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此次兵败,开后世和亲匈奴之先河,到底是对是错?

高祖七年,刘邦被匈奴围困再白登山上,因得陈平奇谋才得以脱险,后认为无法打败匈奴,只好采取“和亲”政策笼络匈奴,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废除和亲之策。

刘邦此次兵败,开后世和亲匈奴之先河,到底是对是错?

刘邦

且说韩王信勾结匈奴谋反,刘邦兴兵讨之,战争前期屡战屡胜,刘邦派使者探查冒顿单于之虚实,一连十多个使者回来说,冒顿单于兵弱马瘦,当讨之,唯有刘敬认为,战争都是展示自己的长处以震人心,而现在冒顿长于示敌以弱,其必有诈,刘邦不听,令人将刘敬下狱,自己兴兵而去。

结果,果然中匈奴埋伏,被困白登山,幸得陈平奇计,才得以脱险。

自白登山而回,刘邦立刻释放了刘敬,诚恳地道歉,并向刘敬问计,现在我们打不过匈奴,应该怎么办?

刘敬此时就向刘邦提出了这个影响深远的计划,向匈奴和亲。

刘邦此次兵败,开后世和亲匈奴之先河,到底是对是错?

鲁元公主

刘敬说,我们久经战事,已经无力与匈奴相争,而冒顿单于此人弑其父,夺其妻,你无法用道德约束他,怎么办呢?你只能想办法约束他的子孙,让他的子孙臣服于汉,只是陛下你未必做的到。

刘邦说,只要可行,没什么做不到的。

刘敬就道,请陛下把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下嫁匈奴冒顿单于,并送上丰厚的嫁妆,匈奴是蛮荒之地,必然欣然受之,而他听说公主是陛下的女儿,必然取其为妻,其子为太子,冒顿在位,就是你的女婿,冒顿不在位,单于就是你的外孙,哪有外孙打外公的道理?

刘敬还特别强调,如果陛下不用自己的女儿,而选王公之女,匈奴知道必然不会尊敬亲近她,就没什么意义了。

刘邦答应了,就要送鲁元公主去匈奴,但吕后不干啊,说我就太子一个儿子,鲁元公主一个女儿,如何舍得,刘邦也坳不过吕后,只好选了别人假冒公主之名嫁了单于。并派了刘敬负责结亲之事。

刘邦此次兵败,开后世和亲匈奴之先河,到底是对是错?

刘邦和鲁元公主

自此,历文帝朝,景帝朝一直都是于匈奴和亲,直到武帝朝才再次主动出击匈奴。

从结果来看,刘敬提的和亲之策的确解了刘邦的燃眉之急,但也并没有像他说的使单于的子孙臣服汉朝,相反,之后匈奴依然时时侵扰,所以和亲只是解当前之危,并不能除匈奴之患。

至于说此事是对是错,我理解是别无他法,不得已而为之。

各位且自品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