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教授表示不再招既勤奮又聰明的中國研究生,是歧視嗎?

中國父母應該是世界上最重視孩子教育的人群之一了,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犧牲大量金錢乃至自己的事業。隨著國內高考形勢日益嚴峻,很多人都把視線轉向了國外的大學。然而,最近一段傳聞卻讓想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庭十分緊張:一位美國名牌大學金融教授透露,他們學校今後的招生計劃,可能不再把中國研究生列入招收對象。

美國名校教授表示不再招既勤奮又聰明的中國研究生,是歧視嗎?

中國人學習成績優秀,幾乎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識。在美國的大學裡,有人甚至認為中國人可以達到以前猶太人的聰明程度,可為什麼現在這些大學都想把中國研究生拒之門外了呢?

美國名校教授表示不再招既勤奮又聰明的中國研究生,是歧視嗎?

重點其實在於“研究生”這個學位的特殊性。研究生與本科生在許多方面是有很大區別的。美國的大學其實是相當樂意招收來自中國的本科生的。中國的高考制度決定了剛剛升入大學的中國學生們有著美國學生難以企及的知識面和應試能力,而且中國學生已經養成了勤奮的學習習慣。這些優點正是本科階段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大學生應該具備的。

美國名校教授表示不再招既勤奮又聰明的中國研究生,是歧視嗎?

那為何中國學生不適合美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了呢?研究生階段,要求學生應當在掌握了專業基礎知識後,能夠有獨立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然而,這種能力正是中國學生所缺乏的。中國本科階段,很多學校都是照本宣科,再加上我們的教育模式中缺乏對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負責進行獨立課題時往往沒有足夠的思考深度。

美國名校教授表示不再招既勤奮又聰明的中國研究生,是歧視嗎?

研究生期間是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中國學生的聽話就成了墨守成規,只會讀死書的人沒有自己的觀點,怎麼可能寫出優秀的,有思想有深度的畢業論文呢?這樣的中國學生肯定會影響畢業答辯的過關率,影響學校的畢業率和就業率。所以說,美國的學校慢慢的就都不願意接收中國學生作為研究生的原因。

美國名校教授表示不再招既勤奮又聰明的中國研究生,是歧視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競爭日漸激烈,本科學歷普及的情況下研究生學歷才更有競爭優勢。想要去國外讀書就要從現在開始,注重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條件不允許,中國家長們也沒必要一定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國內也有許多十分優秀的211、985院校,這些學校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上都不輸國外名校。所以說,在哪裡接受教育都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不僅要讓孩子紮實基礎,還要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這樣不管在哪都能勝人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