-识别-电子化合体技术的发明者——富士通利用自己世界最高市场份额的商用扫描仪和独立开发的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cr)帮助中国国家统计局高效准确的完成了世界最大规模人口普查 。所谓核心技术比的就是长期积累,投入时间早晚,工业底蕴。看到美日德就知道了。

下图是外媒报道的在科技实力方面的5个级别里中国的位置在第四级

第一级,美国,日本。

第二级,英国,德国,法国。

第三级,芬兰、俄罗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韩国,捷克等中等发达国家。

第四级,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

第五级,落后,其余发展中贫穷国家都在这。

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中国在精工制造业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发展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结果的,我们要发扬大国工匠的精神,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可喜的是中国这几年已经涌现了一批大这样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打造大国核心装备,平凡就是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